- 相關推薦
梁啟超談作文的教學
1922年夏,梁啟超先生在東南大學以《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為題,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作文教學觀。該演講雖曰“中學以上”,依我看對各個階段的作文教學都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一、教授要分類分期。
梁先生主張“一學年有兩學期,一學期教記敘文,一學期教論辯文。”這樣做可以避免出現“東選系選,結果便是一種,都不到家”的現象發生。
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便是百花齊放式的,一個學期記敘文也學,狀物文也寫,論辯文也涉獵,每一種體裁都照顧到了,結果確是樣樣通,樣樣都不精,甚至連通都不通。當然這學期不通,下學期可以接著練習,因為我們的原則是每學期都要嘗盡各種口味的,吃得次數多了,練得多了,總能找到這道菜的門道。不過我還是比較贊同梁先生的觀點,一個學期就盯一種體裁,將之琢磨透,下學期再換另一種重點練習,已經鉆研透徹的呢,可以隨時隨地多加練習。
二、每學期開始教以作文理法。
“先教學生以整理思想的先決條件,使他知道看文如何看文如何看,作文如何做,等講到一類文章的時候,便特別詳細說明這一類文章的理法。”這樣看來,梁先生其實是主張針對每一類作文體裁,老師都要給學生設計一種或集中固定的套路,另學生先掌握了這些套路,拿到文章題目有章可循,有話可講,再逐漸自由生發智慧,漸入自由創作的境界。即使是80多年后的今天,大多數老師采用的還是這個辦法。
然而緊接著梁先生又說:“教員不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著結果的方法教人。”這就讓人很犯糊涂。將固定的套路傳授給學生不就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嗎?怎么又要拿著怎樣得著結果的方法教人呢?他的意思是不是說教師要結合實例將每一種作文格式、方法的種種優點與作用講給學生知道,使他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呢?
現在很多作文教學新銳,甚至包括我,在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往往片面強調激發學生靈感,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反對用固定的作文套路將學生套死,這當然是大道,但問題是很多時候由于學生缺乏恒久鉆研的精神,往往出現有老師激發則文思泉涌,離了老師則手足無措的尷尬,另“套路派”笑掉大牙。若新舊兩派互相學習、教學方法加以融會貫通,新銳派適當進行一些方法滲透,套路派多注意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相信我們的作文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三、令學生閱讀(分組比較)。
梁先生認為課堂時間太短,應啟發學生自動地在講堂以外預備。以下所講與我一向的做法頗為契合,故不再妄作評論,原話摘錄于此:
“須選文令學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講,而須一組一組地講。講文時不以鐘點為單位,而已星期為單位。兩星期教一組或三星期教一組,要通盤打算。譬如先生講靜態之文,選10篇令學生看。先生教他如何看法。拿一組十篇做一比較,令學生知同是一類的文,有如此種種不同;或同一類的題目必須如此做法。不注重逐字逐句之了解,要懂得他的組織。”
倘每位語文老師能真正吃透梁先生此言精義,則學生作文高手當可成批量產生。
四、用討論式的講授。
討論式的講授最是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每研究完一組文章,對程度差的學生老師就精講給他們聽,水平高的呢就讓其當小老師,將給別人聽。如此以來,“學生每篇文必經過幾度研究,于文的思想、路徑、發動、轉折、分析和總合,皆可懂得。若有幾百篇文學生真能懂得,沒有不會作文的。”
這一步其實就是先生所強調的讓學生“明理法”。理法既明,再多加實踐操練,“沒有不會作文的”。對此我有切身體會,得暇再向大家請教。
五、教材選擇
不少教師喜歡推薦給學生優秀文章讀背,這是個好辦法。梁先生對此也有建議,他認為挑選范文必須遵照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綺靡之文不可選,二是帶帖括氣之文不可選(所謂帖括氣就是專門說些自己本不想說的話),三是矯揉造作之文不可選。
現在各種報刊雜志發表出來的學生作文汗牛充棟,然而真正屬于學生的極少,大多是經老師和家長過度“潤色”過的,第一便失之矯揉造作,再加上很多文章雖名曰“優秀作文”,其實多為熟人請托所發,不但水準有限,甚至常有文法不通者。老師為學生推薦范文實在不可不慎啊!
六、每學期次數至多兩三次
梁先生認為那種每星期都要學生寫一篇文章的做法不但中學生做不好就是他自己也做不出來。我們現在的“課堂作文”基本上算是每兩周一篇,以梁先生的觀點看已經嫌多了。的確有點多。多的不是作文本身的數量,而是相應產生的“勞動量”。先是老師講寫法,然而接著學生寫出草稿,交給老師修改,一稿不過關兩稿,兩稿不過關三稿,直到能“上本”為止。上本之后,老師再批閱。這樣做看似環環相扣,研究型很強,實則幾乎全是體力活,毅力活,于師于生都享受不到研究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感受到的只是煩惱和負擔。況且這次一篇說明文,下次一篇議論文,到頭來還是什么也沒琢磨透。
梁先生“主張每學期少則兩篇多則三篇,每篇都讓他充分地預備,使他在堂下做……多做便要討厭,或拿一個套子套來套去。”“少作是做一次必將一種文做通。下一次再做別一種文。如此便做一篇得一篇的好處。”
然而梁先生并不反對學生多練筆,他鼓勵學生在課外隨意做筆記,“以為作文的補助,比出題目自然得多。”
這一步總結起來就是采用自由作文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與描寫能力,這叫勤于練筆,同時集中力量大打攻堅戰,對各種體裁各個突破。我以為這是非常高明的教學方法。
除此之外梁先生還就“如何命題”、“如何講評作文”等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多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讀。
【梁啟超談作文的教學】相關文章:
有關梁啟超的名言名句大全12-09
《梁啟超傳》讀書筆記03-24
梁啟超家書好句好段摘抄11-29
談科學作文10-26
談誠信作文04-29
談節儉作文02-05
談意氣作文01-04
談幸福作文03-29
談初中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