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作文(匯總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優秀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優秀作文 篇1
紐帶有很多,血緣、地緣、共同的理想、經歷、利益等,都可能構成“紐帶”。但整體上來說,所有紐帶可以分為義、利、情三類。
所謂義,就是共同的信仰、理想、信念;所謂利,就是共同的利益。義、利都可以凝聚人、團結組織,但義凝聚的組織與利凝聚的組織,是否哪個更高尚、更有效,二者又是否截然對立,即所謂“義利之辯”,是兩千多年來儒家的核心命題之一。
儒家高談義理,看不起利益。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大概意思是君子都是靠信仰、理想、信念的紐帶團結在一起的;小人都是因利而聚、因利而散,說的好聽點會舉商人的例子,難聽點比如搶劫團伙、盜竊團伙。這頗有點像德魯克講的知識型員工與勞動力,前者追求自我實現、自主權、工作價值與意義;而后者就像機械,加多少錢(油)干多少活,因為利益大家才聚合協作。
孟子、朱熹都是孔子的信徒。孟子答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談什么錢啊,有仁義就夠了!宋儒程顥說:“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天下事,不是義,就是利,非黑即白,你到底選哪個?
好在有墨家,墨者多來自當時的社會下層,即農工商,沒那么“高尚”,注重經世致用,它們認為“義,利也”,主張義和利是一致的。墨家缺少傳人,不過宋代永嘉學派樹起了功利之學的大旗。宋代學者葉適說:“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既無功利,則道義乃無用之虛語耳。”你們儒生不要太迂腐,這所謂的“義”,說到底還是利的交換。
那么,市場經濟中,以企業的眼光怎么看義利之辯呢?在凝聚一個團隊、建設一個組織時,如何處理義和利呢?
首先要拋棄義利二元對立的想法,保留灰度;其次要除去義、利二字自帶的道德光環,不要覺得梁山好漢立了個忠義堂,就比打家劫舍的團伙更高尚。我們要承認利的正當性,有時候真小人比假君子要可愛,而現代社會契約精神的核心也就是利的博弈。亞當斯密還認為,市場競爭中每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像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著,無意之中促進了公共利益”。
我們對人性應該有一種灰度的看法,人性本質上沒有善惡之分,人可善可惡。孔子一派對人性太過樂觀,“人之初性本善”,好像君子天天聊點信仰、理想當飯吃,知識管理者天天喝知識就能活。
在企業管理上,不妨采用一種工具理性的`角度看待“義利之辯”。對已經“吃飽”的人,強化共同的信仰、理想、信念紐帶;沒“吃飽”的,要強化共同創造、共同分享、共同利益的紐帶。
義、利之外,還有情。愛情、親情、友情、歸屬感、榮譽感、團隊感等都屬于感性的層面。毫無疑問這種共同的感情紐帶,是維系一個組織和團隊的重要力量。孔子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所以古代一些官員在守孝三年與朝廷需要之間,常常難以抉擇。但古代法律在情與義之間是有決斷的,它可不鼓勵大義滅親:“親親相隱”是古代刑律的一項原則,親屬之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的不論罪。蘇聯曾經發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告發“思想犯”,實際上是摧毀了感情這一紐帶,家也就毀了。對于一個團隊,共同的經歷,尤其是苦難經歷、危機經歷,常常能培養長久、深刻的情感。
我們觀察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組織、團隊、行動,都受益于義、利、情的紐帶。比如長征,義的紐帶是革命的偉大理想和信念;利的層面是跟著走吧,跟著走或許還能活下去,有口飯吃;情是對戰友、上級等等的感情,畢竟都共患難同生死過。
利、情,是人的天性;義,是人的神性所在。尊重人性,致力于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感情、共同的信仰這三個紐帶,組織一定可以保持團結、緊密,并持續發展壯大。
初中優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來到了。人們都以各種不同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佳節。我也很開心,因為我姑姑一家要來我家吃晚飯。
中秋節這天,奶奶很早就上菜場買菜去了。爸爸媽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我吃過早飯就開始寫作業,打算把作業做好,下午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
下午,弟弟他們來了,爸爸媽媽陪著姑姑他們喝茶、聊天,我拉著弟弟在我的房間玩。奶奶準備著晚飯。
下午五點多,我們開始吃晚飯了。哇,今天的晚餐可真豐富啊!有螃蟹、蝦、銀魚、紅燒肉,還有我最愛吃的啤酒鴨。聞一聞,香氣撲鼻,饞得我直流口水。這真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菜,當啤酒和鴨肉煮在一起后,鴨肉味道變得更加濃厚、鮮香。我還說:“我吃了啤酒鴨會不會醉呀?”管它醉不醉,只要味道好就行了,吃了再說。一家人邊吃邊聊,真是其樂融融啊!
奶奶說:“農歷的八月十五,是舉國歡慶的中秋佳節。這一天,中國人講究要合家團聚,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餅最早出現在唐朝。開始時,它只是人們祭月時的一種供品。由于月餅的味道甜美,形狀極似圓圓的月亮,于是人們給它賦予了美好的意義,將它看成合家團聚的象征。”
奶奶剛講完我抬頭一看,天空中出現了一點亮光。過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月亮圓圓的,皎潔明澈,宛如一面明鏡,懸掛在上空。我覺的.今年中秋節的月亮比往年的都美!
吃過晚飯,大人們吃著月餅水果聊天,我和弟弟在書房看起了《貓和老鼠》,歡笑聲充滿了我的家。
多么快樂的中秋節啊!我默默地祝福:希望我們全家永遠幸福、平安。
初中優秀作文 篇3
那被海浪沖上岸的貝殼都很美。在深海里它就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但如果令你選擇其中一個最喜歡的,那又要怎樣去選擇?
老師從海邊帶回來一些貝殼,那貝殼各有各的特點,貝殼有的像一只可愛的小狗,有的像一件漂亮的連衣裙,有的像小腳丫……這些讓我改變了原來對貝殼都是十分規則的主觀印象。
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選一個她帶回的`貝殼做為紀念。我選了一個,這個貝殼有很多層,像個小裙子,摸上去很粗糙,聞上去是那海水的咸味,感覺大海仿佛就在眼前,聽上去我似乎聽到了海浪在翻騰,“呼呼”地拍著沙灘,那貝殼就是這樣,經過磨煉才被卷上沙灘,成為人們的收藏品,這其中得經歷多少磨難?
選擇的過程是困難的,但如果你選擇了,就不要后悔。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所以要慎重考慮,選擇那個,其中你認為最有光彩,最有特點的那一個。
人生中會有很多事情需要通過選擇來決定,選擇很難,但你必須去面對,果斷地去決定。它也是人生一定經歷的必要過程,所以一定要謹慎加思考選擇的過程是困難的,但選擇后卻是快樂的。
初中優秀作文 篇4
九九重陽節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
關于重陽節的來歷,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東漢(25;220)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率領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難去了,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家里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歷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618;907)大詩人工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方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熏后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熏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熏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菊花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晉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構相諸藥方佳。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說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療效。
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在重陽節食用。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義。
初中優秀作文 篇5
成長,多么美妙的感覺。
在黏稠的歲月中,慢慢地踽踽前行。一步步地發現了,一道圓潤但不刺耳的聲音穿過腦海,一種絢爛但不傖俗的色彩掠過眼前,一種溫暖擔不撩人的氣息擦過鼻尖,在奇妙的意境中驀然回首:原來自己又成長了,生活把這個世界的好展示給了我,在成就感的光環下,我繼續前進,因為每個少年的成長,都是為了這個世界更美好。
成長,多么凝重的感覺。
失敗,又是失敗,不諳世事的少年,又被生活打敗。每個年輕人都如一顆小而尖利的石子,而生活則是閃著寒光的利刃,一刀,又一刀,將我們無情地打磨,拋光。幼稚的心靈哪兒經得住這樣的刀光劍影,于是,有人在成長途中懶惰了,渙散了;年輕的懶惰如同隱秘的傷口,在長大后就會發炎潰爛,于是有人最終墮落。而又許多年輕卻朝氣蓬勃的心靈,如燒得血紅的`鋼,鐵錘火星四濺的光影卻更激勵了他們,他們活在當下,把握住了成長的每分每秒。他們居安思危,目光長遠。“成長”這個詞,過去式,現在式與未來式都是一樣的,只記住過去的失敗,或只空想的未來的輝煌,“人生”這道題,你又怎么做出來,生活若是溫順地像只羊羔,它又能跑多遠。磨練,即是成長。
成長,多么特別的感覺。
在這個豪情萬丈的年齡,在這種勁頭十足的青年中,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我們時刻在成長,有迷茫到確定,由自卑到自信,由絕望到希望,由沉淪到榮光;成長,不只是我們,大人們也在成長,社會也在成長,國家、世界都在成長。有生命就會有希冀,有希冀就會有改變,有改變就會有困難,而黑夜之后就是那輪充滿著光與熱、力與希望的太陽,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等待著那輪太陽。
成長,是一種進步,在進步的東西就應該被敬畏、被贊美,因為他在向前進。在最開始,誰能想到一個蘋果就能證出萬有引力?誰能想到,幾片龜殼上的甲骨文竟能開啟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但它們都在成長,在進步,于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這個世界。
成長啊,你真是一種有著他別意義的東西。那種感覺,經歷了之后,就會渾身一震,像是一種電流通過了全身,然后,就會又驚又喜。
成長很長,要一輩子;成長很短,只要一瞬間。成長很甜,它會讓你越來越強;成長又很苦,你要經過好多磨練。
成長是杯雞尾酒。
用信念與堅持調和理想與現實,加點快樂與淚水,攪拌憧憬和努力,撒進陽光和陰雨。
成長的感覺,只有自己去品嘗。
初中優秀作文 篇6
重拾美好
在歲月的匆匆腳步中,在生活快節奏的趨勢下,重拾美好,就能獲得一份不同與他人的體會與感知。
有一位母親每天因為工作事務與生活瑣事而煩惱傷神,常常愁眉苦臉。可每當晚上回家后,與她三歲大的孩子一起玩耍時,她卻能一掃之前的陰霾,輕松自在。為什么會這樣呢?她陷入沉思,后得出一個結論:因為在與孩子的玩樂中使她重拾了童真和一份童心,因而覺得這世上無不有趣之物,心情舒暢愉悅。童心是一種美好,卻已有不少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它。但它并非是找不回來的,許多東西如單純、感性也都是如此。重拾童心,重拾一份失去的美好,便可以使我們擁有一份欣喜與永不黯淡的目光,獲得一份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
有一個在職場上連連失利的男人,整日頹廢、萎糜不振,常常在家中自哀自嘆,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直到有一天,他在家中整理廢品的時候,發現了一本自己初中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最美好年華中的點點滴滴,一段美好的歲月在灰塵與文字中蘇醒,帶著那些一同被他遺忘的志氣與永不放棄的青春活力漸漸啟封。他突然顫抖起來,是的,他重拾了那份美好的時光與無休無止的力量與活力!它們使他振作。重回公司后,雖也同樣挫折不斷,但他卻從未消沉過,他不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因為他想起了那個年輕、優秀的自己!重拾一份遺忘的歲月與體會,也就是重拾了一份遺忘的美好,它使我們再次為往日的美好時光所感動,所鼓舞,記起自己的曾經,更好地造就我們的未來!
從上了初中以來,我的心境便不復從前。我覺得日子一天比一天無聊,家與學校里除了書便是書,窗外除了車鳴,便是陰霾。可有一天放學,走在往常的小路上,在馬路邊等待紅綠燈時,我飄忽的目光移到天邊,怔怔地看著一抹瑰麗的火紅。突地,我震住了,我意識到那是一抹多么美麗的晚霞!其實這樣的晚霞每天都有,只是我忽視了罷了。我開始反思,并開始改變,漸漸地我的心又似從前那般明亮。重拾一份忽視的美好,竟使我的心變得明亮且漸漸柔軟,使我懂得觀察且珍惜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有許多值得人留戀、駐足的美好,但我們時常因為腳步的匆匆行進,而丟失、遺忘、忽視掉這些柔軟之處,把它們遠遠落在身后,從而使自己變得焦躁、苦悶、冰冷且麻木。重拾美好,即是重拾了生活中充滿陽光的那一部分,使自己的心更加清明,生活也便更加美好。
所以,轉過身,請重新拾起那一份自己所能擁有的美好吧!
初中優秀作文 篇7
夜深人靜,萬家燈火已熄,我躺在床上,卻是輾轉反側,難以再入眠。閉上雙眼,夢中的情景歷歷浮現,與現實相疊……
夢中,你依舊是一身樸素的衣褲,系著圍裙,將我趕出廚房:“別急,別急,菜還沒好呢!”粗糙的手掌,染著油漬,那滑膩的觸感,至今還殘留在我的皮膚上,抽油煙機的響聲擋不住你嗓門:“今天買了條鯧鳊魚,知道你喜歡,待會兒多吃點。”而我卻發不出聲音,只能看著你略顯蹣跚的身影在狹小的廚房里忙碌……
夢中,你依舊是坐在那個朝陽的房間里,背對著陽光,戴著老花鏡,倚在躺椅中,花白的頭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出晶瑩的色澤,一本普通的食譜,你每天總是翻上一遍,嘴里喃喃:“小丫頭正在發育,得給她弄點好吃又有營養的。”老式的收音機在紅木的床頭柜上沙啞地唱著錫劇,那幅畫圖,就定格在我的`夢里……
夢中,你依舊是用慈祥的眼神注視著我,手里捧著飯盒:“乖孫女,頭還暈嗎?我燉了骨頭湯,里面放了海帶,你喝點,掛水的左手不要動,我端著碗,你喝。”繼而,你又會轉過頭批評我的父母:“這么大的人,連一小孩都不會照顧,你們怎么能讓我放心?”那關切的語調在我腦中回響……
初中優秀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托”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沖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岳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么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粽子還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走了上去,說:“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為然的說:“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松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折,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么樣。“哎呀。這是吃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說。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聽到了她說的.話,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看樣子,她不會再叫我重新再折一遍了。“接著把粽葉打開,握住下面”王別格一看,說:“做的還不錯,現在要放餡兒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然后再放一勺米,然后再放半個棗,最后放一勺米。”王別格說的太快了,我有暈,于是對她說:“你直接告訴我要幾勺米、幾勺豆、幾勺棗就可以了,我自己搭配。”岳阿姨說:“其實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搭配。”我:“那我就光加米,不加豆,也不加棗。”王別格說:“不行,就你喜歡那種口餡,別人都不喜歡。誰知道你你包的粽子是哪個呢?”我立刻反駁道:“做個記號不就得了?”由于往下我不能做了,所以那個半成品被送到了岳阿姨那里,叫她幫忙“整整容”,再“縫好皮膚”。
該煮粽子了。阿姨先把粽子倒進“盆地”(小鍋)里,又把一盆水倒進“盆地”里,讓水沒過粽子,使所有的粽子“溺水”,無一幸免(當然不能有幸免的了,不然,怎么吃呀)。然后,煮上兩個小時,再悶上半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王別格一聽說粽子煮好了,便飛也似的跑向餐桌。岳阿姨剛把粽子端上來,她便迫不及待地把一個粽子撥開,把粽子用筷子一分為二,小口小口的品嘗完了,對粽子贊不絕口。我被她所逼,原本想“付出無回報”的,但被她硬塞進了大半個粽子。噎的我直翻白眼,不得不以跑步的方式來緩解我那可憐腸胃的壓力。
這可真是個有喜也有憂的端午節。
【初中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初中優秀作文【優秀】08-15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2-05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7-15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02-09
【優秀】初中優秀作文10-26
初中優秀作文02-03
【精選】初中優秀作文12-12
初中優秀作文08-06
初中的作文【優秀】07-13
初中的作文(優秀)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