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作文(優)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故事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故事作文1
有編輯問:“這是你的筆名吧?”還有人忍不住打聽:“當初怎么給你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不是筆名,是真名,是爺爺為我取的。雖然他去世已經31年了,但我時常想起他。
爺爺也算是一位老干部,新中國建立后當過我們縣修造船廠的廠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縣成立國營的航運公司,他應該也稱得上“元老”,加之奶奶也是航運系統的老職工,按照政策,父親可以去航運公司上班,但爺爺沒有找關系、“動腦筋”讓父親“坐辦公室”或從事調度調配等較為輕松的工作,而是讓父親到一只小木船上當了一名最普通的水手,天天水里來浪里去,一干就是幾十年,從小木船到水泥船再到鐵板船,父親直到下崗其最高職務都只是一只內河小船上的“大副”。
后來哥哥出生了,父親問爺爺取什么名字好,聽說爺爺一錘定音:取名“正志”,諧音“正直”,如果再生一個孫子就取名“正氣”,兄弟二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合起來為“志氣”,做人不僅要正直正氣,還要有志向、有骨氣,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東西堅決不要——這是爺爺一輩子的堅守,他希望能傳承下去。有件小事充分體現了爺爺的這種性格。
我們家緊鄰公路,記得我四歲的時候,有次一輛運西瓜的貨車翻到路邊,西瓜滾得到處都是,左鄰右舍聞風而動,大呼小叫:“有不要錢的西瓜吃啦!”看到很多大人小孩把大大小小的西瓜往家里搬,搬了一趟又一趟,我和哥哥站在屋檐下饞得直流口水,看著看著西瓜快被搬完了,我就纏著哥哥說:“我們也去搬西瓜吧!”哥哥拗不過我,并且他自己其實也非常想吃,就說:“好吧,我們也去搬幾個!”說著就打算往外走,一直沒做聲的爺爺忽然大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震得我頭皮發麻,只見爺爺臉色鐵青,寫滿震怒和威嚴,似乎要過來揍人,我們都被嚇住了,再也不敢挪動半步。
在我人生的很多關口,常常有一些“高人”指點,要我去給某人送點禮“拜拜碼頭”,但是我總是想起爺爺的那一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他這句話就像楊震的“四知”一樣淪肌浹髓,我在多個機關、多個崗位工作過,從沒送過一次禮,從沒多報一分錢賬,沒收過一個紅包。有時我會向別人解釋我名字的來歷,不是炫耀與標榜,而是下意識的提醒與情不自禁的回憶
家風故事作文2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良好的傳統。
做人,就應該謙遜有禮。坐公交車時,奶奶對我說;“乖孩子,你給我好好記住,絕不能逃票,要文明有秩序。”車來了,一堆人往上擠了上去,我和奶奶等在后面,等人都上去了,我們才上車。
奶奶一直是個樂于助人的`好人,只要別人開口,她一定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哪怕是吃點虧,他也撥弄公布計較。奶奶常說;“吃虧是福。”也許是奶奶做了許多好事,老天爺都看在眼里,奶奶比同齡人看起來還要健康。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樂觀的心態換來的身體。這就是大概人們說的好人有好報吧。
在奶奶的為人處世上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家風故事作文3
“學校有學校規則,家庭有家庭傳統”這句話我們很熟悉。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學校的規定。但是,如果我問您您的家庭風格是什么,您可能會目瞪口呆一會兒,而您將不會是正確的。實際上,這非常簡單。家庭風格是外界判斷我們的標準。您的家庭風格越好,外界的判斷就越好;相反,您的家庭風格越差,外界的判斷就越差。
家庭風格,好像在黑暗中有安排,可以引導我走上正確的道路。像親戚一樣的家庭風格,注視著我的成長;家庭風格,就像筆一樣,寫在我的人生書中。每個人在家中或多或少都有良好的家庭傳統。他們可能會有所幫助,勤奮,真誠或關懷。這些家庭傳統滋養了我們。
接下來,我將談論我們家庭的'家庭傳統。
“百好孝先”,孝是我們家庭的最佳作風。今年的5月1日勞動節,爸爸媽媽終于休了幾天假,但是他們沒有時間,因為他們想帶他們的祖父母出去放松一下。爺爺和奶奶整天呆在家里,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因此,爸爸媽媽想在這個五一假期里帶爺爺奶奶出去散步!
守孝、勤儉。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誠信。
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到拱墅區歷史街區去玩。中午時我們走進了一條食品街,遠遠就聞到一陣臭臭的味道,這是我熟悉的臭味,是我最喜歡的吃的臭豆腐。我問爸爸要了十元錢,就直奔豆腐攤點。來買豆腐的人真多,里三成外三成,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大聲叫到:“奶奶來和臭豆腐”。我焦急的等著,看著別人一碗碗拿走,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給,你的臭豆腐”,“終于輪到我啦”,接過臭豆腐,我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塞進一塊,燙的我嘴都歪了。我和爸爸邊走邊吃。一盒臭豆腐快吃完了,準備扔垃圾時,我突然發現十元錢還在我的手里。我心里一陣開心。笑著對爸爸說:“今天我們白吃了一盒臭豆腐,錢忘記了給了”。我回頭看看,我們已離臭豆腐店很遠一段路了,難怪老板沒追討。我正得意時,爸爸卻拉長了臉,嚴肅看著我說:“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和其可也,回去的路哪怕再長,也要把錢還回去。”說完,便拉起我往回走。
走回到店鋪,我紅著臉把錢遞給老板:“對不起,剛才買了臭豆腐忘記付錢了”。老板滿臉笑容地說:“沒關系,忘就忘了吧,一盒豆腐而已。”“這可不止是一盒豆腐的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爸爸說。還了錢后,我頓時覺得心里很輕松愉快,腳步也更加輕盈了。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父母給了我這么多精神財富,我一定會牢記于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家風故事作文4
家風其實就是一道道標準,約束著我們,讓我們和這個家的精神融合,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就是我奶奶提倡的勤儉節約。
奶奶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要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飯。奶奶平時非常節約,祙子破了,會縫一下在穿,棉毛衫洗洗縮水,袖子太短了,她會把袖子在接一段,這樣又可以穿了。我有時非常浪費,面包吃一半就扔掉,飯吃一半就吃不想吃了,奶奶會和我說:每一滴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成的,不能浪費,要想以前二萬五千米長征的時候,紅軍沒有糧食吃,吃草和皮帶,是多么艱苦啊!雖然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浪費,要時刻想著我們的幸福日子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小時候,我很怕黑。每天晚上,我總喜歡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照得整個屋子亮堂堂的,這里,奶奶總是嘆了口氣,對我說:“丫丫,要懂得節約”!我疑惑地問:“什么是節約”?奶奶隨手關掉一盞燈,告訴我:“這就是節約”!從此,我明白了要節約用電。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擰開水龍頭洗手,放了滿滿一臉盆的水,差點滿出水池,奶奶看到了說:“你怎么能這樣呢?我委屈的說:怎么了。奶奶說:你洗手時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太浪費水了。在許多邊遠山區里,很多小朋友連喝的水都沒有,快把水龍頭擰緊吧,以后一定要注意節約用水。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已經造成了浪費,所以我們更應該小心的做好每一個細節。
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就想換一個書新包,奶奶認為我的書包還能用,又沒破,就是有點舊了,就不讓媽媽給我買新的了,說到了4年級在換新書包,到六年級畢業剛好兩個書包,如果三年級就換新書包,就太浪費了,我當時心里特別不高興。開學了,我發現同學們都換了新書包,只有我還用舊書包,覺得很沒面子,一整天都和奶奶生氣。現在想起來,奶奶是對的。奶奶說從小就要學會節約,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太鋪張浪費,能用的東西就用。今天我還看到報紙上寫著92歲崔崑院士一件襯衣穿了30年,卻捐了420萬積蓄幫助貧困生,感覺太偉大了,看完我都流淚了。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一定要勤儉節約,不隨便浪費電、浪費水、浪費食物。
家風故事作文5
家風是一個家庭獨特的風氣,一個家庭的文化傳承,他會不自覺的影響家里的每一個人,有了好的家風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我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爸爸笑著說,“想想爸爸媽媽平常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教你的,那些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呀。”奧!這么想想,我覺得我們家的家風還真不少。
首先是愛讀書,我家最大的收藏就是書了,書房、客廳、臥室……到處都是滿滿的書,爸爸、媽媽常說書是最好的朋友,每年我過生日,收到的禮物也是各種各樣的書。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愛上了讀書。每天放學回家,鉆進自家“圖書館”,拿起書往沙發上一靠,那一刻,感覺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睡前半小時也是讀書的時間,這是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刻,三個人一人一本書,與書中的人物對話,與他們一起喜怒哀樂,寧靜的夜里只有翻書的聲音在“嘩嘩”地響著。閑暇時,我們一家經常到書店淘書,我喜歡文學類和歷史類,媽媽也喜歡文學類,而爸爸看的最多的則是心理學專業書。我們在書店一呆常常是2、3個小時卻渾然不知,深深沉浸在書中,往往是等到爸爸提醒我們該回家了,我才發現腳已經麻了,天也暗了……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閱讀的好滲透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我能靜心,會思考,平時看得多,寫作起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
另外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媽媽講的最多了,吃飯要坐好,要用手端好碗,飯粒要全吃完,不能挑食。來了客人要懂得打招呼,與年紀小的一起玩要懂得謙讓……我問媽媽,哪來這么多規矩?媽媽說,媽媽的媽媽就是這么教她的,簡單來講就是要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除此之外是要堅持,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學舞蹈,因為基本功訓練很苦,每次去跳舞我都會哭著跟爸爸說我不要跳了。爸爸沒有批評我,而是認真地跟我說:“做事情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能堅持,那么世界上就沒有困難。”在爸爸的鼓勵下我也就挺了過來。
爸媽每天嘮叨的還有很多——“要誠實,要友善,要仔細,要注重過程……”,這也都是我們家的家風。正因為有這樣的家風,現在的我才會是人人夸獎的好學生。我愛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故事作文6
家是人間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樣子,不能沒有規矩,正如名言上所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家的家教家風是什么呢!一回到家我就坐在沙發上冥思苦想,“佳騏你在怎么還不去做作業,快著點,先去做。”媽媽的話在我耳邊響起。唉,這句話從小到大,我已經聽的耳朵都快出繭子了。我一邊想著作文怎么寫,一邊朝房間走去。哦,對了!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家教家風嗎!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正在做作業,樓下傳來了小朋友們的嬉戲玩耍的笑聲。在笑聲的引誘下,我再也忍不住了,放下筆,朝樓下跑去。加入到游戲里,和小伙伴們又蹦又跳,玩的開心極了。漸漸地,夜幕降臨,我們都活碰亂跳地回家了。剛到家,就看見媽媽生氣的瞪著我。“跟你說過多少回了,做完作業才能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低著頭,聽著媽媽的訓責。
我乖乖的聽著媽媽的批評,可誰知道肚子不爭氣的咕咕咕咕咕的叫了起來,在媽媽的準許下,我飛快的跑到飯桌前,拿起筷子就準備狼吞虎咽時,耳邊又想起了媽媽的聲音,“你怎么沒叫姥爺就先吃了呢?”哦,百善孝為先,這是媽媽常教我的,我怎么能給忘了呢,我急忙放下筷子,去叫姥爺吃飯了。我的家風家教的故事作文20xx字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教家風,也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習慣,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養成了好習慣,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優秀,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家風故事作文7
“媽媽,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呀?”“這可得問你爸爸了。”“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呀?”“呵呵呵,我們家的家風就在平時的生活中,等著你去發現哦!”爸爸故作神秘地說。
開飯了!早已饑腸轆轆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不停地在菜碗里翻來翻去揀我最愛吃的`蝦仁。爸爸看到皺了皺眉頭說:“還問咱們家什么家風了,就你這種吃相,家風都讓你敗光了。”我似懂非懂地看了老爸一眼,連忙站起來給爸爸媽媽拿好碗筷,并一個盡兒地招呼正在廚房忙活的媽媽好來吃飯了。等大家都落座后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是長輩沒有動筷子,小孩子不能自己先吃,吃的時候也不能在碗里挑來揀去的,要每種菜都吃一點。”“嗯,我知道了。老爸,這就是咱們家的家風吧!”我埋頭趕緊把飯吃了,剛起身要走,老爸又開始嘮叨:“晨晨,你看看自己的碗里,還有一個人好養哩!”我一看,原來碗里還粘了許多米飯沒有吃干凈,我趕緊把碗又“清理”了一遍。
吃過晚飯,媽媽讓我去把球鞋洗一洗,我拎起鞋子看了看說:“媽媽,這雙鞋子太緊了,要不扔了吧!”說完就把它丟進了邊上的垃圾桶里。“這么好的鞋子就這么扔了太可惜了吧!”奶奶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身后,撿起我丟掉的鞋子“我們小時候,一年只有一雙新鞋子穿,自己穿不下就留給弟弟妹妹穿,破了補一補再穿。現在,你看看,哎呀!”“奶奶,我來洗!”我一把奪過奶奶手中上鞋子,拿起刷子一邊洗一邊說:“我洗干凈再穿幾次,實在穿不下就把它放進舊衣物回收處,說不定其他貧困山區的小朋友還能穿上呢!”奶奶這時才露出了微笑:“好,好,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和媽媽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地說:“這可是咱們家的家風哦!”
漸漸地,我從身邊發生的一件件小事,發現我們家的家風還真不少呢!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勤學好問……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好的家規家風能培養我們成長為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美德少年。
家風故事作文8
我們的家風就是節約,這是種美好的品德。節約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覺得我們人人都應該做到節約,而我們家就是節約的'代表。早上起來,我們就要出去買菜了,我們一定會把所以的燈全都關掉,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回到家了,我們洗手和你們不一樣,普通人一般開大水來洗手,而我們則不一樣,我們開小水,細細地洗,這樣我們的手既干凈又節約的水費。
用過的廢紙一般都不怎么去,而是給我當草稿紙,這樣就可以減少紙的浪費了。我們從不用塑料袋,因為塑料袋會污染環境,于是我們會選擇環保的袋子,這樣我們就可以節約許多錢來了,而且沒有污染我們的環境,這簡直是一舉兩得啊。
我們家的燈全部都是節能燈,可以幫我們節約電費,還可以大大地延長我們燈泡的使用壽命,這樣我們就可以節約買燈泡的錢了。你看,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節約一點就可以節約許多錢了,所以我們的節約行動刻不容緩啊。
這就是我們的家風小故事,節約是我們家庭的標簽,那你們的家風小故事是什么呢?
家風故事作文9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女兒,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故事作文10
家風是什么?對于三河市第三小學田艷紅這樣生長在農村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不曾對她說過至理名言,也沒有明確說過家風的真正含義,直到不惑之年,田艷紅才體會到,父母身體力行的引導教育,就是最好的“家風”。
在計劃經濟時代,田艷紅的父親被分配到縣城的藥材公司工作,他踏實勤懇的工作態度讓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父親傳承給田艷紅的家風是:業精于勤荒于嬉。
父親的公司在新華書店對面,有時他上班也會把孩子們帶上。每逢這個時候,田艷紅就會在書店里翻看各種書籍。看到十分喜愛的書,父親也會幫她買下來。當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田艷紅讀了很多課外書。而那時養成的閱讀習慣,讓她受益至今。
現在,田艷紅將這種好讀書的習慣傳給兒子,讓他讀名著經典、歷史書籍、名人傳記、唐詩宋詞……即便學業再緊張,兒子每月都要購買雜志《大科技》,了解科技前沿資訊。
小時候,父親出差回來,總會和孩子們聊起在外面的見聞。父親的'講述,開闊了田艷紅的眼界,讓她也想努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在潛移默化中,父親傳承給她的家風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兒時,田艷紅最常見的就是母親忙碌的身影。春天到了,母親養上兩頭豬,喂上一群雞。在自留地里種上棉花、白薯、花生……秋天,父母就開始忙著收玉米、打豆子、種麥子、拾棉花、挖花生、刨白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開墾中,父母傳承給田艷紅的家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家里的菜園里,媽媽種下一茬黃瓜、豆角,差不多開花時,再種下一茬,讓家里飯桌上的菜總能比別人家多吃一陣子。菜園不大,母親就用邊角的地方種上幾株辣椒,幾棵倭瓜。立秋時節,菜園里又種上了一畦畦白菜、蘿卜。家里的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斷不了菜。在對日常生活的謀劃中,母親傳承給田艷紅的家風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家里家外的活兒已經幫不上忙,但這并不影響母親孝敬爺爺和奶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母親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父親工作忙,能幫母親承擔的家務活有限,母親從未抱怨過。如今,有了外孫、外孫女,每次孩子們回家,母親都會準備一桌飯菜。大家圍在一起,盡享歡樂時光。在其樂融融的團聚中,母親傳承給田艷紅的家風是:家和萬事興。
家風故事作文11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是與鄰為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就應該和睦相處。
有一次爸爸接我放學回來,剛進電梯好像聽見有人說等一下,爸爸就按了下開門鍵,我用手擋住電梯門。鄰居老奶奶拎著滿滿兩袋子菜進來了,一個勁道謝,還夸我懂事,都夸得我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去樓下打球的時候,看見一件衣服掉在地上,上面還帶著衣架。可能是風太大了,曬的時候吹下來了。可是我們這幢樓鄰居那么多,到底是哪兒掉下來的呢?我忽然想起上次好像也有衣服掛在門口的欄桿上,于是我把衣服撿起來也掛在那里。媽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雖然是舉手之勞,卻讓人與人之間覺得溫暖。這樣的家風,也讓我受到了鄰居的表揚,心里美滋滋的。
家風故事作文12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獨特的家風,我們的家風是“勤儉節約”,媽媽常常對我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爸爸和媽媽都是勤儉節約的人。除夕夜,我們在飯店吃團圓飯時,會多出不少飯菜,他們就會把剩菜剩飯打包帶回家,第二天繼續吃;我們平時穿不上的`衣服也都會送給有需要的人,讓它們再次被利用起來;平時用水用電,他們也經常教育我要隨手開關,不要浪費水電資源。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也要努力做到。平時,我會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盛飯、端菜、倒水、倒垃圾等;穿戴方面我也從不追求時尚的品牌,不會和同學們盲目攀比;過年時得到的壓歲錢都是交給媽媽存起來,從不亂花錢……
這就是我們的家風,我為我們的家風而感到自豪!
家風故事作文13
“快看,媽媽拿著飯菜又出去了!她總是這樣,從不吃飽自己。”小明興奮地告訴同學。
小明的家鄉有一個傳統的家風,就是無私奉獻。無論是貧寒還是富裕,家人都會盡己所能地幫助別人。一次次的故事讓小明深受感動。
他記得有一次,家里發生了突發車禍。父親急忙趕到現場,本可以留下來保護家庭財產,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幫助傷者送醫。這種無私的行為讓小明佩服得五體投地。
還有一次,小明病倒了,母親連夜堅持照顧他,雖然自己也很疲憊。母愛是最偉大的,小明心里默默感激她的付出。
這個家風在小明家族中代代相傳,每個人都承載著愛與責任。姑姑是一名醫生,她為了患者無私奉獻,不僅舍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還常常主動幫助一些貧困患者。小明的表哥是一名教師,他教書育人,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開啟學生們未來的道路。
有了這樣的.家庭氛圍,小明也不甘示弱。他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每個周末都會去社區幫助老人和孤兒。他堅信,只有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關心他人,才能真正體驗到無私奉獻的力量。
在小明的成長過程中,無私奉獻的力量塑造了他的品格,讓他從小就懂得關愛他人,樂于助人。他深信,這種家風不僅會傳承下去,也會讓他的家族在社會中光芒四射。
家風故事作文14
我的家風小故事
但凡提到家風優良,大家總會認為這是書香門第、名門望族處世思想之精髓,生活態度之總結,育兒教子之良方,如《顏氏家訓》、《曾國潘家書》等。其實在我看來,書香門第、名門望族只占少數,而大多數是普通百姓的家教文化,讓華夏文明得以代代相傳,繁衍不息。我也是這普通百姓的一份子,我的家教也無外乎些淺顯易懂的家教小故事,即“忠孝、廉恥、和氣”而已。
對于“忠孝”的啟蒙,還得從端頭碗菜說起。小時候農村家境普遍不富裕,自家養的家禽也只有逢年過節或者親朋團聚時才會被燒成佳肴端上餐桌,爺爺奶奶由于年歲高,時常不便出席這樣的家宴,這時我便會被賦予端頭碗菜給他們二老的重任,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明白這其中的奧秘,但是從爺爺奶奶那滿臉的堆笑,以及不停的夸贊我端的菜好吃的時候,讓我干勁十足,來回奔跑而毫無怨言。現在想來,怕不是菜的味道如何美味,而是子孫的孝道讓他們心滿意足。難怪有人會說: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生命交界處的鏈接,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我為兒時父母讓我盡“孝”的傳遞而自豪。
有關“廉恥”的深深教誨,得從深淺不一的枝條印講起。幼時,農家都會在門前的庭院里種上些瓜果蔬菜,那時候,種的最好的就數隔壁鄰居家的葡萄園了,每到夏季,密密麻麻的葡萄掛滿了枝頭,每一顆都是那么的飽滿誘人。記得那年暑假的一天,母親因為工作錯過了準備午餐的飯點,一上午的嬉戲打鬧,讓我和哥哥早已饑腸轆轆,看著院墻外誘人的葡萄,我和哥哥相視一眼便立馬心領神會了彼此的'意思。家風故事400字作文。
搬凳子,支網兜,在一陣亂棍之后,我們的網兜瞬間被又大又紫的葡萄填滿,當我倆剛要品嘗勝利的果實時,便傳來母親的呵斥聲,還沒等我倆站穩腳跟,就見一向對我倆呵護有加的母親順手撿起地上的樹條向我們抽來,枝條在爆發力的作用下,在我們的屁股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時也將“恥”的含義根植于內心深處,難以忘懷。
至于“和氣”,得從和事佬說起。成長至今,我的父親母親幾乎沒有過口角之爭,除了父親性格溫和外,爺爺的執家理念也耳濡目染了父親。爺爺為人和善,雖然讀書不多,但卻深諳鄰里相處、為人處世的道理。但凡有婆媳爭吵、兄弟紛爭、夫妻失和,自家解決不了又不足以向外人道時,都會來邀請爺爺去做和事佬。那時的農村讀書識字的人不多,對于文縐縐的大道理有些不能兼容,但卻非常認可爺爺那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言論。只要他老出馬,事情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當爺爺病重去世時,那些受過他“和”字熏陶過的家庭,紛紛不請自來,搭把手、幫點忙,和和美美地送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現在想來,他老人家的這份和氣,不僅成就了爸媽幸福美滿的婚姻,也成就了我們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
這就是我的家風小故事,事雖小,卻對我影響至深。身為兒子、丈夫、父親、企業員工等多重角色的我,在受良好家風的熏陶下,一如既往用自己的言行處事踐行,腳踏實地做人做事,助己茁壯成長。
家風故事 征文
家風故事作文15
身為家中的獨生女,我常常被爸爸媽媽寵愛著。雖然有時會感到被包裹太多,但我知道這都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意。小時候,家里親戚聚會,爸爸媽媽總是把我介紹給每位長輩,并以禮待之。他們用真誠的態度和親切的舉止教育我,讓我懂得尊重長輩的重要性。
記得一次,我媽媽正在忙著做晚餐,突然聽見門外傳來一陣破裂聲。原來是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值錢的瓷花瓶。面對這一意外,爸爸媽媽沒有責怪我,而是鎮定地對我說:“孩子,這樣的事情以后要多加小心呀!”他們的寬容和理解讓我深受觸動,我決心從此更加珍惜家中的`物品。
在家庭中,爸爸媽媽不僅給予我關心和寵愛,還用自身的言傳身教教育我。每當我發脾氣或有小錯誤時,他們總會耐心地與我溝通,指出問題所在,并教導我如何改正。他們告訴我,做人要有寬容之心,不計較得失,懂得尊重和包容他人。正是這些家教讓我從小就具備了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一個寒冬的夜晚,我正準備睡覺時,突然感到一陣寒意。走出房間,我發現屋子里沒有電了。爸爸媽媽已經懷抱著蠟燭坐在沙發上等我出來。他們告訴我,雖然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艱苦歲月和節約用電的習慣。從那以后,我養成了不浪費電力的好習慣。
現在,我已經長大成人,回首往事,不禁感嘆爸爸媽媽那無私的愛。家風的力量源自于一家人的團結和互幫互助,正是這種家庭關系造就了我堅韌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會將這種守望相隨的家風傳承下去,并教育自己的孩子繼續堅守這份珍貴的情感。
【家風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我家的家風故事我家的家風故事05-15
家風故事作文06-23
家風的故事作文12-30
家風故事作文11-13
家風故事的作文10-11
家風的故事作文11-19
家風故事作文09-06
[經典]我的家風故事作文09-16
我的家風故事作文04-28
家風故事作文【優】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