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優秀[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作文1
“哇,我上報紙了!”我一拿到今天《青年時報》就迫不及待地翻了起來,終于在第五頁的右下角看到了我的名字。想知道我是如何上報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媽媽給我報名參加2月4日解百組織的“做個燈籠過元宵”的活動。一大早,我們就很期待地來到了活動場地。
只見有兩張大桌上放著許多已經做好的燈籠,非常漂亮,特別引人注目。還有很多做燈籠的材料,有各種各樣的彩紙、蠟燭、圖紙、線、小木棍、彩色筆和工具。大家圍著桌子,聽老師講,看老師怎么示范,然后就開始動手了。首先我們做的'是比較簡單的方型燈籠,但都要用到工具。有個步驟要用刀刻,需要大人幫忙。在這里我做了兩個方型、一個兔子燈籠。 下午,我換了一個老師學。這個老師做燈籠跟上午的不一樣,都是用手折出來的,不需要工具。
不過有點難,我就坐在老師邊上,碰到困難馬上向她請教。人越來越多了,我呢數了一下竟然做了10個各種各樣的燈籠,有船燈、兔子燈、天鵝燈、蓮花燈、方型燈。拿在手上,引得別人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后來記者也來采訪了我。所以啊,今天我就上報啦!
元宵節作文2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元宵節。
一大早,媽媽就在廚房里做飯。我好奇的跑過去,看到媽媽在和面,問:“媽媽,你和面干什么呀?”“這是由糯米粉活的面。”媽媽一邊擦著頭上的汗珠,一邊說。“用來包元宵。”我剛要說話,“咔咔”一陣開門聲。是爺爺奶奶帶著既可愛又頑皮的妹妹來了。爺爺奶奶也開始幫媽媽包元宵,我在旁邊當小記者,把包元宵的過程記錄下來。之后,我和妹妹用橡皮泥包“元宵”,先用白色做元宵皮,再用黑色做餡兒包入外皮里。我包了一個“元宵”,滿意地捧在手心里愛不釋手。
到了晚上,我妹妹、媽媽、爸爸,爺爺和奶奶一起吃著元宵,一入口,熱熱的.,咬一口,軟糯香甜,是芝麻餡兒的。吃完元宵,爸爸拿出五顏六色的氣球,里面放上熒光棒,貼上謎語,再把氣球吹大,爸爸說,這樣在家也可以猜燈謎。我們進行了一場精彩而有趣的猜燈謎活動。
之后,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元宵節還叫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我喜歡元宵節,希望下一個元宵節快一點到來。
元宵節作文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美術班組織了一個鬧元宵的活動。
來到后首先向老師們問好,教室門口放著一個紅色的大板,老師讓每個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簽上自己的名字,我拿起馬克筆在最顯眼的地方寫下了我的名字。進教室后先玩一個小游戲--踩氣球。接著就聽到“啪、啪”的響聲了。踩完后找位置坐下來,老師給我們詳細的講了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和活動。
開始做燈籠了,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個圓圓的模型,還有一些裝飾品,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一會就完成了,各有特色,有用彩紙貼上的,有直接用彩筆畫上的`,五彩繽紛的燈籠,漂亮極了。接著就是猜燈謎了,來到另外的教室,里面掛滿了彩色小燈籠,燈籠的下面都掛著一個小紙條,拽下來看是謎語,讀了一遍沒有猜出來,我又拽下一張,上面寫著:叫鳥又不是鳥,個頭很大,還不會飛。我想了想,明白了,這是鴕鳥嘛!老師點點頭。接下來不一會功夫就猜對了五個,老師獎勵了我一個勛章。最后就是吃湯圓了,在教室的一角老師已經煮好了一鍋彩色的小湯圓,好像五顏六色的棉花糖一樣,光讓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這真是個快樂的元宵節,怎么樣?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元宵節呢?
元宵節作文4
新年,是大家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新年過后,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塊兒賞析花燈、看花炮。我和父母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燈,更是被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被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著的不正是四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著炯炯有神的雙眼,看著來來往往的大家,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大家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邊,一朵巨大的蓮花映襯著夜幕綻放了。看那瑩瑩寶光灑向大地,再映襯著皎潔的'圓月,呀!是多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嬌嫩的花瓣層層疊疊,花骨朵在內若隱若現,一開一合的,就像個害臊的小女孩般惹人憐愛。可那高貴的風韻卻更動人三分。再看,那“寶塔”上的歲寒三友,亦真亦假,仿佛那松在漫雪盡下,唯它留一片青;仿佛那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仿佛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煙花放起來了,從一面,接著從兩面,再接著從四面八方,它渲染著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著大家心中的美好。
元宵節作文5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過完了元宵代表春節也就結束了。吃完早飯,我和老爸媽媽一起來到心連心商場買湯圓,商場里人山人海,特別是冷凍柜前站滿了老老少少在挑湯圓。有花生醬,豆沙醬,芝麻醬的等等。最后我和媽媽挑了芝麻醬的和花生醬的。在回來的路上老爸還買了煙花,我也挑了兩把握在手里放的小煙花。
晚上,我們一起來到爺爺奶奶家過節,爺爺奶奶早就為我們準備了瓜子,糖果,飲料,奶奶還包好了餃子等我們一起吃飯。晚飯后,老爸就把煙花拿出來放在門口。老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引線頭,只聽見“砰”的一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像仙女一樣從天空中飄落下來。我自己也點燃了握在手里的小煙花,我一邊跳一邊手上轉著圈圈,好看極了!
奶奶和媽媽在廚房煮著湯圓,我跑進廚房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在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難忘的元宵節今天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作文6
今天是元宵節,早晨,我起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媽媽早已起來,正在給我們煮元宵了。元宵節吃元宵,你知道為什么嗎?
因為元宵節也稱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傳在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里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個洛陽城沸騰起來。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板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團子,然后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你們知道元宵節為什么吃元宵了嗎?以前我也不知道,今天,我知道了。今天我們早晨煮的`是橙子味的元宵,很好吃,酸酸甜甜,狠狠咬一口,香嫩的果肉就涌到你的嘴里了,真是可口,我吃了好幾個呢!
中午我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包了水餃讓我們吃,我吃完飯還和哥哥玩了一會,才回的家。
晚上我們在姥姥家好好的吃了一頓,然后就回家了,本來我們可以去看放禮花的,可是因為我的病剛好,媽媽怕我再凍著,就不讓我去了。當我回家的時候,發現在家可以看見放禮花,于是我就看了一會,最后實在沒意思,就離開了。
今天的元宵節我過得很開心!
元宵節作文7
“正月十五月圓圓,萬家燈火不夜天。”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聽外公說元宵節已經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來臨,為了讓我們傳承文化,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學校決定讓老師、家長和我們一起在班里歡度元宵節。
早上,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花燈在教室里掛起。有的同學吹起五彩的氣球,并在氣球上畫各種喜慶的圖案;有的同學更是從家里帶來了彩帶,把彩帶打出一個個漂亮的蝴蝶結,貼在墻上、窗上……經過同學們的齊心協力,我們把教室打扮得五彩繽紛,充滿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布置好教室,老師帶著家長們,給我們分發糯米粉,開始了我最喜愛的節目——包湯圓。老師和家長們幫同學們揉面,搓湯圓,一時間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我似乎從這一個個小小的'湯圓里,感受到一種叫團圓的情義。
包好湯圓,老師讓我們圍坐著,開始了猜燈謎的環節。大家爭先恐后舉手搶答,看起來同學們和我一樣,都想著猜對燈謎后獲得老師頒發的獎品。燈謎一個接一個被猜出來,突然一個燈謎把我們難住了:生根不落地,有葉不開花,街上有人賣,園里不種它(打一植物)。許多同學都猜錯了,老師笑著把謎底揭開。“呀,原來是豆芽!”哈哈哈,笑聲充滿了教室。
端著碗,細細咬著嚼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我心里滿滿的都是感恩。感謝學校,感恩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家長,一起帶給我們一個美妙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8
立,行也是立,睡還是立?“一物生得巧,有毛不是鳥。無翅卻能飛。打它來回跑。”“一院隔成兩塊,五男兩女分了家,兩家打得亂紛紛,打到清明才罷休。”
嘿嘿,怎么樣?這些可都是我從元宵節的猜謎花燈會上收集來的,有謎語、腦筋急轉彎,來測試一下吧!這些都比較難,尤其是那個“清明前的晚上”,是不是思維定勢了?你可別以為就是清明節前,想要破解這道題,得去上堂歷史課才能知道。告訴你吧,清朝前是明朝,明朝前是元朝,“清明前”是“元”,“晚上”就是“宵”,連起來就是“元宵”。絕吧。
元宵不僅要猜燈謎,還要吃湯團。俗話說“吃了湯團,一家團圓。”還別說,這湯團的種類可真多,有麻芯、豆沙、肉餡等等,品種齊全。今年還多了一種擂沙湯團:把煮好的湯圓從鍋里撈出來,在黃豆沙里翻滾幾下,不一會兒,湯圓就披上了一件金燦燦的衣服,可愛極了!輕輕地咬一口,豆沙餡就溢出來,那味道別提有多好了呢!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該去賞燈了。信義坊里張燈結彩,無數的燈籠,映著一張張笑臉;造型各異的.花燈讓人流連忘返。最露臉的是立在高處的一只神氣十足的大公雞,仿佛在說“鼠年,我就牛!”
月亮又該圓了,正月十五鬧元宵,在這最后一個給好友拜年的日子里,我要真誠地對關心我的好友同學,愛我的親人,還有老師們說:“祝你們新春愉快,開心過每一天!”
元宵節作文9
正月十五的黃昏,我置身食品街中。正是半明半昧之時,一家小店吸引住了我的視線。店門兩邊的石欄上刻著花紋,屋檐仿古,其下掛著兩盞燈籠,牌匾上正書兩個大字“元宵”。啊,原來是一家元宵店。只見這古樸的外表掩映著一股好像要將人緊緊包圍的暖流,于是,我登上石階,走進了這小店。
剛踏進小店,熱火朝天的氣氛就撲面而來。古樸典雅的擺設,小巧精致的元宵,都讓人不禁回憶起很多往事,關于元宵、關于春節、關于童年。點了一碗元宵,挑了個位置坐下。
一碗熱騰騰的元宵端到眼前,在外寒風凜冽,小店里已是溫暖無比。咬開一個元宵,細長綿遠的.回味牽著制元宵人一道道簡樸的工藝:磨餡、搓餡、和面、包元宵……元宵里裝著的不僅僅是美味,更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心血與溫暖。
吃完元宵,美食已無,精神仍在。這熟悉的場景、熱鬧的氣氛無不令我想起家鄉的元宵節!早晨,老人們早早起來包元宵,元宵里早已充滿了清晨布谷鳥的清脆叫聲與帶著草木香氣的清新空氣。仍是這幾個步驟,體驗卻已不同。童年的記憶仿佛浮現眼前,仍在小店的我已經浮想聯翩。呵,這元宵不就是家鄉的味道嗎?醇香、甜糯,好像有一根無形的線系在家鄉與小店之間,也系住了我的心。僅是一碗元宵,讓我體會到了真真切切的溫暖,讓我的心飛向了遠方的家鄉!
走出小店,心里仍激蕩著無法忘卻的溫暖。這一天夜晚,令我溫暖的不僅僅是一碗元宵,令我銘記的也不僅僅是這個古樸的小店。
元宵節作文10
冒著寒風,在一個不尋常的夜晚。我們迎來了元宵之夜,這里到處洋溢著團圓之夜的特有氣氛。
都說今年花燈作的精巧,我的心也有幾分蕩漾了,觀燈的意念終于驅動了我的腳步。用不著春燕來剪斷料峭的寒氣,溫柔的風已經帶來了春的.氣息。
來到中央花壇,只見云蒸霞蔚,五光十色。有精巧的走馬燈,有好玩的三角燈…游客們摩肩接踵,觀賞著,指點著,談笑著。每個人紅光滿面。
一陣陣吶喊聲把游客們都吸引過去了。嘿,是耍龍燈呦!只見一條龍全身黃磷,嘴巴張得老大,好像一口氣要把我們吞了似得。只見一個大漢,拿著一個球,在龍的面前晃了晃,龍一下子騰起來,要去接球。大漢左閃右閃,這龍有的發脾氣來了。他不停的翻滾,越來越快,讓人看不清,只見燈火一片。
忽然,吼一聲,一朵五彩繽紛的花朵出現在天空。我抬頭望去,一枝枝美麗的花朵瞬間就消失了。正當我看的如癡如醉的時候一聲震撼人心的巨聲爆炸了。一些小火花慢慢的降下來。我拍手叫絕,當今科技真發達
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張紙撕開,把里面的引線拉出一點。爸爸讓我拿住棒的下端,他點燃了引線。這一根煙花和上一根煙花不同。這一根煙花放出來的都是一個個胖乎乎的大圓圈,后面拖著一群群小星星。大圓圈飛上了天空變成了菊花,小星星好象下雨似的落了下來,又像流星雨一樣翻滾落下。
今年元宵真好!
元宵節作文11
春節的氣氛還在迷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煙花“人”的生意特別好。
放煙花是元宵節的習俗,所以大街上隨處可見賣煙花的攤點,每個攤點都圍滿了熱鬧的人群,有的小孩在大人的陪同下又蹦又跳的,有的在仔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煙花。我好不容易擠進去,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有長的、短的、大的、小的、圓的、方的。玩法也五花八門:有的是手中拿著玩;有的是點燃后扔到地上;還有的是點燃后飛到空中。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多得數不勝數。我也在爸爸、媽媽的指點下,從中挑選了幾種自己喜歡的煙花,此時我只盼著夜幕快點拉開。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媽媽也早已經準備好豐富的晚餐了,可是我無心去品嘗了,因為街上放煙花的響聲和直沖云宵的火光使我按耐不住了,我怱忙吃完,也加入到放煙花的行列中。我邊放邊欣賞,你看!滿天的煙花真漂亮,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綠的,顏色各異這些“花兒”千姿百態: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樣圓;有的像火箭直沖云宵;有的像駝螺一樣飛快旋轉;還有像腳印一樣在天空留下足跡……有的煙花以顏色取勝;有的煙花以聲音見長;有的煙長既有聲又有色……看著看著,仿佛來到了一個神秘而喧鬧的世界,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慢慢地,天空漸漸地平靜下來,但是我仍戀戀不舍地趴陽臺上,意猶未盡地欣賞著此起彼伏,漸去漸遠,忽起忽落的“煙花雨”。
聞聞,小城浸在淡淡的煙花香中。
元宵節作文12
天臺山,我的老家,坐落在浙江一個山清水秀佛宗道元的小盆地。我們這里有一個和別處不大一樣的元宵節哦。正月十五是大家歡樂慶元宵的一天,然而我的家鄉,悄悄的提前一天就慶祝了起來呢。所以正月十四是屬于我們天臺人自己的元宵節。一定要說的是,十四這一天,我們要吃一種叫“糊辣沸”的美食。
聽家里的老人們說:很久以前,戰爭年代有一位大將軍在對抗敵人的時候剛好到元宵節,害怕作戰計劃被敵人發現,所以把元宵節提前了一天,從而消滅了敵人。那年的元宵節軍隊里糧食不夠又不可以向民間窮苦的老百姓借糧食,將軍就帶領士兵把糧食磨成粉,加水熬成糊狀,再加入各種蔬菜和肉類就熬成了美味的“糊辣沸”。
今天的元宵節,奶奶一大早就準備好了晚上要制作“糊辣沸”的`食材。奶奶把這些食材切成一粒一粒的,我好奇的問:奶奶把這些年糕和土豆都切成這么小塊干嘛呀?奶奶說:小粒小塊的才能做糊辣沸呀。哦!原來制作“糊辣沸”的精髓就是把所有食材切成一些小粒,顆顆才能入味呀!
爺爺說吃過了這碗“糊辣沸”過了元宵,這個年就算過完了,今年雖然沒有絢麗的煙花和彩燈,可是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佳肴,笑著聊著……真是開心極了。(結尾呼應,點明主題。)
元宵節作文13
今天是元宵節,我早早的起了床,在吃早飯的同時讓我看到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
放炮!對,就是放炮,我疑惑的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放炮呀?今天是元宵節又不是過年。”爸爸還沒說,姐姐就連忙說:“今天雖然不是過年,但放炮不一定就只能在過年放呀!今天放炮,是因為人們想迎接元宵節,放炮很喜慶,所以大家用喜慶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爸爸又說:“元宵節跟過年一樣喜慶,所以大家才會放炮。”我這才明白今天為什么放炮。
到了中午,我吃完了飯,就想著今天晚上,會有什么好看的。想著想著我朋友就來了,她說:“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掛燈籠吧!我說:“好呀!”我們兩個一直掛呀掛,掛呀掛,從東邊一直西邊,掛的我手快要痛死了。我們兩把燈籠掛完了,就坐在那里休息。
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各回各家了,晚上吃完了飯。爸爸帶著我們去看燈籠,到了那里,我們看著那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們不由自主的贊嘆道:“多美的.景色呀!”
因為今年是猴年,所以花燈很多都是猴子的造型。
每年,元宵節晚上都會掛燈籠看花燈放鞭炮。爸爸對我說每一次元宵節都會給我買一個禮物,當做記念。今晚爸爸給我買了個晚上,只要一打開就會發亮。
這就是今天發生的事。
元宵節作文1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和往常一樣,我依然和爸爸媽媽去夫子廟歡度元宵節。但,于昔日不同的是,還加上了趙敏慧和她的媽媽。
到夫子廟已經是下午2點的光景了。夫子廟已是人山人海。應該把“夫子廟”這個名字改成“人海廟”。從天上看是黑乎乎的一片。
夫子廟小鋪上小巧玲瓏的玩意兒琳瑯滿目,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看看那吹糖人的手藝,他那精湛的手藝真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一會兒功夫,一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就出來了。
秦淮河的風光可是舉世聞名的',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時竄出一條條歡蹦亂跳得魚兒,仿佛也在慶祝這美好的節日。咱們一邊觀賞著如畫的湖面,一邊走進了幾百年前的秦淮世界。
瞧!那彩色的水泡泡正漫天飛舞。紅的,黃的,綠的,藍的······它們像一只之精靈般飛向天空,又悄無聲息的落下來。飛著,飛著······
夜晚的夫子廟燈火輝煌,成百上千個燈籠把整個夫子廟照的如同白晝,彩燈彩帶匯成了一個美麗的天堂。
夫子廟,讓我的旅途更快樂!
元宵節作文15
元宵節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看煙花。
我們上了路,人特別多,路上擠得水泄不通。孩子們頭上長著明亮的角,臉上掛著微笑。路上有很多賣玩具的,各種玩具閃閃發光。門口還有一個“大怪物”,吸引了很多人觀看。孩子們和它握手并拍照。街上噼里啪啦的聲音連綿不斷,好熱鬧!
我們來到了三中附近。煙火有不同的形狀。它們有的像大球一樣爆炸,有的像瀑布一樣飛下來,有的像柳條,有的`像大蘑菇,有的像星星一樣飛上天空,有的像流星一樣墜落。有的還得在空中閃一會兒才落下;有些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它們就像許多小紅燈籠……那些煙花是彩色的,一個人可以改變幾種顏色!比如剛出來的是黃色,然后變成綠色,最后變成紫色。每次放煙花的時候,天空中都會留下一個白色的柳葉形標記,用銀絲包裹著,很漂亮。
三中的煙花停了,我媽就往天上看,看到好多小星星一樣的東西。我媽指著那些東西問我:“那些是什么東西?”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星星。”過了一會兒,一盞燈籠升上了天空。我媽看到了,趕緊叫我:“你看!那些燈籠有些高,有些低。高度不是很亮,低燈籠的紅紙也能看到,很亮。這時,另一盞燈籠從人群中飛了過來。它是孔明燈籠,代表著人們的和平、幸福和幸福。這時,我和媽媽去看那些人點燈,越來越多的燈籠飛了起來。它們像星星一樣升向天空。
元宵節這么熱鬧,我好開心。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作文02-05
元宵節的作文11-15
元宵節作文12-09
元宵節的作文09-03
元宵節作文01-30
元宵節的作文11-23
元宵節的作文11-22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09-26
有趣的元宵節作文01-28
難忘的元宵節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