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的作文
好奇心是什么?好奇心就像一支爆竹,一點開,它就劈啪作響,給于我們許多“爆炸性”的想象。為此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一些好奇心范文的優秀例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好奇心范文篇1
為什么?兩個人都長年紀了,相距不過幾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幾分鐘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這件事總是會勾起我的好奇心。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聾,還能瞇著眼在屋里做針線。大她三歲的爺爺便不行了,不愿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這樣的事天天發生。我很好奇。是奶奶悶嗎?沒有人說話?那她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爺爺嘮嗑呢?喊爺爺做什么呢?還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見爺爺好好的,滿意離去的背影。陽光總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鋪在奶奶身上,每每這樣的畫面閃爍著溫暖的光輝。是不是只要有人答應便好呢?我好奇地繼續想。那好。再有這種事發生時,我便捂住嘴,學爺爺的聲音遲緩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別出來,無論我用布還是用棉花捂以求聲音的逼真。“細丫頭在這兒搗亂……”奶奶皺紋滿布的手會輕拍我,以示責備。微微笑。奶奶依舊。
我的'好奇心不減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這么喊來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煩。”奶奶看我,寬容地笑:“丫頭,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濕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連日以來如同小蟲一樣不斷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你在,就心安的。這是人世間最最美麗的風景。粗茶淡飯有什么要緊?年華老去有什么要緊?你在,就心安。我想,所謂愛,便是如此。就是我所愛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著。
我慶幸我擁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曉奶奶一輩的關心,溫情與愛。我知道了,那聲聲呼喚是在說,有你在,整個世界,都在。
好奇心范文篇2
我們的童年大概是在“十萬個為什么”里過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興趣的事都喜歡用手指著奶聲奶氣地問上一句:“這個是什么呀?”這完全是出于我們的好奇心。
何為好奇心?于我來說,不過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種欲望,求知欲學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過子貢“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是一種態度,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陸游曾告誡后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對他人負責,面對別人的“好”,我們要“賢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總之,“好”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這種意識,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種各樣令人著迷的“奇”。
何謂“奇”?不過是遇到“奇”發現“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人帶著“獵奇”的`心態去看待世界。然而,“獵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來,這并不是真正的“奇”。
這里所指的“奇”是牛頓對于蘋果為什么會掉在自己頭上的疑問;是伽俐略對于亞里士多德兩個鐵球為什么不能同時落地的質問;是李四光對中國“貧油論”的反問。
對于未知,我們“奇”;對于書籍,我們發現更多的“奇”。人類在“奇”的帶領下更加了解我們所居住的美麗星球,更加知曉處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探求品質。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陽明是這樣解釋心與理的關系。雖有夸張和唯心主義的色彩,但卻能看出人們對于“心”的重要性的認識。
古人說過“心如止水”。由此可見一份安靜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帶著浮躁之心,尚不說研究學術,恐怕自己也會被這情緒所左右,再也無法發現和創造了。《禮記》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當“心如止水”時,你的視野將擴大,你的思維將更加活躍。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無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人生憑“好奇心”而活,人類憑“好奇心”興旺發達,永續發展。
好奇心范文篇3
朋友有一天告訴我:“好奇心害死人!”?
好奇心,的確“害死”了不少人呢!?
好奇心為什么會害死人?且讓我來舉例說明。?
縱觀人類科學史,幾乎每一次飛躍都伴隨著殺戮。有的是殘害天真而好奇的科學家,不讓他們吐露人人都可以好奇地窺探上帝的秘密這個真理。有的將真理的幼苗掐斷,熄滅人內心渴求的火焰。?
所以布魯諾被燒死,女數學家索菲婭被當做女巫,愛因斯坦被視為瘋子。?
而好奇地探索本身就危險重重。居里夫人由于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而身患絕癥,哥白尼晚年因觀測太陽而失去視力。?
好奇心可真是“害人不淺”!?
然而布魯諾昂起頭,索菲婭說“我選擇數學”,居里夫人高貴地合上雙目,哥白尼撫摩著作封面淚水溢出雙眼,科學巨人愛因斯坦眼眸清澈,決不退縮。?
如果可以齊聲回答,他們必然會說:“探索生命自然的奇跡,我只是有些好奇!”如此驕傲自豪!?
帕斯卡爾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的確,會思考是人類高貴之處,而好奇心正是思考的原動力。“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又到哪里去?”每每思考這些問題,我仿佛置身于無限的旋渦之中,感到不可知而答案又似乎無處不在。這些問題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但毫無疑問的是,人類正是由此發展,由此升華。?
“好奇心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朋友又道,指著堆著的課本試卷嘆氣。我凝視池塘邊嬉鬧的孩童,不禁有些惆悵。?
越是成長,人似乎對這個社會越來越熟悉,我們習慣了天是藍的,月亮會圓會缺,電視一個黑匣子卻會唱會跳,母親的.白發會越來越多,而網絡更告訴我們,你想知道的,我們都有。?
《蘇菲的世界》中艾伯特對蘇菲說:“當人們安于沉睡在兔毛中時,哲學家總是攀在兔毛頂端,向下大喊:‘你們快看!’而人們只是一笑:‘這群搗蛋鬼!’”?
“那你呢?朋友,你會怎么做?”?
朋友從書本間抬起頭,清亮的眸子閃動著光芒,她嗔怨我道:“真是個麻煩的問題,不
過如果不幸‘遇害’,也許是另一種幸運呢!”?
【好奇心的作文】相關文章:
好奇心作文04-11
好奇心作文(優秀)10-05
好奇心作文通用11-13
初中作文:好奇心12-07
好奇心作文15篇(精選)12-06
作文精選好奇心的力量04-03
好奇心500字的作文04-05
好奇心作文400字04-05
好奇心作文15篇【精】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