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的作文匯總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這句民謠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端午節這天華夏很多地方會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囊,我的家鄉也是如此。
我曾在書上看到過關于端午節由來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楚國愛國詩人,由于國家破敗,無奈之下投江自殺。屈原自殺的那條江邊上的村民就包了粽子,扔到江里,想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尸體……去年端午,我就在外婆家學會了包粽子。
剛到外婆家時,外婆正在包粽子。粽葉浸在一個裝滿水的大盆里,糯米浸在一個裝滿水的小盆里。她要包的是小腳粽,顧名思義,小腳粽形狀如三寸金蓮,頂兒尖尖,腳跟兒圓圓。她先用手指將粽葉窩出一個凹槽來,裹成一個漏斗狀,裹緊一點,把米倒進去,封頂,再取了另外一片粽葉對著雛形一裹,最后用繩子包扎。外婆嫻熟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令我目瞪口呆。
看見外婆做出了一個粽子,我便也興致勃勃地想要上前試一試,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窩出一個槽,把糯米倒進去。就在這時,“嘩啦”粽葉里的糯米全都撒了出來,下面的口子開了,糯米就順著這個口子灑了下來。再看外婆,她已經又包好兩個了。盡管心急但也不是辦法,只得虛心請教。
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并告訴我:“你捏的太松了,所以才會散!甭牭酵馄诺闹笇,我不甘示弱,重拾信心,又試了一次。這一次終于如愿以償,沒有再漏了,第二片粽葉也順利地包了上去。一個小粽子就這么誕生在我的手里,盡管有點小,但它畢竟是粽子嘛。而最后扎線的任務就交給媽媽了。有了之前的經驗,包的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好。外婆和媽媽看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晚飯時間快到了。外婆端著一大盆粽子,喜滋滋地進了廚房。過了一段時間,廚房里傳來一陣“噗嚕!钡穆曇,我想掀開鍋看看,卻被外婆攔住了:“還沒燒好呢,現在開了鍋它燒出來就不好吃了!蔽矣悬c掃興,只得腦補鍋中的畫面:包住粽子的那本來碧綠的粽葉,現在應該已經成墨綠色的了吧?包扎粽子的原本雪白的毛線,現在也應該變得松散了吧?被粽葉包裹著的糯米,應該變得又軟又粘了吧?
“吃飯了,吃飯了!庇质前职謥砗俺燥埩耍绎w也似地沖進廚房,鍋邊兩個大盤子里已經裝了冷在那的粽子。粽葉和毛線,都是如我所了料的那樣。粽葉里包裹的糯米膨脹,變軟變粘,甚至有一些糯米,已經從粽葉縫隙之間迫不及待地鉆了出來。廚房里的外婆看到了我,朝我招招手,并把手上一個剝好的“小腳”插上筷子,遞到了我手里。我拿起粽子一大口咬下去,一團被粽葉清香環繞著的糯米入到我口中,明明什么東西都沒放,卻無比的清香甜美。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這是蘇軾的一句關于端午的詩句。端午節當中包粽子這個習俗,不就是一種中國古代文化素質的體現嗎?
端午的作文 篇2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于當時社會的腐爛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衛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河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包的`粽子最香!彼裕磕甓宋绻潒寢尪加锰J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里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粒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后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后腆著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端午的作文 篇3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當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信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須,“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巖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啰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最終,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期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端午的作文 篇4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正因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的作文 篇5
很快,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河還能劃船。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我便硬是拉著家中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我親人,她便拖著我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后,箭在弦上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斗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鼓手,劃舟人斗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手,與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選手們。每條船上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人們。
興高采烈我又挽著婆婆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只冒著熱氣翠綠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中面還有內涵豐富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大家都會在劃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飯團,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后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只粽子,來重溫舊日快樂與節日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注冊了,家鄉河臟得不能再劃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注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臟河總有變清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劃龍舟;但最讓我傷感是,我永遠不能再牽著婆婆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端午節,但我更懷念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童年與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的作文 篇6
“喂,端午節快到了,你們肯定不會包粽子!” ,“我會!薄ⅰ拔視!、“我也會!”,端午節快到了,大家都在討論粽子,我見別人都會包,十分不服氣,我也要學!于是,我讓媽媽來都我。
媽媽讓我想想要包什么餡的,是包甜甜滑滑的蜜棗餡,還是包咸咸爽爽的豬肉餡;是包令人垂涎欲滴的八寶餡,還是包香香軟軟的豆沙餡……總之太多了。最后,還是包我最最喜歡吃的黑米餡。
這天,媽媽買好了材料,準備開始包。不過先要把黑米倒進水里,泡上二個小時,粽葉要泡軟,這樣才可以包。然后將閃著光芒的黑米放入碗中將水倒掉。
第一步,先把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型,剛開始我不知是笨還是怎么了居然連這包粽子的`第一步都不會。試了好多次才弄好一個。不過,第一步必須不大不小適中才行。第二步,用黑米填滿粽子,并且讓它呈三角形。填東西很輕松,不過還要有一個三角。第三步,把粽葉按粽子的形狀裹上一層粽葉。第四步,用繩子把粽子纏繞系緊。第五步,把包好的粽子煮一煮就可以了。那粽子十分可口,甜,潤而不膩,晶瑩剔透,一個個米粒抱在一起,入口滑、甜、香軟。
更重要的是,我也包了,自己動手做的,永遠比不勞而獲好!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03-14
端午的作文06-30
在端午的作文04-19
端午節端午粽作文04-19
過端午作文06-30
端午趣事作文12-03
端午的味道作文02-21
端午情作文02-22
端午粽作文02-20
端午的味道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