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三年級語文作文

時間:2023-05-25 08:31:35 作文精選 我要投稿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匯編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匯編9篇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炎熱的夏天慢慢地邁著步子走了,涼爽的秋天輕輕地走來。

  秋天,樹葉紛紛飄落了,許多花也謝了,但是多姿多彩的菊花慢慢地綻放了。菊花帶著迷人的香味,久久地站在枝頭,直到枯黃也不愿落下來。我最喜歡它們漂亮的顏色,紫色的,淡黃的,雪白的`……

  我家窗前有棵桂花樹,秋天來了,滿樹的小黃花發(fā)出甜甜的香味,讓人沉醉,秋風還把它們送到我的房間里,我們的院子里……

  在涼爽的秋天里,大人們從家里走出來,談天說地,健身,作各種活動。小朋友們在院子里玩耍,嬉戲,可快樂了!

  我愛秋天,除了菊花,桂花,我還愛秋天累累的果實。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樹葉飄落,大雁南飛,秋姑娘給大地換上了金裝,我和媽媽到西湖公園“踏秋”。

  站在曲拱橋上,倚著欄桿看湖水悠悠地從腳下流過,幾只游船在遠處緩緩地順水而下,有幾個小朋友還在船上向我們揮手呢!

  沿著湖邊有一片很大的荷花池,水面上全是墨綠色的荷葉。荷花有紅有紫,還有白色的,有的開了兩三片,有的全開放了,還有的已經結了大大的`蓮蓬,看起來真象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回家的路上我想,滿園春色固然可愛,但踏著濃濃的秋意,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我叫王天陽,是一名少先隊員,目前就讀于博興實驗小學三年級四班。

  我有一頭烏黑柔順的長發(fā),呵呵,那是以前,因為在我萬般不舍的情況下,被爸爸強制性的帶到理發(fā)店剪了現(xiàn)在的`短發(fā),雖然不愿意,可是我知道爸爸是為我好,因為這樣可以縮短我“臭美”的時間,留下充分的時間學習;我的眼睛又大又有神,但是媽媽說有時會走神,那是因為我的心靜不下來;哈哈,我還有一雙閑不住的手,總愛摸摸這里動動那里,害的奶奶和媽媽經常做我的“義務工”。

  我的愛好有很多,比如:畫畫、跳舞、折紙、剪紙……,這不,春天一到,我又多了一項愛好—放風箏。媽媽給我買了好大一只風箏,它就像一只大鳥在天空中飛翔,每當看到他高高飄揚,我的心情總會特別的好!

  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書,有“分類作文、特別文摘,提分方案”等,因為我一有閑暇時間就喜歡和他們作伴。

  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希望大家都可以和我做朋友!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4

  三年級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剛接觸三年級語文一年的時間,我感觸良多,發(fā)現(xiàn)作文入門是三年級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材的寫作要求,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半獨立性寫作實踐,引導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規(guī)律,解除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從而引導三年級學生作文起步。

  一、 多種形式并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集體作文。首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有順序地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發(fā)言,接著將學生發(fā)言的內容篩選后逐一寫在黑板上,學生邊讀邊看,完整地了解作文的全過程,其目的是讓學生確立言之有序的寫作思想。

 。病 填空作文。教師可根據(jù)需要寫出范文,并留有適當部分,要求學生填空作文,達到使其言之有物的目的。填空的部分,可根據(jù)訓練的需要設計。如:我選擇了學生很熟悉的小白兔寫了一篇范文:我家養(yǎng)了一只()的小白兔。我每天放學回家,總是要逗小白兔玩!那只小白兔(),像一團()一樣。一對長長的耳朵()著,()的眼睛,像兩顆亮晶晶的()。它吃草時,那只三瓣嘴()的,真有趣。冬天,我抱起它,放在懷里,暖烘烘的',像捧個()一樣。身子圓滾滾的,一蹦一跳猶如()地上跳躍滾動,真是可愛極了!

  二、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的根本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缺乏寫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種媒介,提供寫作素材,指導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看圖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如:在講《翠鳥》一文時,首先指導學生抓住翠鳥的外形特點,通過描寫翠鳥的爪子、眼睛、嘴的特點突出翠鳥的外形。接著指導學生抓住顏色特點觀察翠鳥的頭、背、腹部羽毛。最后再對照插圖學習本課的具體寫法。這樣,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文結合,使學生印象深刻。學了本課后,可以引導并指導學生寫一個小動物,要求他們學習《翠鳥》一文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清楚。

  三、通過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對小學生來說,課內與課外,以課內為主,必須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堂課,同時還必須重視課外學習。因此,除了憑借教材中的插圖和色彩鮮明的教學掛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比如,組織學生參觀身邊的建筑物——橋梁,指導學生按從下到上、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然后再讓學生按一定順序寫下來并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這樣多次訓練,就能使學生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模仿寫作

  模仿寫作是三年級作文訓練的明顯特點,也是小學生練習作文的常法,而且是較為重要的方法。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比如,講了《吹泡泡》一課后,指導學生按照吹泡泡的寫法寫一篇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先理清玩游戲的過程,然后再動筆寫下來。學生通過多次模仿寫作訓練,加深了對寫作方法的掌握,不再感到無從下筆,同時也為高年級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5

  聞名中外的神農架區(qū)在我國湖北省西北部,聽說那里山青水秀,比香格里拉還香格里拉,只要你過過那里,就恨不得在那里安家了呢!

  國慶期間,我們一家準備去趟神農架,這回我要親自去看看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我們乘車沿著長江逆流而上,一路上的景色都很美麗,尤其是進入神農架景區(qū)以后的風景更像一幅畫卷一樣,因地勢高低不同,各種樹在同一個季節(jié)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有火紅、粉紅、金黃、翠綠——漫山遍野,層林盡染,高山上漂緲的白霧也變幻多端,時而清晰,時而虛無,仿佛把人帶到了仙境。我抓住這美好的畫面“咔嚓”“咔嚓”留住了這美好的身影。我們經過神農營、神農頂,板壁巖,直到傍晚才來到大九湖,經過爸爸和我的考察,我們決定在5號湖一塊草坪地撘建帳篷。我和哥哥爭先恐后的,特別是邊忙活還邊指揮:“來,把那個角拿著,等會兒把穿過來的棍子套在上面,對!對!——”就在他這嘮叨下,帳篷的形狀很快就出來了!“現(xiàn)在只剩下里面的東西了!”爸爸笑著說。這時我們已經把綿絮、床單拿來了,話音剛落,哥哥就像酒種子一樣把綿絮往帳篷里面酒,我也學著他的姿勢鋪床單,一會兒就把綿絮和床單鋪好了,就在這里爸爸說“啊,忘了放防潮墊了!”這讓我們氣不過,難道前面的勞動都白費了嗎?不過也只能這樣了,我們又重鋪了一遍,這回可算真正的大功告成!這時媽媽也幫我們拿來了枕頭和被子,真開心!晚上我們吃了頓大餐,在帳篷里安心地睡下,甜美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那天,我做的夢都和平時不一樣,那夢里還有青山綠水,百鳥爭鳴的景象!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xiāng)酉陽,有一個風景迷人的地方。那就是桃源洞。桃源洞可出名了!它是國家4A級景區(qū),還被稱為世外桃源、養(yǎng)生之地、人間仙境。

  一走進那個又窄又小的門,沁人心脾的桃花香撲鼻而來。停步抬頭一看,正在迎接我們的正是那一片桃林。你一棵棵桃樹上張揚舞爪的枝丫上面接著一朵朵鮮艷的桃花,有紅的、還有粉紅的當我看到這一朵朵爭奇斗艷的桃花時,我就想起了一句詩: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在那花叢中的一只只可愛小蜜蜂正在熱火朝天的采著花蜜。還有那一只只蝴蝶穿著各式各樣的花衣服在空中炫耀著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呢!

  跟隨著桃林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繼續(xù)往前走就是洞里了,這洞高約三十幾米,寬約二十幾米。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再往里走,只聽見嘩啦嘩啦的聲音,原來是右旁的那條小溪正在唱著自己自編自導的歌!還有那幾條金色的小金魚正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其實是在給小溪伴舞呢!你抬頭一看,就能看見一條木板梯一只延伸到洞頂。如果你仔細看那些巖壁,你就會發(fā)現(xiàn)巖壁上有許多小石窟。聽說,那是古人專門藏書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天屋藏書窟。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名勝景區(qū)桃源洞。它就像一位化妝師,把酉陽城裝扮的格外美麗!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7

  我的語文老師姓王,他個子中等,中間頭發(fā)有點禿頂,我們稱王老師“聰明絕頂”。

  王老師知識豐富。每上一篇課文都要給我們介紹許多相關的資料。如學習第九課《古詩兩首》時,王老師告訴我們:這兩首古詩抒發(fā)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jié),作者孤身飄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xiāng)親人。便寫下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如:在學習《趙州橋》一課,先讓我們欣賞了現(xiàn)代著名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虎門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接著向我們介紹了我國在世界建橋史的貢獻,然后向我們介紹趙州橋。出示趙州橋的結構圖片,和我們分析趙州橋的特點,使我們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聰明才智。

  我要謝謝王老師,王老師教我們學了很多知識,王老師辛苦了!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8

  習作 1

  第一課時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

  1. 仔細觀察四幅圖,說說他的四要素。

  2. 分圖簡潔說說圖的意思。

  (1)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

  (3)小建和小華為小樹捆稻草。

  (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

  3.師生共同觀察第二幅圖上的景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敘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小華對小建說了些什么。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閱讀全文。

  6.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也請大家練習寫一件事。

  二、觀察圖面,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觀察四幅圖,說說這四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

  2.觀察第一幅圖。

  說說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說說小明這時的樣子。

  3.觀察二、三兩幅圖。

  這時小猴和小熊到了什么地方?他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注意二、三幅圖之間的語言連貫。(提示難點)

  4.觀察第四幅圖。

  5.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觀察另4幅圖,練習說說。

  三、明確要求

  1、 讀習作要求。

  2、 討論,任選一組寫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guī)追B貫的圖寫。

  四、打草稿。

  五、多讀修改。

  六、認真謄寫。

  教后記:

  習作2

  教學目標

  1、 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

  2、 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2、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學生自己準備水彩筆和白紙。

  2、 投影儀。

  教學過程

  1、 課前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

  2、 找一找,我們班級少了誰?

  3、 如果讓你通過報紙來尋找他,你應該怎么辦?(畫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來)

  二.畫像指導

  1、你們看,這是武建設的畫像,誰來說說他的外貌?

  2、根據(jù)這幅畫像,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么愛好嗎?(這 也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像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 學生畫像。

  三.例文引路

  1、 小作者怎么介紹武建設的這些特征的?我們看看這位同學的作文。

  2、 指名譯名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 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但是,必須夠抓住任務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習說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和愛好是,可以舉一兩個例子。

  四. 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 ,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條理要清楚。

  3.練習寫稿子,修改,謄寫。

  教后記:

  習作三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按順序抓住重點把在觀察所見景物寫出來的。

  2、借助“例文”的提示,領會寫發(fā)現(xiàn)一要新,二要細。

  3、按照“作業(yè)”要求,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次,有條理地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借助例文,讓學生領會寫發(fā)現(xiàn)不但要新、細,還要注意按順序抓住重點觀察所見到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交流,導入新課

  1、 交流平時生活中新發(fā)現(xiàn)的情況。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

  1、出示要求,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小作者是怎樣描寫自己的發(fā)現(xiàn)的?

  三、學習例文,總結寫法

  1、指名讀,思考: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新發(fā)現(xiàn)?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默讀,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把發(fā)現(xiàn)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3、小結:這篇例文通過小作者細致的描寫小作者又抓住了“新”這個重點,使文章變得具體、生動、有趣。所以,要寫好這次作文,我們必須做到:細觀察,抓重點。(板書)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習

  1、 啟發(fā)談話:

  人人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們曾有過哪些發(fā)現(xiàn)呢?想一想你的發(fā)現(xiàn),把它有重點地回憶回憶。

  2、口述。

  ①自由練說。

 、谕阑フf

  ③指名說

  ④師生共同評議

  3、練寫。

  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看誰寫得有意思。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為作文配圖。

  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

  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 添詞句。

  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ピu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六、謄寫習作

  教后記:

  習作4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烏鴉反哺》,了解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樣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的。

  2、借助對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寫對話,一是要寫清楚說的什么;二是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3、根據(jù)提供的對話材料,讓學生按照作業(yè)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

  難點:把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準備:

  1、投影片。

  2、請幾名同學進行對話情境表演,提供寫作訓練材料。

  3、聽錄音。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讀懂例文,討論明法。

  一、激趣導入

  1、(投影映示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W”旁邊的那幅插圖)

  提問:同學們,這幅圖你們在哪兒見過?圖上畫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烏鴉們漸漸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媽媽的呢?老師請大家讀一篇短文《烏鴉反哺》。

  二、初讀例文

  1、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

  (1)這篇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烏鴉反哺”?用“――”畫出來。

  2、討論交流。

  3、這篇短文寫“我”和媽媽看到烏鴉反哺時兩個人的談話,又叫對話,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板書:寫對話)

  三、討論明法

  1、過渡:應該怎樣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例文是怎樣寫的。

  2、再讀例文,結合書上的分析,明確寫法。

 。1)學生再讀例文,思考:“我”和媽媽在樹林中說了些什么話?

 。2)討論交流。

  (3)哪些話是“我”說的,哪些話是媽媽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賹W生討論,點名回答。

 、谛〗Y:寫對話要寫清楚是誰說的,說了什么。

 。4)①對話中寫清楚是誰說的這部分叫做“提示語”,請大家看“我”和媽媽這幾句對話,用“~~~”畫出提示語,看看它們的位置一樣嗎?

  ②為了使文章顯得更活潑、不呆板,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還有的放在中間呢!有的情況下,提示語也可以省略。這時,一個人說的話就寫一段。我們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提示語在前面和在后面這兩種方法。

 、圻^渡: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什么?

  ④小結: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說的,還能提示人說話時的語氣、表情、動作等。寫對話時既要寫清是誰說的,說了什么,還要寫出說話人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這樣才具體、生動、形象。

  (5)結合書上的分析,總結寫法(板書)。

 、賹懬宄f的什么,是誰說的。

 、趯懗鋈宋镎f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教后記:

  第二課時

  目標:遷移仿作,練習說、寫。

  一遷移仿作

  1、輔助練習。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學演示動作:歡蹦著走進教室,同時說:“我們班在廣播操比賽中得第一名啦!”訓練學生說一句描寫人物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情境二。

  老師和一名學生表演對話,要求學生聽清說了什么,是怎樣說的。

  2、模仿作文。

 。1)明確習作要求。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已初步掌握了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小品,練習寫一段對話,請同學們注意聽清說話人說了什么,又是怎樣說的。

 。2)課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討論:小品中的人物說了些什么?是怎樣說的?

 。4)播放小品的錄音,再現(xiàn)情境,幫助學生弄清說了些什么。學生邊說邊回憶人物是怎樣說話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學生練習說話。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6)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說清楚。

  同桌互說、指名說,然后評議。

  (7)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小品表演,根據(jù)小品提供的材料說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說得很清楚,著重抓住了人物之間的對話,下面,我們試著給這篇作文起個題目。

  指名說。

 。8)練習寫稿,教師巡視指導。

 。9)評議修改。

  寫對話

  說的什么 誰說的

  說話時的動作、表情、語氣

  習作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知道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

  2、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訓練要求。

  3、根據(jù)書中的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重難點:把書中提供的相關資料,合理利用,重新組織,寫成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

  教學準備:端午節(jié)的活動錄像。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嗎?這些節(jié)日分別有哪些習俗呢?

  再過幾天,你們知道什么節(jié)日要到了嗎?

  是呀,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二、 閱讀資料,了解端午節(jié)。

  1、 關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傳說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學生介紹已有的相關知識。

  3、 有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來了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的讀一讀吧。

  4、 學生閱讀資料。

  5、 指名朗讀每一條資料,及時補充、豐富資料的內容,使學生清楚明白。

  6、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呢?鼓勵學生談出獨特的習俗。

  三、 討論寫法

  1、 閱讀課后習作指導,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 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

 。2) 介紹端午節(jié)的風俗

  2、 指導寫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這一天最主要的風俗是賽龍舟和吃粽子了,可你們知道:

  (1) 端午節(jié)這一天,為什么要賽龍舟嗎?

  (2) 你見過那種場面嗎?

 。3) 人們除了賽龍舟,還會干什么呢?

  3、 指名說說人們賽龍舟、吃粽子的原因。

  4、 點評。

  四、當堂習作

  五、 作文反饋

  1、 表揚習作較好的同學

  2、 討論出現(xiàn)的問題

  六、修改習作

  1、 對照自己習作試改

  2、 指名交流

  3、組內交流、互評,師巡視

  教后記

  習作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2.通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事件發(fā)表個人的看法,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良好品質。

  3.能根據(jù)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處理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說服力強的短文。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學習方法

  1.夏志成同學為什么要寫這篇稿子?

  2.指名讀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學是怎樣寫這篇稿子的?

  3.討論交流

 、判∽髡哌\用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用一兩句把引起自己關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了自己態(tài)度。

 、仆ㄟ^小作者具體說明“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飛行家’”的事例,讓學生知道,習作時,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與平時積累的能證明自己觀點的材料進行選擇、整理,有條理地寫下來,要注意用客觀事實和具體數(shù)據(jù)來說話。

  ⑶結尾歸納了小作者的看法,發(fā)出呼吁,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更加完整、緊湊。

  二.明確要求,完成寫作。

  1.齊讀本次習作要求。

  2.回憶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哪些事情特別能引起自己的關注。

  3.討論交流。

  4.擬定題目,模仿例文進行寫作,師巡視。

  5.指名讀,討論交流,評議。

  三、認真完成作文草稿。

  四、修改草稿,多讀。

  五、謄寫,書寫工整。

  教學后記:

  習作7

  教學要求:

  1.能掌握日記的格式,并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2.能知道日記的內容比較廣泛。

  3.能了解這則日記的內容及敘述順序。

  4.能按要求寫一則簡單的日記,特別要注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難點:選擇日記的`題材。

  課前準備:讓學生回憶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弄清日記的格式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所學的日記的格式嗎?

  2.指名學生回答。

  3.我們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師生小結:第一行正中要寫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行空兩格寫正文。

  二、使學生明白日記的內容

  1.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她在做什么?

  2.閱讀例文,想想:這則日記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讀書上的分析部分,說說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4.幫助學生從作者寫“吃桃子”這件小事,明白日記的內容十

  分廣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三、引學生了解日記的選材

  1.設疑:既然日記的內容十分廣泛都要寫呢?

  2.學生同桌討論,交換意見。是不是不加選擇,件件事

  3.教師不忙下結論,要求學生默讀例文,思考作者為什么寫“吃桃子”這件事。

  4.師生交流,共同小結:選擇的材料要有意義,不應該胡編亂造。

  5.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哪些應該寫,哪些不應該寫,哪些不值得寫,并談談自己準備選擇其中的哪一件寫下來。

  四、 引導學生掌握敘述的順序

  1、再讀例文,看看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還寫了什么?

  2.學生朗讀例文,討論交流。

  3、例文告訴我們,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必須掌握敘述的順序: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4.學生擬寫作文提綱,同桌交流。

  5.自己準備寫一件什么事?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6.教師評議,鼓勵長處,指出不足。

  7.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所要寫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學生下筆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教師或學生講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寫日記的小故事。

  2、師生共談寫日記的好處:幫助積累材料,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觀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號召學生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談談今后將如何寫日記。

  教學后記:

  習作8《編童話》

  教學目標: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 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和挑食的害處敘述清楚。

  3、 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和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讀懂例文,學會編一個童話故事,敘述要清楚。

  課前準備:

  1, 課前閱讀童話故事

  2, 調查了解一年級或本班同學有多少人偏食,他們喜歡,不喜歡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3, 從課外書上查閱或向醫(yī)生請教偏食的害處。

  4、教學電子演示文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同學們知道飯前不洗手有什么害處嗎?

  2, 一年級有幾個小朋友不講衛(wèi)生,飯前便后不洗手,你準備怎樣教育他?

  (編一個童話故事)

  3, 耿新華同學已經把故事編好了,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童話故事。

  二 學習例文

  1, 引導構思:如果你寫這個童話故事,你準備寫哪些方面的內容?

  (怎樣不講衛(wèi)生,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2, 初讀例文,要求讀通例文,讀懂大意。

  3, 引導學生說說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讀例文

 。2) 說說各自然段的內容

  4, 組織學生討論

  (1) 這個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講清楚?怎樣講清楚的?

  (2) 你認為哪些地方寫的好?

  5, 總結:同學們,耿新華同學在寫這篇童話時,先確定好自己寫作的主題――講衛(wèi)生,然后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小花貓怎樣不講衛(wèi)生和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兩個方面來寫,全文條理清晰、語句通順。今天,也讓我們來排一個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童話故事吧!

  三 按要求,編童話故事

  1, 在你們的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呢?書上就有幾幅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 圖上都說了哪幾種不好的習慣呢?(寫字姿勢、愛吃甜食、挑食)

  3, 你準備寫哪一幅圖,又準備怎樣寫呢?

  以第三幅圖為例

  1) 過課前調查,你發(fā)現(xiàn)誰偏食?他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指名說說)

  2) 偏食有什么害處?你從課外書上或醫(yī)生哪兒了解到了什么?(討論,交流)

  3) 引導構思:你的童話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偏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后來他是怎么做的?

  4) 學生自行構思

  5) 交流,評議

  4, 第一、二幅的寫作指導同理。

  四 學生寫稿(其中書面習作1課時)

  板書設計:

  習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貓不講衛(wèi)生

  怎樣不講衛(wèi)生的

  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

  教后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9

  今天,我在家里讀了《找駱駝》這篇課文。

  我的感受是: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

  讀了這篇課文,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萬達廣場的'地下停車場停車。(停車場特別大,在地下一層和二層,車很多,車位不好找。)

  我比爸媽先發(fā)現(xiàn)了,停車的時候不用看地面上有沒有空位,每個車位上面都各有一個指示燈高掛著,紅色燈是這個車位已被車停了,綠色燈是空位,可以停車。果然很快我們就把車停下了。

  走的時候我還發(fā)現(xiàn),有一個車位已經被車停了,但燈還是綠的,可能是那個指示燈壞了吧。

  媽媽說她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有指示燈,其實我早發(fā)現(xiàn)了,只是以前沒說。爸媽夸獎我說;“兒子真是個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孩子!”

  看來,用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

【三年級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作文04-01

精選三年級上冊語文作文7篇04-16

精選三年級上冊語文作文三篇04-24

【精選】三年級上冊語文作文三篇05-08

【必備】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03-05

【熱門】三年級上冊語文作文三篇05-13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匯編10篇05-16

精選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作文四篇04-08

精選三年級語文作文300字三篇04-16

三年級語文作文300字四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