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中的作文集合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的作文 篇1
人的身體有25℃,而靈魂有12℃。
——題記
某天,我爬在窗臺上,看著拿倒了的書,暝思苦想,任憑風把書翻的嘩嘩作響。但是,它想從風中找到些什么呢?還是,也許它也渴望知識吧,書一頁一頁被風翻著……這時,風有1℃,這清涼的慰藉。
室溫25℃,我或者我們,37℃。多出了12℃,然而我丟失了這12℃,我要去尋找,跑到屋里,拿出背包,卻不知道要裝些什么,再然而,我只裝了一只溫度計,上面顯眼的停在25。
我拿著,不,是背著我的行李,開始了我獨自尋找的旅途。心里,居然泛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懼,但是,我無法哭泣,因為,我忘記了,我只有喊,痛徹心扉的喊,歇斯底里的喊。淚,晶瑩剔透的1℃。
路上,前駛的火車,甩過一座座陌生的城市,忽而想起為我送別的朋友,我并未和他們道別,也沒有說什么再見……回過神來,車已經到站,下了車,在鐵路上蹦蹦跳跳,直到跳出鐵軌,回頭望去,天際一抹嫣紅,一滴也許是一滴冰涼的液體滑過臉龐。
走在這陌生的城市里,想著,有沒有人會問我,你是誰,要去哪里。對啊,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我,也是陌生的。但是,在我吃飯的時候,有一個人與我搭訕,還說是我以前的同學,借過他5元錢,到現在也沒還他,我只是笑了笑,其實,過去的,已在時間的流駛中逝去。我已經忘卻,又從何想起。回憶,也許是對于現在的自己最大的背叛,回憶,我拿出溫度計,它是多少度呢,兒時的情節瞬間閃過雙眼。
清晨,雙手捧著柔和的陽光,感覺著那曾經的溫暖,秒針一圈圈走過,看著藏在背包里的溫度計,30多度,好象很落寞的樣子。然而,我,迷茫。
回家的車程也是很漫長的,車窗外倒退的樹影,傷感,不是莫名,只是,我們總是離去,也總在道別。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那些遺失的靈魂的溫度,總是遺失,不會保持。青春的我,總在尋找,可還是無法感悟。我,我們,尋找,不停。
高中的作文 篇2
明天,教師節。說來就來了。
時間過的真快,還是寫下一點什么作為紀念吧,免得老了的時候,坐在火爐旮旯里沒有一點記憶,當我們老得連記憶都沒有的時候,該是多么悲哀?
每年的教師節都很糾結,都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愫。
已經2年沒有過教師節了。
教師節
過第一個教師節的時候,我還是19歲的帥小伙子,如今已是而立。走過歲月我才發現,世界并不完美。
過第一個教師節如今記憶猶新。那年的時光就象一片閃閃發光的絲綢,咿咿呀呀的走過流年。那年,我被分配到中學任教,我19歲,我的學生十五六歲,就這樣和學生滾打到一起,非師非友,非兄非長。開始讓我代數學課,數學本來就是我心里永遠的痛,考試老不及格,現在教數學?我甚至懷疑教務主任的別有用心。
第一節課,我硬是沒有講下去,我要求換課,直到老校長聽了我的課后搖頭嘆息說:“這娃子,不是教數學的料子,還是讓他教語文課吧。”
就這樣,我拿起語文課本,拿起我的最愛,走上講臺,滔滔不絕,天南海北,人間天上,只把學生聽的如癡如醉,如火如荼。
學生喜歡上我,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第一個教師節,就是和學生一起過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的幾個學生到校后,陳亮等5個學生約好到我的辦公室喝酒。自習下后,他們拿酒的拿酒,酒是當地的桿桿酒,拿菜的拿菜,菜是他們父母炒好的菜。我一看,好豐盛,都是臘肉,而且是紅艷艷的純瘦肉,牛肉。就在我的辦公室,戰場拉開。他們以五對一,感情是想把我這個老師整趴下。就在酒過三巡的時候,校長來了,正在敲門的時候,我們采取緊急行動,3個學生躲到我的簾子后面,兩個學生躲到門背后。校長問我:“一個人還喝酒?”我說:“剛幾個朋友走了。”校長說:“那你早點休息。”校長走后,學生從簾子后、門背后出來,我們繼續。
那夜,到底出事了,學生一心想把我喝醉,結果因為我的老奸巨猾,我沒醉學生醉了。因為我欺騙校長的原因,被校長在國旗下點名批評,而我,因為喝酒事件,更加博得學生的喜愛和擁護。
那年的教師節之后,每年的教師節都沒有啥子影響。似乎是除開在一起吃一頓飯外沒有別的記憶。唯獨留下很多心酸,到了教師節了,作為校長,為難的很,這一天,想給老師發點東西,沒錢,想獎勵下優秀教師,沒錢,校長想來想去,只好沒人發50元錢了事。每人50錢,校長都要巧立名目,害怕上面查賬。如今,我離開了教師隊伍,再反觀這一事件,有時就想,如果我們少一次接待,少一次迎來送往,在教師節這天,慰問一下教師,該是多大一件幸事?
而對于我自己,每年教師節,都有孩子送給我好多好吃的。每次回宿舍,總能看到學生送的東西,豬腳啊什么的,每每總是和老師們一起做成火鍋分而食之。直到現在,我吃了好幾個豬腿,竟然不知道是哪個學生送的。
教師結
臨到自己的孩子上學了,對于教師,我便開始莫名的恐慌。
明天是教師節,該給孩子準備一點什么禮物呢?我已經糾結了兩天。
我糾結的原因在于:教師很辛苦,什么樣的禮物能夠表達心意?別的家長送,而自己不送,老師會不會對孩子有看法?
顯而易見,教師節“送禮”已成為一種負擔,非但學生家長十分厭煩,教師也頗為無奈。對教師而言,個中滋味則更加“微妙”,倘若自己沒人送,別的教師有人送,似乎有點“失落”,覺得沒受到“尊重”;對學生家長來說,送禮之意不在尊師,倘若自己不送,別人送了,擔心教師會有所偏袒;倘若自己真的送了,又心有不甘,畢竟是不得已而為之。
究其原因,在對教師的情感表達上,送禮被演繹成“最實惠”的一種“尊重”。教育升學壓力在不斷加大。對于嚴峻的形勢,孩子不清楚,家長卻是未雨綢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搶跑”,能夠獲得更充分的教育機會,因此“討好”老師成為當務之急,在績效工資實施以前,教師工作辛苦但待遇確實偏低,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部分老師的`心理失衡。因此會出現收禮現象。
那么,究竟如何對待教師節送禮這個問題呢?教師節送禮,表面似乎是心理問題,其本質是社會問題。家長懷疑師德和擔憂公平的背后,尊師重教的氛圍仍然不太濃厚,好的教育依然屬于“稀缺”資源,教師待遇尚需要提高。
面對“教師節”普遍的送禮現象,已形成了家長、老師之間的“教師結”。盡管我絲毫不贊成家長送禮、教師收禮,但如果只倡導別送禮、規定不收禮之類的措施,而不是去考慮改變教師和家長的社會地位,只會陷入既難治標更不治本的困境,效果必不樂觀。
當然,我說的這些現象,只是城市里表現尤為突出,農村是存在這些矛盾的,因為我太明白農村的現狀,在農村,倘若有人給老師送禮,受禮者不但不臉紅,還很自豪,因為說明了一個事實,這個老師當得好,很自然的引起同行的稱贊。我也聽說過,城市的老師,過一段時間會給家長暗示:“你的孩子需要你在意了。”“你想不想你孩子進步了?”“你應該和某某老師溝通一下了。”這些話,明白人是能夠聽得出來的。
明天教師節,讓孩子選幾本書從個老師吧,希望,孩子和老師都能明白我的心意。
高中的作文 篇3
她十六歲那年冬天,母親的風濕性關節炎愈發嚴重了,關節處的陰寒疼痛常常折磨得母親夜不能寐,求醫問藥多年卻也根治無方。偶然間與父親的一位中醫朋友說起,朋友建議母親進行艾灸治療,艾葉有溫陽補氣、祛寒除濕之效,且冬病夏治,最好在夏天堅持每日用艾葉灸烤。
來年夏天,母親果真從藥店買回成盒的艾條,準備進行嘗試。在那之前,她對艾葉的印象只停留在每年端午斜插在門前那一束散發著淡淡草木清新的綠色植物上,卻從未想過它可以被曬干入藥,以點燃灸烤的方式驅除病痛。她更未想過因著這小小艾條,她從此開始了長達數年的、縈繞在她每一個夏天里的噩夢。
母親第一次點燃艾條的那個下午,她也在一旁好奇地觀看。只見火苗將艾條的一端點燃,一縷白煙徐徐升起,夾雜著草木燃燒后略微有些刺鼻的氣息。母親坐在床上,將腿伸直放平,把艾條放在腿部關節處的`穴位上方約三公分的位置灸烤,時不時磕一磕燃燒后的灰燼,露出火紅的里芯,看得她心驚肉跳,生怕母親一個不小心讓那滾燙的艾條觸到皮肉。煙霧縷縷,逐漸聚集成團,盤旋縈繞在臥室半空,揮之不散。她被嗆得連連咳嗽,眼睛亦是酸痛不已。室內的溫度也由于艾灸散發的熱量急劇上升。額上的汗水和眼中被熏出的淚水一齊落下,她再也忍不住了,沖到陽臺上,邊咳嗽邊貪婪地呼吸外面新鮮的空氣,拼命揮舞著衣袖試圖將氣味趕走,如此狼狽不堪。
從那以后,母親艾灸時她再也不湊上前去,而是如同躲避洪水猛獸般的遠遠躲在一旁。
在這日復一日的煙霧繚繞里,母親的病確實大有起色,陰雨寒涼天氣里不再疼痛難忍。母親欣喜之余向家人極力推薦艾灸,連她也在幾次受寒之后,在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勉強接受,卻實在耐不住艾草嗆人的氣味,半根艾條還未燃盡便逃之夭夭,寧可去喝苦藥湯子也不愿在炎炎夏日里遭這份罪。
可母親始終堅持艾灸。在每一年的夏天,每一個夏日的午后,家里總會有那一縷白煙裊裊升起,夾雜著艾草的味道,那味道仿佛滲入到家里的每一處角落,即便在艾條熄滅后也揮之不去。她一向是個溫順聽話的孩子,知曉不能因自己不喜歡這氣味就阻攔母親治病,只能在母親燃起艾葉時默默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緊緊關閉門窗。可那味道總能隨著煙霧從窗隙門縫中飄進來,使她不得不每晚洗漱之后再用肥皂洗凈自己被熏了一身煙草味的衣裳。每年夏天里的艾葉味道,深深地滲入屋檐墻角的一磚一瓦里,也深深地滲入她那幾年的記憶里,成為她最難捱的夢魘。
時光如梭。走過數個伴著艾葉的夏天后,她有了自己的家。結婚、生子,過上了自己的小日子,家里終于不再有艾草煙霧繚繞。
兒子長到五歲,那年夏天貪涼吃多了冷飲,腹瀉不止。她心內焦急,四處求醫,醫生告訴她孩子年歲尚小,西藥有副作用,建議使用艾灸。
艾灸?她一愣,想起兒子的病,又趕緊回過神來,連忙回家翻找出母親上次小住留下的幾根艾條,點燃后給兒子進行灸烤。她一心留意著艾條擺放的高度是否會燙傷兒子,竟渾然忘卻了艾草的嗆人氣味。
最后一縷煙霧散盡,兒子沉沉睡去。她顧不得自己額頭上密布的汗珠,輕哼著舒緩的曲調,為兒子搖著蒲扇送涼。恍然憶起那一次她淋雨受了寒,腹痛難耐,冷汗直流,在床上蜷縮成了一團。朦朧間身子被放平,熟悉的味道環繞在她鼻尖,伴隨著小腹上方燃起的溫暖。那暖意逐漸充盈在她的四肢百骸,將冰冷的疼痛一點點驅逐。她就在這樣的暖洋洋里迷迷糊糊地睡去。等她醒來,已是日暮時分,母親正附在她床頭,輕合雙眼,似是淺眠,手中卻一下一下地為她搖著扇子。窗外夕陽西下,落下一室溫柔余暉……
眼前兒子香甜的睡顏和記憶里母親安然的樣子重疊,艾葉熟悉的味道依舊縈繞身畔。她第一次覺得這味道不再那么嗆人,而是代表了一種溫暖的味道。
那是愛的味道。
高中的作文 篇4
人生,即便是短短幾十載,卻也并不能時時都晴空萬里,陰霾也會常常籠罩在我們身邊。當我們的世界處于黑暗之中時,我們會渴望有一道溫暖的曙光為我們驅除黑暗和寒冷,這道光會給予我們能量,這道光就是我們身邊的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它似乎無蹤跡可尋,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似乎顯得很抽象,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它為何物?但,別著急,擦亮我們的雙眼,用心去感受,正能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我身邊,有著許多充滿著正能量的事情。
公交車上給弱勢群體讓座,即使這是一件對自己來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普通的讓座能夠溫暖社會,讓別人感到溫暖。一件平凡的事卻能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這,便是正能量。
一位農民工懷揣著辛苦打工一年的一萬多元血汗錢在去存錢的路上,因一時疏忽,錢從車上掉落,在馬路上四處散落,瞬間被路人哄搶完,他的事被媒體播出之后,各路人士紛紛伸出援手,這位農民工后來所包括他所追回的'及人們愛心捐贈的已經遠遠超越了他原來的那一萬元錢……
人們的愛心溫暖了農民工,也溫暖和感動了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也正是這種溫暖匯聚成了無數的正能量,激勵著無數人積極向上,樂觀奮發。
在我身邊,有著許多傳遞正能量的人們。
李成環,她是蘭州市一名年輕的代課老師,20xx年10月她和丈夫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夫妻二人省吃儉用,把攢下的錢都捐給了災區,20xx年11月24日,他們夫妻兩帶著所捐物品同三位愛心人士一起踏上了前往玉樹的道路,在回程路上,由于雪天路滑,他們的車子突發意外,翻下路基,她和丈夫都深受重傷,不幸的是,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歲的花樣年華,他們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人們將他們夫妻倆稱為“最美夫婦”,李成環也被人們稱為“最美新娘”。
“姜湯大媽”韓無鹽,她是株洲市的一名普通職工,在湖南株洲火車站幾乎每晚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免費給旅客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姜湯。這一杯杯的姜湯的溫暖已經延續了好幾年……“把快樂帶給別人,自己更快樂。希望感受到這份溫暖的人,再把溫暖傳遞給周圍更多的人,大家都來參與,都來奉獻,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這段話是“姜湯大姐”在面對媒體時所說的話,這些話雖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除了李成環,姜湯大姐外,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充滿著正能量的人們,他們感恩社會,源源不斷地傳遞著正能量。
在我身邊,有著充滿正能量的社會氛圍。
不論是醒目的標語,還是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不論是文明禮貌的問好,還是朋友鄰里的和睦相處,都充滿了滿滿的正能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一起攜手并進。在社會上,一些身處平凡崗位的工人,比如交警,環衛工人,農民工,公交車司機等,他們雖然身處平凡職位,但卻總能帶給人們無數的感觸和溫暖,他們無論嚴冬還是酷暑,始終都在堅持著自己的崗位,只為給人們送去方便,他們的名字大多都不為人知,但他們的行為卻給社會,也給我們帶來了正能量,這一個個正能量被集結起來,一起溫暖了社會,使社會的氛圍充滿了正能量。
正能量其實不用刻意去發掘和尋找,其實,它時刻伴隨于我們身邊,你們左右,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正能量的眼睛,你會發現其實它就在你身邊,離你很近。
正能量帶給我們積極奮發的力量,鼓舞著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善于發現身邊的正能量,對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這些我們所匯聚而成的正能量去驅散人生的迷霧和陰霾;社會需要溫暖,也需要正能量。讓我們行動起來,傳遞感到,傳遞身邊的正能量,讓身邊的正能量照亮社會,溫暖每一寸空間。
【高中的作文】相關文章:
高中的旅途高中作文12-06
高中作文精選12-09
高中作文04-19
在高中的作文11-09
高中的作文11-13
高中作文:高中夢碎天堂12-09
高中愛國熱情高中作文12-04
高中小感高中優秀作文12-07
高中作文范文參考人在高中04-14
見義勇為高中高中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