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組的學期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1
從四年級到五年級,歷經兩年的教育,對于這一屆學生,我們年級組的教師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兩年中教師的投入與產出不呈正比,兩年的艱辛付出到頭來看不到什么收獲,更沒有什么成功之處。有的只是無奈,有的只是失望。從教近40年的我,也真正第一次感到迷茫與迷惑,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雙差生?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家長不管事?更令人想不通的是,當孩子的回家作業不做,第二天打電話告知家長,第三天,孩子的回家作業依舊不做,問其孩子,你的回家作業不做,家長檢查了沒?出乎意料的回答是:“別說父母檢查他的回家作業,就是連問也沒有問一下。”問其原因,孩子說,他們吃過晚飯就去打麻將。從來沒有認真檢查過他的作業,更沒有陪他做過作業。而且這部分學生大多是本地學生。
不僅如此,更有甚者,這些學生上課不聽課,有的連課堂作業也不肯做。像桑春龍、沈貢林等學生連給他作業答案,照著抄一遍也懶得抄。在學校就是磨時間,他們也知道,反正磨到下午4點鐘,就可以回家了。針對這種情況,上門家訪,家長當著我們老師和孩子面說的話更是讓我們哭笑不得,家長說:“孩子不做回家作業,我們從來不兇的,兇了以后,他要發抖,要發病的。”
時間如流水,一晃兩年已經過去。如何在這最后關鍵的一年里扭轉這一局面,到六年級畢業時有一個比較好的成績,成了擺在我們六年級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于是,這學期初,我們先后召開了數次本年級組的全體教師會,大家正視現實,分析原因,群策群力研究解決難題的辦法。最終我們決定從改革家長會模式,調整晨間、午間管理時間,狠抓兩頭等方面入手來嘗試改變這一現狀。
一、團隊合作,彰顯集體智慧。
上學期的期末試卷質量分析得知,像學生英語成績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讀去背,叫他們課后背又不主動去背,怎么辦呢?經過大家的集思廣益,獻計獻策,最終決定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打破學科界限,團隊合作互助,根據學科需要,科學、合理調配早讀、午間管理的時間。具體做法:①增加早讀時間,每天比學校規定的7:10分提前10分鐘開始早讀,一周下來也就增加了50分鐘的早讀時間。②根據學科特點,打破學科界限,對早讀、午間管理作了相應的.調整,更科學、合理地支配晨間、午間的管理時間。像英語、語文有大量需要背誦、記憶內容的學科,重點安排在早讀課。午間管理則重點安排數學、科學學科。③英語每周有四節課,如果把一周學習的內容集中起來,放在一天的早讀課上去朗讀、背誦和記憶,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背誦記憶的難度,而且時間安排上光靠每周一次20分鐘的早讀根本不夠。如果每周安排兩天的英語早讀,像祁月娥老師一人教了三個班,時間上排不過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打破學科界限,發揚團隊合作互助精神,給英語學科每周每班安排一次早讀,其余四天由語文教師進班管理,但每天的7:00——7:10分專門進行語文教師管理下的英語早讀,這樣一來,既分散了英語背誦內容,降低了背誦的難度,又解決了英語教師在管理時間上的矛盾問題,使得每周的英語早讀從原來的每周20分鐘時間增加到了70分鐘,基本滿足英語背誦所需的時間。事后,一說起這事,祁月娥老師感慨地說:“英語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們團隊的通力合作、大家的鼎立相助。”
早讀、午間管理時間的調整,體現出了團隊合作的優勢,彰顯集體的智慧和科學、合理的特點,使早讀和午間管理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二、交流介紹,收到良好效果。
20xx年11月20日,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我們六年級組召開了學生家長會,本次家長會,我們改變了以往一味地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坐在下面聽的傳統模式,變家長被動接受灌輸為主動交流,變客體為主體。家長會前,我們給家長布置了家長會的發言、交流內容及范圍:要求各位家長在會上:①簡要介紹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②自己教育孩子時的某一成功做法。③存在的困惑。讓家長們在交流教子經驗的過程中學會了思考,學到了人家的教子方法,更重要的是讓一些家長通過交流、介紹的現身說法,開始認識到了作為父母肩上的責任以及教子的重要性。
由于此次家長會事先考慮周到,家長準備充分,有好多家長還事先寫好了發言稿,有的家長還把發言稿背了出來,會上,家長們講的是自己的做法與經驗,所以講得頭頭是道。聽者也樂意聽,更要聽。自然,光比老師在上面空洞說教效果好多了。
事后,我們一提起此次家長會,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對一些以往從不管教孩子的家長起到了很大的震撼作用,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原來那些家長平時這么投入地管著自己的孩子,難怪他們的孩子會這么優秀,有的家長當場就說,這樣的家長會好,有收獲。回去以后,我也要好好地管管自己的孩子了。
事實證明,改變家長會傳統模式,讓家長現身說法,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家長會也是我們感覺歷年來最有實效的一次家長會。真正達到了家長會應有的目的。這也許是優秀家長榜樣的力量所起的作用吧。
三、持之以恒,狠抓差生管理。
我們這屆學生不同以往,差生面廣,針對這部分家長不肯管,學生不要學,作業不肯做,上課不要聽的“四不”學生,雖然在教學質量T值的計算上影響不大,但是,我們教師也放任不管,勢必會嚴重影響到班級、年級、乃至學校的整體成績,真所謂“一顆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因此,抓緊、抓牢這部分學生迫在眉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還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從期初開始,一抓到底,抓緊、抓牢、抓而不放。比如說針對學生回家作業完成情況,比較自覺的學生,回家作業讓組長檢查,針對這些“四不”學生,他們的回家作業則每天由老師親自檢查。遇到需要背誦的英語、語文作業,同樣,比較自覺的學生,背給組長聽,針對這些“四不”學生,他們的背誦則由老師親自檢查。針對落下的作業,中午時間把這些學生拉在老師身邊,督促這些“四不”學生認真完成。
上課的時候,老師更多地去關注這些“四不”學生,叫他們多讀課文,叫他們多回答問題,讓這些“四不”學生上課沒有走神的時間和機會,看到他們一有進步,就及時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我也行,使他們重新找回自己,找回自信。
一學期下來,這些學生也開始漸漸地感受到這作業不做不行,第二天過不了關,這該背的課文不背不行,第二天到老師那兒也過不了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生慢慢地在老師的監督下開始向養成習慣過渡。所以,我們的切身體會,要狠抓差生管理,貴在家校凝成合力,貴在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二改一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二改一抓”使我們的學科成績在這個學期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提優入手,努力提升前20%。
界定一個班級教學質量的好差,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分析一下這學期的期末大考成績數據,不難發現,決定性因素就在于這個班前20%率的高低。以我們六年級這學期的語文成績為例,雖然六(4)班的前20%率是最高的,比其他三個班的平均高出了11.26。但平均成績在四個班中是最低的。優秀率也是最低,而且優秀率比其他三個班的平均低了6.68,還有,它的及格率也是最低的,低了3.22%。一高三低不但沒有把教學質量T值拉平,反而比其他三個班高出了4.6。所以,在目前形勢下,要提高教學質量,唯有提優入手,前20%率提高了,成績也就上去了。
展望未來,信心滿滿。這學期的成績我們與雙山、海洲學校相比,雖然距離拉近了好多,而且我們六年級成績靠近前20%的學生還是蠻多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們年級畢竟除了科學,其余的三門學科成績還沒有處于領先地位,不過,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最后的半年里,以“提優”為抓手,以提高前20%率為抓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群策群力,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為了學校的發展而不懈努力。
xx學校六年級組
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2
1、以學習《護士條例》為主題,以《護士執業法》為準繩,依法執業,舉辦《護理文件書寫規范》學習班,強化護理法制意識,對護理病歷書寫進行暫行規定并組織實施,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步完善。
2、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和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文明用語,舉辦了護士禮儀培訓班,對護士加強禮儀培訓,落實到每一個護理崗位,禮貌待患、態度和藹、語言規范,加強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轉變護理工作服務理念,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時滿足病人的需求,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達98.4%。
3、加強護理管理培訓,對4名未進行崗前培訓的.護士長進行了上崗前培訓。派出20名護理骨干外出參加學習班學習。赴港進修ICU、骨科的2名護士回院后積極開展專科護理工作,使我院ICU、骨科護理質量有明顯提高。組織小兒科、新生兒科相關人員到xx附二參觀新生兒ICU及兒科病房。
4、鼓勵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大專、本科考試。現有大專學歷91人,本科學歷1人。
5、完成了年輕護士的輪轉科室工作,重點加強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的提高,使年輕護理人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6、圓滿完成各項繼教培訓。協助市護理學會舉辦《護理管理提高班》,26名護士長參加學習培訓;全年組織業務講座12場次,護理查房19次。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及撰寫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有5篇,選送19篇論文參加xx市2008年護理學術交流,得到市護理學會領導的好評。
7、組織了2004年來院工作護理人員102名,實習護士48名的崗前培訓,對2004年后(含2004年)來院工作的護士98名分批進行規范化培訓,通過培訓,使她們樹立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在崗位中認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履行好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
8、對2003年以前來院護士70名進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操作及相關知識考核,2003年以后來院護士58名進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及心肺復蘇術操作考核,2004年以后來院護士98名進行護理基礎理論考核和護理安全管理知識考核;對全院128名護士進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操作及相關知識考核,在全院護理人員中抽出104名護士參加護理安全管理知識考核;對全院護理師以上85名進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專科、急救技術操作及相關知識考核;對全院護士長26名進行《護理工作管理規范》及《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理論考核、技術操作及相關知識考核;對全院18名護士長、9名總務護士進行呼吸機使用培訓;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制度》及"三基"理論的考核。
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3
本學期在緊張的工作中臨近尾聲,一學期來,本組的10位教師都能夠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扎實的工作態度,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和諧的工作環境中不斷追求。通過努力,六年級教研組在全體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工作
六年級全體教師在這學期的工作中,始終被一種濃濃的教研氛圍包圍著,有條不紊、踏踏實實地開展了教研活動。根據學校安排,全組人員在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三下午進行集體備課,在開學第一周我們集體統覽教材,理清了本學期、本學科、本年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明確了大家需要完成的任務且討論了學科教學進度,并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在以后的集體備課前,每位教師先結合本班學生情況,就教材內容對每課時進行獨立分析、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學情,寫出自己的教學流程,并提出自己感到棘手或困惑的問題,然后再在集體說課、議課時在教案上進行批注,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有效、更高效。
除了每周的集體備課外,組內課間教研的氛圍也極其濃厚,一個問題,一個焦點都能引起大家的爭論,在爭論中問題得到了解決。
在學校安排的普聽課活動中,我組教師積極參與,充分汲取別組教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且能嘗試著運用到教學中,也能把自己獨到的觀點、新穎的教學方法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
雖然本學期工作量大,事情多,但老師們積極調整好心態,都以飽滿、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我組教師各個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史老師雖然比我們年長幾歲,但是史老師的工作熱情不比我們低,在研討時,我們都喜歡聽她說她的授課思路,聽她說課是一種享受,正如胡老師說:“史老師,你咋說得這么好,以后每節課你都先上,上完了給我們說,說完了我們再上。”史老師會爽快地回答:“行!”周老師接受新理念快,且領悟透徹,能迅速運用在教學中,他對工作的熱情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帶動著我們。劉老師默默無聞,平時不太愛說話,但是劉老師愛鉆研,愛思考,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任務。
二、各項活動
1.漆和胡兩位老師年輕有活力,在平時的教學及班主任工作中,事事不落人后。在慶“六一”文藝匯演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工作熱情,她們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為學生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學生做好每一個舞蹈動作,在這次活動中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才藝。
2.本學期,班主任老師按照學校每月安排的主題性系列活動,通過出黑板報、手抄報、寫感想、制作小制作、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了文明禮儀伴我行、環保在我身邊、常懷感恩之心、科技小制作的教育。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學生成為考試機器,缺失了想象力、創新力和實踐力的現實里,很多人都在追問:教育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如何創造出一個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如何培育自主發展的人?教育的`出路在哪里?生本教育以其豐碩的實驗成果,雄辯地為我們回答了以上幾個問題,為教育找到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生本教育解放了思想,提倡人的自主快樂生長,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教師是園丁,但園丁的作用不是把花草修剪整齊,而是想辦法讓它百花爭艷,讓每一個學生的長處都得到發揚,讓每一個學生的短處都能轉化為長處。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立一個“根”,然后讓其盡情生長。盡管每一棵樹的生長周期都不同,生長的高度、幅度也千差萬別,但不論什么樹,最后都能充分生長,形成一片郁郁蔥蔥的大樹林。走入其中,只見陽光閃耀,樹影婆娑,生命的美麗和神奇會讓你流連忘返!
【六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六年級組的學期工作總結12-05
小班年級組下學期工作總結03-29
初三年級組學期工作總結11-17
年級組長述職報告04-01
六年級學期工作總結12-07
年級組長的辭職報告12-03
年級組長競聘演講發言12-02
年級組的士學習計劃12-09
年級組工作總結12-06
年級組工作學期總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