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業務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第二學期業務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本學期我們依據幼兒園發展規劃,以區研訓部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園務計劃為統領,以園本培訓為載體,著力推進幼兒園基礎性課程建設,穩步開展保教與師訓等工作,促我園保教工作的規范開展,促我園師生的和諧發展。現就本學期的業務工作進行回顧與總結:
一、課程管理重規范
1.開展三位一體聯席活動,規范一日操作
在一日操作過程中,我們協同保健老師一起,就幼兒午睡、運動環節中的三位一體配合工作開展了系列的研究。我們通過保教協同聯席會議,老師與保育員對各環節操作的流程和要求、站位與職責進行研討,確立操作文本并進行了現場的調控和完善,繼而出臺相應的規范操作指南。如今,我們每個班級的教師和保育員對于這些環節中自己的職責有了更為清楚的認知,同時也明確了不同時間點自己的站位。雖然兩位教師和保育員的站位、職責不盡相同,但三個人的工作目標和方向是一致的,在三位一體的密切配合下,我們的工作既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又體現了保育和教育不分家,規范了一日的操作。
2.落實課程審議制度,明確質量監控機制,保障課程質量
主題計劃書研定機制:為了確保課程實施的規范性、平衡性、有序性,利用組長例會,依據主題實施脈絡,圍繞主題計劃書框架,加強了對教研組主題計劃書研定實施的管理與指導,建立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循環反饋分析鏈,從而把好課程實踐關。
教研組周周論機制:在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不均等的現狀下,我們推出了教研組學科帶頭人崗位助推個體能力,實現均衡發展及減負增效的工作效應。本學期我們推出周周論機制,對下周要開展的活動學科帶頭人進行說課,把握目標價值,協同組員進行教學準備,推動集體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我們加強了對已經開展的集體活動反饋交流制度的實施,強化在反思中敦促教師積累并不斷豐富教學經驗。
組長例會月月控機制:本學期我們對周周論中班級課程實施出現的亮點與問題,結合組長進班級、行政值班、業務園長日常監控以及專項監控進行匯總梳理。剖析薄弱點,明確要求進行調整于優化。對亮點進行表揚與肯定,提供平臺進行園級經驗介紹等(如:徐文如何創設自然角等),提升了課程實施質量。
3、鞏固前期成果,常態室內運動規范實施
本學期我園為了保障幼兒在特殊天氣里也能有充分的運動時間和活動空間,提高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天氣情況常態開展室內運動。各年齡段是室內運動負責人根據年級組實施情況,匯總后每月進行階段調整。因地制宜,巧妙利用教室、公用走廊、樓梯、活動室等環境,開展了充滿童趣性、挑戰性的室內運動,保障了課程的規范實施。
二、課程實踐優行動
本學期以翻轉視角,優化自主性區域運動的實施開展園本實踐,我們立足本園,對區域運動進行自查與反思的過程中,尋找問題,進行反思,聚焦課程實施核心者教師,其癥結來自區域運動觀察缺專業、環境材料缺保障、運動組織缺自主,所以必須園級規劃、資源保障、專業支持,以推進教師、落到孩子。
1.理念引領,明確定位
我們研讀并明確了新課程中關于運動板塊的相關要求,如新課程強調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強調幼兒體質的增強和綜合運動能力的培養;強調充分利用各種自然因素進行鍛煉,開展富有野趣的活動;強調在運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勇敢的個性心理品質。
以此我們嘗試對我園區域運動活動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并定位為:自主性區域運動,強調快樂自主。這里的快樂,是追求幼兒的樂玩,從而使孩子們在區域運動中積累運動經驗,促進動作發展,萌發運動興趣。
2、實踐推進,觀察自省
明理念、有規劃之后,付諸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資源整合、群策群力、調整優化、攜手共進的過程。我們的教研組進行了運動環境的分析與創設,著手運動材料的整理與優化;我們的教師層面進行著實踐與思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區域運動活動質量得以穩步提升。
(1)讓孩子們的運動更自主
打破區域材料擺放的固定模式,每個場地都會成為孩子自由發揮的場所,孩子比我們預想的會想會玩,他們隨時隨地都會迸發出新鮮、新奇的運動形式。幼兒的自主解放了老師,我們看到:教師退后了一小步,幼兒前進了一大步。
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體現開放。我們打破了原有的三定,轉化為三不定:不定內容、不定材料、不定玩法。根據動作發展提供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材料,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自主創設運動場地、自由選擇玩法,三不定的形式使有限的活動內容和材料變得更加開放、更多組合,為幼兒的多種體驗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不斷調整。體現在兩個角度:首先,幼兒能從玩伴身上受到對材料操作與運用的啟發,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式與行為,積累更多社會性交往經驗;其次,幼兒能根據自身運動的能力不斷的調整材料,實現材料的重新組合,改變運動的難度,從而更好的滿足自己當前的需要,提升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第三,關注創造。內容、材料、玩法的開放為幼兒進行創造性活動提供了前提,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經驗自主組合、調整材料,不斷生成新的玩法。拓展了區域運動的多元化發展,滿足幼兒的多樣化需求。
(2)看到孩子們別樣的精彩
第一、幼兒由被動變主動
我們發現,由于材料的固定擺放、動作的重復練習,幼兒投入運動時的情緒并不十分愉悅,僅僅是老師讓我這樣玩,孩子們的運動比較被動。而優化后的區域運動,孩子們會自發地將各種材料組合到一起,根據自己的意愿創造性地進行活動,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不斷調整、不斷變化。主動活動中,孩子的情緒變得愉悅,運動興趣得以激發,運動經驗不斷豐富。
第二、動作由單一變多元
對照《運動活動自省表》,我們發現,以往的區域運動,由于運動環境的固定,引發的動作也相對單一,如長凳路的創設,竹梯路的擺放等,引發的均是孩子們走平衡的動作,幼兒動作練習比較單一。因此,在圍繞關鍵要素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運動方式嗎?等方面進行自檢時,我們的回答只能是否。教師放手后的區域運動,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玩,也出現了許多教師無法預知的可能,如:墊子鋪在地上進行的是鉆爬和滾動,當孩子們將它豎著圍起來時,進行的是投擲和跨跳;竹梯平架著走平衡、跳格子,也被豎起來成為了鉆爬、跨走的器械;油桶能滾動、也能架梯子來爬行或練平衡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著運動方式,他們運動著、發展著。
第三、孩子們的發展更全面了
在不斷地探索中,孩子們積累了許多運動經驗,運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個性品質也得到了培養,綜合能力得到了發展。兩個小伙伴共同前行著,他們相互學習,分享著經驗;當看到人多的區域,有的孩子迅速離開,尋找新的路徑;當兩位幼兒迎面相遇時,一位馬上調頭,避免了碰撞;當前行中遇到了困難,幼兒觀察著、判斷著、分析著自身是否能勝任
(3)辯問題成就專業成長
富有開放的運動環境,為孩子們的自主運動創設了條件,提供了場所,也為教師創設運動環境進行了實實在在的減負。但是,減負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思考如何增效。讓孩子們自由地運動,并非就是簡單的放任自流,面對新理念的沖擊,我們不僅要做學習者、傳播者,我們更要成為有思考的實踐者、推進者。作為專業人士,我們更需要加強觀察與分析,用專業的眼光來觀察分析幼兒的運動行為,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支持,適時適度地推進幼兒的發展,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實施運動課程,更好地提升運動品質。所以我們要實踐,更要自省。
第一、基于觀察,分析調整活動材料
第二、基于觀察,分析確立介入時機
第三、基于觀察,分析優化指導策略
3、感悟反思,深入推進
通過實踐,如何優化自主性區域運動活動質量,我們有了一些收獲與感悟。
感悟一:要為孩子的發展尋找依據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關于幼兒運動的宗旨究竟是什么?其宗旨是以促進幼兒健康和尊重幼兒生命為重要前提,以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為重要目標,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動作協調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健康的體質奠定基礎。上述內容是運動活動中孩子發展的依據,我們要加強學習與領悟。
感悟二:要為課程的實施尋找依據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關于運動實施的要求究竟有哪些?關鍵詞: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富有野趣、主動參與、個體差異、安全有效等。這些內容,為我們的活動實踐指引了方向、提供了依據。
弄清楚,搞明白了,才能有據可依,才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在專題研究的引領下我們在行動,我們的自主性區域運動活動質量也在穩步提升。但是,我們也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的地方,如我們如何在幼兒運動中更好地實踐多觀察、少指導、真幫助,在觀察后,如何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優化教育行為,有針對性地給予幼兒支持等。探尋幼兒發展的需求,僅僅靠一個學期的實踐是不現實的。這一定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三、基地工作亮特色
作為第四屆區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園,在區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們精選指導教師,組建指導團隊,朝著基礎有創新,培訓亮特色的智慧引領方向不懈的努力著。
1、基礎培訓,科學鏈接
第一、針對任務,統籌鏈接。
針對見習教師培訓的4大板塊18個要點我們召集指導教師結合之前帶教中的經驗與問題,結合實際工作的具體要求,進行細化分析,力求做到培訓內容與培訓時間的匹配性,培訓內容與培訓方式的適宜性,培訓內容與培訓手冊的對接性。
第二、針對培訓,機制鏈接。
為使培訓工作有效有序,我們針對指導教師提出了研、行、評的工作機制。對見習教師推出了學、行、思的浸潤式培訓機制。通過研、行、評及學、行、思兩個三環節的循環跟進,加強了培訓與學習、實踐與思考的緊密聯系,促進了培訓實效與教師發展的同步提高。
第三、針對實際,信息鏈接。
見習教師在基地學習的時間有限,為了及時了解新教師的學習情況,幫助新教師解決實際中的問題,于是我們創建了微信群等信息溝通平臺進行鏈接。我們把鏈接分成了兩部分,一個是專業信息,一個是一般信息。
2、特色培訓,課程研發
我園是松江區數學研究小組活動基地,20xx年提出了自主性幼兒數學活動的研究項目,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整理了《松江區幼兒園數學教學指導手冊》《優質集體數學活動方案集》兩本冊子和大量優質活動錄像、優質操作材料。在這幾年的區見習教師培訓基地培訓中,努力探索與開發對幼兒園見習教師教師數學教學實踐培訓課程,旨在幫助見習教師在實踐中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掌握開展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和關鍵要點,最終能設計和組織幼兒園各類數學教學活動,并使之有效。目前我們構建的課程結構已有4個模塊8個單元。
三、文化浸潤、潤物無聲
第一、錘煉梯隊,增實力聚合力,文化塑人
借助我園的慧教學工作坊骨干教師團隊的力量,讓新教師共同參與骨干教師一課三研的研論觀辯的過程,讓她們在浸潤參與中,明白思考+行動的重要性,感受研方案時的嚴謹、論活動時的細致、觀幼兒發展時的重點、辯活動時的多元思考。讓新教師明白一名成熟教師的成長,不僅來源于學習,更多的需要積淀。
第二、多樣平臺,重研究促行為,活動育人
崗位練兵活動、研究活動的切入、聞書香找定位活動,引導她們將特長輻射,能者為師,在潤物無聲中引發新教師不斷奮進,調整行為,提升技能。在參與互動中感受團隊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
智引新師,慧領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暨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學校的創建對我園而言是不斷自我挑戰、自我加壓的契機,我們將結合已有工作經驗,力爭把我們的基地建設做得更優、更亮。
四、存在問題與努力方向:
一個學期以來,盡管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些許成績,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課程實施的規范與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雖然我們在課程管理與實施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教師的課程規范意識在逐漸提高,但是課程實施的規范性上存在著反復性,課程實施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如何通過課程審議制度,建立與優化長效管理機制,強化一日活動規范操作,落實常態化的管理與監控提高保教人員規范操作的自覺性,保持常態化實施有待進一步強化。
2.自主性區域運動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通過本學期的園本研訓,我們的自主性區域運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隨著暑期兩部運動及野趣場地的進一步改造,以及我們如何在幼兒運動中更好地實踐多觀察、少指導、真幫助,在觀察后,如何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優化教育行為,有針對性地給予幼兒支持,探尋幼兒發展的需求還需進一步的深入實踐與感悟。
3.專用活動室使用效應有待加強
專用活動室活動的管理有所怠慢,環境材料內容的更新滯后,(特別是新理想部)未能保證活動正常有效的開展,真正體現活動室的價值,推進孩子的均衡發展。
下學期工作思路
1、保教研究:繼續深入推進自主性區域運動的研究。強調觀察與分析,注重學習故事的撰寫,關注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師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2、課程建設:
(1)繼續加強三位一體規范操作,提高共同性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期末評選最佳拍檔。
(2)加強專用活動室管理,確保課程實施,推進孩子的均衡發展。
(3)進一步落實課程審議制度,優化周周論等質量監控機制,發揮教師課程實施的主觀能動性。
3、隊伍建設:
(1)完善積分制管理,鼓勵教師自主發展。
(2)提供外出學習機會,發揮骨干引領與輻射作用。
【第二學期業務總結】相關文章:
第二學期期初業務檢查總結03-28
幼兒園第二學期業務的工作總結范文05-12
學期班第二學期總結01-15
第二學期的教學總結05-01
第二學期班務總結05-09
第二學期科學總結05-08
第二學期學習總結06-30
第二學期個人總結07-18
大班第二學期總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