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育實習實習總結4篇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 篇1
一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第二課堂頗有成就也頗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與失,恐怕是這個鍵盤無法承載的。這次總結,我就語文教學這個方面談談我最深的體會。這些體會也許不如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的真知灼見,卻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這個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們的語文老師同時又是學校教務處的主任,因此頗受關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這些都使得我頗感壓力。到底該如何教好這個班呢,我一臉的茫然。 見習結束,我們進入國慶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再結合本班實際,完成了下一周的備課。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體力也耗腦力,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一個思路出來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來的教學實踐,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性。教案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又是必須靈活變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課堂,學生的參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種教學模式。某種程度講,它已經成為我在這一個月里的教學風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頗受指導老師的贊賞和學生的喜歡與接受。
我的課堂大都采用一種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并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后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采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這里,我只抓住設問析疑這個點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說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可以說,具體如何設問、如何析疑是設問析疑的關鍵。我經常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看作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曲,提問則是這樂曲中的旋律。如何提問,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準確落實設問點。如教《項脊軒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選取生活細節、場面描寫的手法以及記物、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把它作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為切入口。先叫學生找出過渡句,然后根據過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問學生,作者如何通過寫景抒發自己“喜”的心情。接著設問“文章是不是以‘喜’貫穿全文”,轉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學生看課文是通過大事表現自己的‘悲’的還是通過小事、生活細節表現自己對親人的懷念的。學生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們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看看哪處細節寫得最好,最感動人,為什么感動你,這就轉到了敘事與抒情融合的寫法了。整堂課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學生自己從問題中找到答案。最后,我問他們“你們從這節課學到了什么?”,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學會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描寫,學會了記物敘事抒情融合的寫法。這就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確定目標,設置問題內容,設置問題順序至關重要。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 篇2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游客的交流,增進我們對于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以及了解人們對于環境的真正需求。
2、實習路線及內容:20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后,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系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后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實習記錄
1、逸夫二樓經圖書館至燕南園途中:
在圖書館前回望,通往東門的那條路,左邊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邊是教學樓,僅有的那片可憐的草坪是看不到的。雖還是春天的早上,但還是給人一種熱的感覺。
也許因為是新建不久的,路兩旁幾乎沒有一棵樹。北京春季多風,有時還會夾雜著工地上的土,形成一個小型“沙塵暴”,令這條路有些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頭疾走,當然這種情況在出了東門以后也沒有得到緩解。缺乏綠色,也使這條路讓人感到很暗淡,有些過于嚴肅。
不能說這條路上完全沒有綠色,還有一片草坪。關于它我問了問周圍的同學,有的說沒什么感覺,有的說它晚上還不錯,還有的說剛來的時候覺得綠油油的挺好,后來就沒注意了。我覺得這和人的心情有關,剛入學當然覺得什么都好,后來也就沒心情注意了,還是“低頭疾走”要緊。晚上其實是草坪里的燈好看。這么說來它存在的意義似乎不大,不如種些樹,因為在地學樓前,我覺得弄成一個小型的實習場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巖石,認識認識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師還提到如何設計這條路以配合圖書館及周圍景物的問題。
2、“世外桃源”——燕南園:
(1)老師在園內一片草地中講解:
了解并認識了一些植物,如耐踐踏的車前草,開著紫色小花的'二月蘭,堇菜和蒲公英等。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們特殊的照顧,自生自滅,但是生生不息,二月蘭謝了,三月蘭花開,種類更加豐富。
(2)自己在園中的觀察:
與園外相比,園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墻角,路邊都長著野花。注意到園中很少有鐵柵欄,草地的邊界都是由一種植物,再在上面簡單的架一根竹竿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長葉開花后應該很漂亮。我想這個效果是鐵柵欄無法擁有的。在里面還看到三只野貓,兩白一黃。
(3)同園內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歲的叔叔在自家門前的地里給玉簪花分株,訪問中他說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種的。問他住在這里同住在樓房哪個好,他說當然是這里好,因為這里人的密度小,活動空間大,還可以種花草。
在詢問一位住在園中30多年的老大爺時,他指著園中的一個花壇說,那里以前是一個游樂場,現在修了反而少了個娛樂的地方。
在問及住在此處還有什么不如意的時候,被訪的人一致對園內的公廁表示不滿,說不僅環境差了,而且人也雜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這里的老奶奶說這里的植被亂七八糟的,自己想種點花,又會被人折走。
3、靜園:
據老師介紹,這里以前是一片蘋果樹林,但為修草坪被砍掉了。靜園的草坪可以任人踐踏,目前黃綠相間,野草為綠。
4、未名湖:
有一個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個人正在湖邊的長椅上看書,突然身邊開始噴水,嚇的差點跳起來,原來是給草坪澆水的時間到了。我覺得這是設計的一大失敗。設計要處處為處在其中的人著想,也許坐椅與噴頭不是一起建的,但后來添加的應考慮到整體,不能將一個一個設施隔離起來。
5、蔚秀園:
主要是同居民進行交流。大家似乎還是抱怨的比較多,都反映小區中的一個死水溝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垃圾成堆。據了解,這個水溝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來井,居民也不多,后來蓋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來井不出水了,活水變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當問及對小區內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時候,大家的意見也是出奇的一致,說現在太亂,草亂七八糟的,還是要搞搞綠化,弄利落點好。問她們野花難道不好嗎,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種的花那樣開的長,也沒有那么多種類,而且也沒有種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觀點似乎與老師自然即是美的觀點有些矛盾,這種情況在燕南園中也有發生,人們還是需要整齊的草坪和人工栽種的花朵。是因為我們訪問的都是些老人家,她們見了太多的荒蕪與嘈雜,現在渴望一種整齊的美嗎?
6、海淀公園:
還是以自己觀察和同別人的交流為主。在公園中沒呆多久就感到很曬,問在公園中健身的人,也反映這里的樹陰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來。一個看著孩子玩耍的阿姨說,這里雖說很曬,但離家比較近,有一些健身設施,孩子也愛到這里玩,有總比沒有要好。
我觀察到,這里樹少,天空比較空曠,反而成了放風箏的好地方,公園也因地制宜,門口就有賣風箏的。其實沒樹也有別樣的樂趣。
公園中有殘疾人康復區,兒童區和老年人健身區,區內都有適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設施。而且每區的地都是用橡膠鋪的,軟而不滑,這是在很多小區或公園里面被忽視掉的。
7、去往頤和園的路上:
在萬泉河邊,被眼前景象驚呆,河床中已沒有水,只有一層散發惡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匱乏,使其沒有了生機。
經老師講解,路上那些穿著“鎧甲”的樹木是皮很名貴的杜仲。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把這種樹種在路邊,給樹木的養護添加麻煩。是為了讓路人認識新植物嗎?樹上沒有掛牌,而且讓人認識到它的珍貴之處,樹就更危險了。是它適合種在此處,或是它長成后別有一番景象嗎?
到了所謂的綠化隔離帶,是將“京西稻田”除掉后的產物,覺得還沒有路邊的樹多,土倒是不少。老師介紹一種名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該種先鋒植物,無人管理,也可茁壯成長。
8、頤和園南如意門:
門前就是昆玉河,又稱京密引水渠,岸邊已被固化。該條河流同八一湖相連,構成了所謂的京城水系,已經成了人們游北京的一條水上路線。駛過兩條游船,但均沒有按照當初開通此路線時所說的,為保護水體,將窗子封住,不知會給河水帶來多少垃圾。
采訪中,得知以前的岸邊滿是樹,水里魚也不少,但為了修路,樹砍了,岸修了,現在魚不見了,由于來往的車輛很多,又沒有樹,土也很大。我仔細觀察河水,發現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邊處還有垃圾。
9、頤和園內: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構成,兩者均為自然形成。
沿西堤六橋而行,一路楊柳依依,桃花盛開,同門外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在同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歡這里的風景,覺得“沒白花門票錢”,反面的聲音沒有聽到。
湖邊老師講解由蘆葦和茭白組成的濕地系統,這種濱水系統,凈生產力高,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造福環境。我夏天來游園的時候,綠色的蘆葦配上藍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當時不了解它原來還有這么多生態功能。對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也是此次實習的一大收獲。
公園中正在進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樹木的圍帳將工地與游覽區隔開,從遠處看,圍帳和園中的花草融為一體,不仔細看,簡直無法分辨。這比起那些路邊常見的突兀的圍帳,更讓人覺得舒服。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是看到有一條管道從工地延伸到湖邊,烏黑的水正排到湖里。圍帳很高,無法看到里面,不知這水是施工后的廢水,還是將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時,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后者,還是情有可原的。
在山上我們看到了幾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顯眼,老師不講,我是不可能發現的。工程對山體的改變不大,只是將山坡改造成魚鱗狀,有點象階地,這樣可以加強下滲,減緩水流的速度,從而預防了水土流失。但我想這只適用于水量不大的時候。
在山上還看到一些丟了腦袋的佛像,對取走佛祖腦袋的人頗不理解,這是一種褻瀆,也是一種低素質的表現。
約下午兩點在山上解散,實習結束。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 篇3
一、學生實習概況
我院本次教育實習點主要是在重慶二0三中學的四十二名同學,還有自主實習的十六名同學。
實習動員伊始,院領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組織大家學習“實習生守則”,宣布、強調實習生請假考勤制度;以已往的生動事例來說明如何協調考研與實習二者之間的關系。入駐中學后,尤其強調實習生必須嚴格遵守實習中學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組織性、紀律性教育,充分尊重中學教職員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強調嚴守規章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本次教育實習任務。為保證本次教育實習的圓滿成功,學生實習的工作重心主要落實在三個方面:到位、有序、高效。
“到位”,即令實習生盡快、盡早地實行角色轉換。首先,要從“生”轉換為“師”。自古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此,我院師生把前期準備工作落實到實處:一方面,院系動員全班同學積極認真地參加學校舉辦的“明日之師”模擬大賽,以做好前期經驗積累工作等;另一方面,9月3日院帶隊指導教師就與所帶隊學生碰頭,9月10日前已聯系落實好實習班級、實習進度等相關事宜。9月7日下午在一教樓1406室召開了院實習動員大會,鼓舞士氣,激昂斗志。歷史的經驗表明,“臨陣磨槍”——備課、試講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的好(并非急功近利的表現)。為此,我()院要求每位實習生在準備周內通讀實習教材,寫好兩份教案,準備相關教具,如教學光盤,相關教學磁帶等。見習周(9月11日――14日)內一方面要求實習生盡快熟悉實習中學及實習班級的.情況,要多聽、多看、多問、多積累;另一方面嚴把“試講”關,要求學生第一步能站穩講臺,這是基礎,進一步,注意自身言行,做出教師的表率,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能正面引導不符合主旋律的話題等。其次,要求實習生仍不忘自己的準教師身份,牢記自己仍是一名學生,尤其是在中學指導教師面前要謙虛、謙虛、再謙虛。
“有序、高效”,即有條不紊、緊張有序、高效能地完成課堂試教工作、見習班主任工作、教育調研工作三大任務。
課堂試教方面,首先要求“上好第一課,打響第一炮”,其次,要求貫徹以下三原則:第一,教案必須提前兩天交給指導教師,簽字后,方可上講臺;第二,小組互相聽、評課制度,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完成課堂試教;第三,上實每一堂課,課后認真聽取指導教師、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并要求寫點“教后”,及時加以總結與反思。在此基礎上,我院實習生在二0三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別開了兩堂公開觀摩課,受到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要求實習生嚴于律已,工作態度端正,主動了解原班級情況;其次,配合原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日常組織管理工作;再次,要求每位實習生成功地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
教育調研工作一向也是實習工作中的重頭戲。尤其當前正值初等、中等教育急劇改革時期,如何做好高等教育與中等教育之間的銜接,切實了解中等教育的變化,也是我們每位實習生倍加關注的問題,因此我院師生抓住實習的大好機會,深入中學一線,了解中學改革狀況。例如,高中部實習小組就運用調查問卷形式開展調研工作,調查對象涉及到學校領導、教師、學生,調查問題覆蓋面相當廣,寫出了質量較高的“青少年心理狀況調查問卷”的調查報告。其他各實習組實習生也紛紛結合各班級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視角寫出了各有特色的調研報告。
二、教師指導情況
本屆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配備方面,我院仍舊秉承已往做法:由教學院長掛帥,成立專門實習領導小組,指導教師隊伍呈老、中、青梯隊,上下一心,緊緊圍繞一個主旨,即加大指導力度,注意與實習學校的溝通維度,點面結合,切實做好實習指導、協調工作。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 篇4
和這群孩子朝夕相處的短短兩個月里,在時間的凝合之下,無疑,我愛他們!起初是出于對職業的熱愛,但漸漸地,我讀懂了一顆又一顆純真的心,重新審視他們,這是一群無暇的精靈!
20xx年的9月13日,實習的第一天,這個對我意義重大的日子!我踏上了讓我期盼多時的講臺,迎接到我的又一批學生。看著他們,我心情復雜,百感交集。39張朝氣蓬勃的笑臉,39雙晶瑩閃亮的眼睛,我的心因此沸騰、膨脹,我暗下決心,在這實習的兩個月里,一定要讓這些孩子健康成長,一個也不落下。而我的教育之舟,也將從這里起航。
一、 愛——需要教師細心地觀察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也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在小學階段的課堂里,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差異是很明顯的:一部分學生爭先恐后地應答,表現得很出眾,很活躍;但更多的學生或缺乏勇氣,或不善言辭,或沒有機會,而淪為聽眾或觀眾。在我的課堂中,我留心觀察到那些在一些教師看來是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們放棄不管的學生,他們也想學習,但因為跟不上,因此顯得一臉無奈和冷漠。同時,我還發現因為有的學生性格內向、膽怯,不善于在上課時與人交流,不敢舉手發言,這些學生最需要的也許不是知識,而是一次戰勝膽怯、超越自己的機會。面對這些學生,我通常就會及時地給予鼓勵和支持,充分地肯定他們的能力,主動讓他們發言,對于他們的答案表示贊賞或是獎勵一顆智慧星,有時甚至是一拍腦袋瓜,作恍然大悟狀:“你的角度很新穎,老師怎么沒想到呢?”這時其他同學也會投以佩服的目光,而他們內心的自豪感頃刻間油然而生,估計心中已經盤算著下節課希望自己也有這么出彩的表現。教育是成全每一個完整的人生的,莫讓這些孩子在課堂上虛度時光,浪費生命。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中弱勢群體的學習狀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善于把學生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示著并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就連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么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習啊!這些學生在緊張的勞動中顯示他們那積極活動的精神,他們變得跟以前完全兩樣了,因為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上。” 教師要全面觀察分析每個學生,關注個體差異,保護和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善于發現和平共處開發學生潛在素質和閃光點,決不能用一種標準衡量所有學生,應允許學生發展程度和素質結構上存在差別,因勢利導,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特長,張揚自己個性的學習環境。
二、 愛——需要教師耐心地引導
對于老師來說,當然希望自己的每個學生都是最優秀最懂事的,可是學生之間又是那么的不同,每個班都有幾個令老師頭疼的小家伙,而我所在的這個班似乎更多,有被許多老師公認的“四大金剛”,接觸下來,果然名不虛傳。我心里在暗暗思索著,如何改變他們。剛來的一個禮拜,那些調皮搗蛋的小家伙們似乎并不把我這個實習老師放在眼里,自習課亂得像一鍋粥。我想到了一計:讓那“四大金剛”來維持紀律,每人分管一組,他們頓時來了勁,都象模象樣地當起了班干部,一時班級安靜了許多,通過平時地細心觀察,我發現那些調皮的小男生對班級工作都挺熱心的,在得到班主任的允許后,我經常讓他們做我的得力助手,沒想到他們工作認真負責,也幫了我不少的忙。其中有一小男生腦袋瓜機靈的很,我時不時就會拿些學習上的難題考考他,而他基本上每次都會給我滿意的答案,我時常在全班面前表揚他,而他在體育及音樂上的特長被我發現后就經常給他機會讓他參加比賽,在生活上也給予他更多的關注,沒想到,短短兩個星期,他像變了一個人,課上再也沒有他吵鬧的聲音,每次作業都能按時完成,這次期中考試竟然擠進了全班前十名。有一次,他塞給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老師,你來了以后,我發現自己變了好多,你是最了解我的人,謝謝你!此時心中的滿足與欣慰不言而喻,看著他們一天天的進步,我真是有說不出的高興。
三、 愛——需要教師真心地關愛
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更應該扮演母親的角色。懷著對這份職業的熱情和對學生的愛,更多時候我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小孩看待,特別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雖然學校實行的是住宿制度,但這群小家伙的自理能力還是有限的,他們更需要老師的細心呵護。而我會盡自己所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老師,我肚子不舒服!”“老師,我頭有點疼!”“老師,我流鼻血了!”這時的我真是萬分焦急,關切地詢問或是讓同學陪同去醫務室有時甚至是自己親自陪他們去看病,孩子的健康與安危時時牽動著我的心。學生們或許也覺得我對他們特別地關心,生活上或者是學習上的大小事務都會在第一時間找我商量,他們已經完完全全把我融入到了這個集體的大家庭中。令我感動地是,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得到了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12-02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范文05-10
教育實習總結12-09
教育實習總結【精選】07-08
教育實習總結06-14
教育實習總結(精選)07-27
教育的實習總結03-03
教育實習總結12-09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錦集05-29
教育實習實習總結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