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前三季度經濟發展總結范文
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農村經濟營業總收入預計完成2.92億元,占年計劃3.89億元的75%,與上年同期完成數基本持平;財政稅收前三季度預計完成333萬元,占年計劃1830萬元的18.2%。財政收入前三季度預計完成85萬元,占年計劃400萬元的21.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8584元,同比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4787萬元,占年計劃5000萬元的95.7%。
二、本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
1.農村經濟營業總收入增長態勢良好,農業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前三季度農業收入達到4186萬元,同比增長1.2%,占總收入的14.3%。增長點主要是生豬生產和畜牧業,水產業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畜牧業第三季度全鄉共計出欄豬413頭,羊796只,產蛋9.8噸,水產品產量16噸。二產收入為5819萬元,占總收入的2x%。第三產業依然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勢頭,收入達到19170萬元,占總收入的65.7%,同比增長5.6%。
秋糧播種面積為4731畝,同比減少615畝。預計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6.6噸。全鄉15個村中,石板臺村、下石堡村等村主要在河道、溝渠及一些低洼地帶種植莊稼,經過“7.21”受災之后,部分耕地被掩埋在沙石之下無法耕種,土壤保水能力下降,因此播種面積減少較多。經濟作物方面,四馬臺村新種植黃芩700畝,大地港村種植黃芩300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08.2%。今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莊稼長勢足,預計畝產產量比去年高。
2.由于鄉里納稅大戶北京北化凱明特種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歸入了良鄉工業開發區,房山城建集團十九公司和金泰宇建筑公司稅收大幅減少,,財政稅收完成情況不容樂觀。
3.農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增收前景樂觀。今年前三季度全鄉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8584元,同比增長16%。從農民收入的構成來看,其中,來自工資性收入人均為7281元,同比增長26.5%;來自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為360元,比去年增長309元,實現大幅增長。從總體上看,今年我鄉農民增收的形勢基礎較好,增收前景較為樂觀,經過努力,增收目標有望圓滿完成。
三、本區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自身優勢劣勢
霞云嶺鄉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現有紅歌展示文化的基礎上,將周圍旅游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和開發,以“時代紅歌創意文化”為主題,以“綠海紅歌大道”等景觀營造濃郁的氣勢和氛圍,重點打造“時代紅歌歷史發展文化群雕”,“時代紅歌舞臺藝術文化創作及表演”、“時代紅歌傳唱與體驗”等紅色藝術旅游精品。另外,中央電視臺“心連心”演出、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拍攝的專題片《樂游天下——紅歌之鄉》、北京衛視拍攝的以堂上為主題的頻道宣傳片,北京衛視文藝頻道圍繞我鄉紅色文化創意主題錄制的專題片,對我鄉各項事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全鄉依據五大區域產業定位,進行特色品牌包裝和重點工程的推進,真正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融合,促進經濟共同發展。
但是,由于地域所處的地理條件限制,山區的農田水利和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較差,農業抗災能力不強,農業產出效益較低,農業招商引資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化、市場化水平不高。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裝備難以推廣。山區農業規模小,經營分散,抗風險能力弱,加上農民的文化水平低,對市場需求缺乏足夠的了解,致使對市場波動帶來的負效應難以應對,市場稍有波動,農產品就會出現“賣難”現象,調整后的產業結構又與市場需求相比明顯滯后,既壓抑和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又嚴重影響農民收入的增長。
全鄉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尚處于困難狀態,流動資金緊張和融資難問題仍未根本緩解。今年我鄉的財稅工作任務重,受引稅企業撤出及關閉煤礦因素的影響,稅源減少,完成全年任務難度很大。社會保障能力和保障程度仍然不高,民生改善狀況與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消費潛能難以在短期內有效釋放。此外,影響發展方式轉變的一些體制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綜合考慮當前全鄉經濟運行情況,我們認為,盡管面臨的經濟環境仍然較為復雜,但總的來說,機遇大于挑戰,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預計全年全鄉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速將會呈現趨向穩定的運行趨勢。
四、重點工程工作進展情況
1.房山區平西霞云嶺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環境整治工程建設
該工程目的是進一步提升景區環境質量,增加景區游覽內容,為景區良好建設與穩步擴建奠定基礎,解決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乃至霞云嶺全鄉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總投資4908萬元,已完成4750萬元,占計劃投資的96.8%。目前,該項工程進展順利。
2.霞云嶺鄉三角城綠色農業生態觀光基地工程
建設三角城綠色生態農業觀光基地的目的就是要調整當地的產業結構,實現整合山區資源,以生態觀光旅游帶動農林產業以及民俗旅游產業的局面。建設內容為生態旅游設施、給水排水系統和供配電系統。今年的續建內容主要包括道路、給水、電力及其他各項配套工程。目前,該工程進展順利,前三季度完成1518萬元,已完成總項目的98.4%。
3.市級新農村建設工程總投資2x00萬元,2x13年一季度已經竣工,目前已經全部投產。
4.堂上村險戶搬遷工程
堂上村位于深山區,村民居住比較分散,管理不便,百年以上的舊房很多,大部分處于泥石流易發區,比較危險,為了保障村民財產及人身安全,美化環境,加速該村旅游事業的發展,使該村經濟走上可持續、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決定對全村進行改造工程。該項目于2x13年4月開工,總投資1300萬元,前三季度已完成1231萬元,計劃于2x13年10月竣工。
五、全年經濟形勢預測及對策建議
1.抓好糧食生產,鞏固農業的基礎作用
一是加強秋糧管理,著眼于防大害、防大災,防止農業生產出現大的波動,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抓緊完善各類防洪防災設施;二是加強對畜禽產品的監測預警和需求分析,及時調控畜禽市場的供求關系,合理引導畜禽養殖,避免畜禽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波動,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
2.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強化投資的主導作用
在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我鄉經濟仍將屬于投資拉動型經濟,保持經濟穩定快速發展仍然要靠投入,靠項目建設。一是積極完善投資項目備案及跟蹤制度,及時跟蹤和督促續建項目,重點督促投資進度較慢的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完工、早日投產發揮效益,確保全年投資任務圓滿完成。二是繼續加大服務業以及生態農業投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進一步擴大內需,提升消費的拉動作用
一是全力開拓農村市場,進一步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二是加快收入分配領域改革,健全收入再分配機制,切實提高普通勞動者和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三是完善全社會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基礎教育和健康衛生方面的公共投資,有效改善居民的消費預期,打破束縛個人消費的瓶頸因素。
4.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做好農民工就業和農村勞動力培訓。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基本福利等分配政策和制度,提高居民社會保障和基本福利水平。不斷完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增長和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提高居民工資性收入。組織好糧、油、肉、禽、蛋、奶、蔬菜等重要商品的產銷銜接和調運儲備,確保生產和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穩定。
5.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將生態農業與觀光旅游業有機融合,打造特色旅游新業態,把繁榮發展高端旅游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改善旅游業發展環境,加快旅游業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傳統服務業,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
6.集中財力保重點,努力壓減財政支出
財政收入減慢,支出壓力加大,因此,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按照“保工資(保民生)、保運轉、保穩定”的原則安排財政支出,壓減財政支出,集中財力保重點。培植稅源,加強稅收收入分析,努力完成區下達我鄉稅收任務。
【前三季度經濟發展總結】相關文章:
三季度的工作總結01-27
三季度的工作總結03-25
第三季度總結11-06
三季度工作總結12-28
三季度工作總結12-09
院前急救個人總結11-28
村官三季度工作總結12-07
社區三季度工作總結02-04
銀行三季度工作總結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