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
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1
20xx年元月24號,我們一行六人到鄭州參加了新教材培訓。我和王小平老師在豐慶路小學學習了一天,這一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現在二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新少年。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綜合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牢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主線,不能偏離。
新教材呈現的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的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的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另外還要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成果,與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相互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的效益。
新教材把“健康、安全地生活”作為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讓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把“愉快、積極的生活”作為兒童生活的主調。它旨在使兒童獲得對社會、對生活的積極體驗,懂得和諧的集體生活的重要性,發展主體意識,形成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把“負責仁、有愛心地生活”作為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部編《道德與法治》是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做出的改革,最主要、最根本的表現在于“回歸兒童的生活”,課程是為了兒童的`生活,是讓兒童學習過有道德的生活。
魯杰教授說“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道德”“通過生活學習生活”,因此,我們應以兒童開放的生活領域,來充實教學內容,從兒童生活的家庭、校園、社會中開發資料,從而達到“通過生活學習生活”的目的。所以我們在使用教材的時候,要樹立新的教材觀,認真研讀教材,用好教材,要注意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看圖說話,用活用好教材,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總目標。
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2
今年3月27日,本人參加海南澄邁縣教育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學習,本人認真聽取了謝慧老師新教材的分析,使我對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道了本書編寫最大特點 是:
1.加強與實際的聯系,體現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過程,體現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是編寫這套教科書特別關注的問題,也是本冊書一個突出的特點。本冊書各章內容均注意從實際問題出發,抽象出隱含在實際問題中的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對數學模型的研究,學習有關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2.注意給學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通過“做數學”來學習數學是本冊書的一個突出特點。對于數學中的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和定理,教科書大多是通過設置“觀察”“思考”“討論”“探究”“歸納”等欄目,讓學生通過這些探究性活動,歸納得出結論,再對結論進行說明或論證。這種處理方式為學生提供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是數學本身的發展規律所決定的。
3.體現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對一個問題,通過分析一些具體情況歸納得出一般結論,這是人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本冊書在內容處理上注意體現人的這種認知規律。一方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認識規律。
4.強調數學思想方法。 滲透與體現數學思想方法是本冊書在編寫時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本冊書突出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的思想以及類比的方法。轉化是數學中一種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對于轉化的思想方法,本冊書在編寫時給予了充分重視,多處體現轉化的思想。通過類比獲得對數學的認識也是學習數學的一種有效方法。教科書也多處體現類比的方法。
對比自己的教學,本人覺得做得不夠,如剛教過的第五章,已給學生增加了難度。因為,對于推理能力的培養,本套教科書按照“說點兒理”“說理”“簡單推理”“用符號表示推理”等不同層次分階段逐步加深地安排。本冊書對于推理的要求基本屬于“簡單推理”階段,與原教科書相比,現教科書去掉了形式證明的格式,采用語言文字敘述的方式展示推理的過程。與原教科書相比,對于推理,降低了對證明的形式格式的要求,但強調讓學生經歷推理的過程,感受推理論證的作用。因此教學中要注意準確把握教學要求。
今后我要更認真地去鉆研教材,去體味新教材的意境,要將情感教學融入課堂,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對新教材的理解和對生命科學的熱愛通過語言情感的表達而發散,通過在課堂中傳遞和學生產生共鳴,此外,還要把握教材的精髓,教法上大膽改革,教學中從教學實際出發,適時適當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學法上適應新課改要求,不斷增進角色意識,努力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注意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完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配以相應的探究指導。我們要打破思維定勢,通過師生的相互啟發,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學會自己探討答案的實踐方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及思維是一個極大的促進。總之,本人要努力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課堂與課后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日后進一步進行數學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
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3
xx市歷史學科新教材培訓于20xx年2月16日在我區xx學校順利完成,歷經1天,來自于樂亭、唐海、xx和我區的八年級歷史教師及學科教研員共180多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活動,xx市歷史教研員趙軍老師主持會議。整個會議準備充分,內容豐富,日程安排緊湊,紀律良好(教師們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培訓效果好。
整個培訓活動的主要內容分為課例研討、骨干教師說課和課改后的課堂教學問題探討講座。xx學校的翟宇靜主任現場授課,柳樹0中學的翟xx、xx縣的宋x、唐海一農場的劉倩、和樂亭縣的常x等五位教師作了精心的準備,就自己承擔任務分別從教材及單元所處的'地位、作用;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及理由;相關歷史概念的理解和處理;教材內容的豐富和深化;教學設計思路及設計理由;教學流程展示五個方面向老師們做匯報和交流。市教研員趙老師作了題為“課改后的課堂教學問題探討”的專題講座,并對本次培訓活動給予高度評價。
本次培訓時間緊任務重,但在各方面的精心準備下,圓滿完成預期任務,對今后我區歷史學科教師的學習,教學、實踐都會起到良好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4
金秋十月,美麗的季節: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楊樹葉和鮮艷的楓葉飄落下來,好象是幾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在這美麗的季節里,我帶著高興的心情開始了三天的“旅行”。因為我有機會近距離的與新教材的副主編接觸,能親耳聆聽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能在現場觀摩臨沂一小的英語教研活動展示。
第一天的“旅行”是現場觀摩臨沂一小的英語教研活動展示,她們帶給我的感受是“震撼”。震撼一:她們扎扎實實做教學教研的態度。她們從五月至十月,歷時五個月潛心研討一個單元的教學。震撼二:她們的展示形式新穎,展示的內容豐富。她們的活動展示有:開幕式、主題報告、團隊說課、展示課、教師的`自白、閉幕式。每個環節有主持人主持,將所有環節串聯起來,讓我們大家感受到她們團結的力量。震撼三:她們的新理念:她們將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學,將整個單元的內容通整,對文本進行了深挖,為學生創設了完整的語境,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新知。
第二、三天的“旅行”是近距離的接觸新教材的副主編——曹潔老師,親耳聆聽她對新教材的解讀。這兩天的“旅行”帶給我的感受是“撥云見日”。曹潔老師圖文并茂的為我們詳細的、多方面的解讀了新教材。她從新舊教材的不同、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語境、語音、語法、情感文化意識等方面為我們一一講解,為我撥開了那層“云”,讓我看到新教材時不再迷茫,能清晰的看到“日”。
三天的“旅行”轉眼就結束了,她們不能繼續陪伴我們,在“旅行”歸來后,我會將這三天所見、所聽、所學認認真真的傳達給其他的同伴,與她們一起扎扎實實的搞教研,與她們一起將新理念運用到今后的教學中,與她們一起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5
很榮幸于20xx年19日——22日參加了臨沂市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材培訓。這次培訓會市教研室請到了小學英語全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獲得者鄧鳳嬌老師,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輯馬劍輝老師,亞美歐教育研究院的兩位專家殷海亮老師和ChrisHemming,以及來自不同縣區的六位骨干教師。專家老師們的精心講授,就像涓涓細流,滋潤著我。我為此陶醉,為此感動。因為專家們推心置腹的發言和精湛的講解,為我們小學英語教學設下了基石,鋪平了道路,讓我們的思維更加開闊,推開了農村小學英語的新天地。
本次三年級新教材培訓,主要講的是三年級教材怎么教和三年級英語新教材的結構。下面是我對本次學習內容的總結:
20日下午我們觀摩了鄧鳳嬌老師的課并于課后進行充分交流,鄧老師講的是Unit4Alet’slearn,鄧老師改變了教材中做手影的情景,創造性的將整節課融合在farm的情境中,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環節,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與興趣,并將單詞與chant中的句子一起呈現,既符合單詞課的教學策略“詞不離句”的教學要求,又使呈現環節更加自然,值得借鑒。另外,整節課孩子們在一個融洽和諧的氛圍中邊做動作,邊學說單詞與句子。這種設計完全符合三年級孩子愛動、好表現的特點,教學效果很好。課后,鄧老師又耐心的對每一位老師提出的困惑問題進行解答,當有教師問到課本C部分內容怎么處理時,鄧老師告訴我們要創造性使用教材,要對課本內容進行拆分,像storytime我們可以作為本單元的復習總結,也可以作為新課內容的整體呈現用于導入環節,鄧老師雖然只跟我們相處了一個下午,可我們已深深感受到鄧老師是一位富有智慧與創造力的老師,而就像殷海亮老師說的我們英語教學就是需要這樣的創新性與創造力。
21日上午,我們很榮幸的聽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馬劍輝老師的精彩講座,馬老師主要從教材的變化及教法這兩個方面來講解的。馬老師把三年級教材每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針對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通過課件為我們解析了教材的變化,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舊兩版教材的區別。新教材較老教材的內容有所刪減和調整,但功能并沒有改變。馬老師針對刪減和調整的內容都一一給我們介紹了刪減和調整的理由,使我們更加了解了新教材的結構,降低了教材難度。針對教材的一些變化,馬老師還以unitone為例在教法上做了詳細介紹。新教材增加了lettersandsounds的版塊,強調了學生模仿標準英語發音的重要性,重點講解了單詞發音的教法,并告訴我們幾種切分單詞發音的方法,使我們受益匪淺。
21日下午亞美歐研究院的兩位專家殷海亮老師和ChrisHemming,分別對Context教學的重要性及中西文化的差異兩個方面,結合生動的實例,用直白的語言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講解。殷海亮老師通過實例對比基于context的'教學和沒有context的教學區別,直觀的向我們展示了context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ChrisHemming更是以其詼諧幽默的動作及肢體語言,結合自己多年來在中國的經歷,對比講解了Greeting、Names、Luckynumber等方面中西方的差異,兩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們對英語教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們的思維更加的開闊。
22日我們又觀摩了六節研討課,如果說基于前兩天的學習,我們對三年及教材有了一個整體把握的話,那這六節研討課,又排除了我們對每個教學環節的困擾。這六位執教教師來自不同的縣區,教學設計、教學技能各有千秋,都使用了多媒體課件作為輔助,使每個環節的呈現更加直觀。
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極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緒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人生價值。在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很多,也意識到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新教材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新教材的培訓總結12-09
關于小學英語新教材培訓總結范文11-21
語文新教材培訓心得09-28
春季初中語文新教材培訓總結11-22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1-24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1-24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4篇11-24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4篇)11-24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