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殘聯四包四聯活動總結范文
一、基本情況
我縣下轄13個鄉鎮、2個農林場、134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總人口30萬人,殘疾人有12000人(其中:城鎮殘疾人2560人,農村殘疾人9440人)。在全縣各行各業的殘疾人就業達7920余人,其中集中安置就業230人,就業率達到66%。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殘疾人就業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和干事日程,認真研究,妥善部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二、殘疾人創業、就業形勢喜人。
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在各部門的大力幫助下,通過殘疾人自強不息的奮斗,我縣殘疾人就業呈現喜人局面。目前,僅在工業戰線上的殘疾人創辦的企業就有20多家,年產值達1.54億元,年上交稅金近200萬元,其中:有塑編產業界的知名人士陳方根和聶洪林老板;糧油食品產業有頗具實力的鄧才根和孫冬生老板;玻璃燈飾產業有阮十根,箱包產業有彭冬冬,建筑領域有熊粒君;農業領域有養豬大戶周小林;養魚大戶曾飛林;商貿領域有張小寶;餐飲業有新秀宋建兵等等。
以上成績的取得主要有三個得益:一是得益于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將殘疾人就業培訓納入了全縣整體規劃,并制定了有關殘疾人就業的優惠政策。例如:國稅部門規定凡吸納殘疾人就業10人以上的企業,每人按3.25萬元先征后返;地稅部門對殘疾人個人所得稅實行減或免,每年為殘疾人企業和殘疾人減免稅收200多萬元。縣委主要領導視殘疾人企業家如兄弟,主動與他們交朋友。一方面,主動參加殘聯組織的活動。今年5月19日,縣委書記劉賢清、縣人大主任肖祖榮等在家的四套班子領導全部出席了晚會,與殘疾人兄弟們一同觀看了由縣殘聯主辦的自強的贊歌專場文藝晚會。助殘日縣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都到縣福利企業和貧困殘疾人家中進行了走訪慰問。另一方面,主動為殘疾人企業和殘疾人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就陳方根同志廠房搬遷,縣長劉毓銘親自下到該企業,協調解決了該廠的征用土地問題。縣人大肖祖榮主任、縣委侯建國副書記經常深入到殘疾人企業了解企業的運行情況,對企業中遇到的問題,都及時給予解決。二是得益于殘疾人朋友自強不息的精神,沒有他們那種奮斗精神也就沒有我縣殘疾人就業的良好局面。單臂獨腿的陳方根自小就憑著一股子韌勁,不等不靠,經過近二十年的奮斗,打拼出一個家產千百萬的企業;肢殘人聶紅林把企業擴展到樟樹市,在樟樹市創辦了一個年產500萬元的石材加工廠;還有周小林等在命運面前不甘示弱,勇于向命運挑戰,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為自己打拼出一個新天地,目前他擁有帆布廠、養豬廠、養雞廠等三個企業。三是得益于縣殘聯的正確引導。縣殘聯每年都會召開殘疾人企業家座談會,為他們搭建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創業經驗的平臺。此外,殘疾人到縣殘聯辦事時,縣殘聯的領導總是真誠的與他們拉家常,傾聽他們的心聲,引導他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向身邊的那些優秀殘疾人企業家學習、取經。四是得益于殘工委各部門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有關部門對殘疾人創辦的企業向來都是多給予一份關照與厚愛。民政部門為殘疾人申報福利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把貧困殘疾人納入低保范圍;金融系統為發展殘疾人企業,在資金上扶持上給予照顧。如縣信用聯社近年來先后放貸給殘疾人企業1000多萬元,促進了殘疾人企業的發展;工商部門主動上門免費為殘疾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宣傳部門大力宣揚殘疾人自強不息和扶殘助殘的先進典型事跡,在全縣逐步形成濃厚的扶殘助殘氛圍;人勞社保局還擬在盛方有色金屬加工廠成立一個殘疾人專門的就業培訓基地。
也正是這幾個得益,為我縣殘疾人營造了一個寬松的發展空間,才會有今天的喜人態勢。
【殘聯四包四聯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殘聯全國愛眼日活動總結12-01
街道殘聯迎國慶主題活動總結范文11-23
四聯雙報到工作總結范文03-09
殘聯工作總結07-25
殘聯主題教育活動的整改方案11-25
鄉鎮殘聯工作總結12-08
鄉鎮殘聯工作總結05-24
社區殘聯工作總結05-29
鄉鎮殘聯工作總結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