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師上學期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校學期工作總結范文
一學期來,我校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緊扣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著力推進課程改革這一主旋律,促進學校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切實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認真開展學校各項工作,在學校管理、課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加強學校思想道德建設。
1、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強化與提升全員育人的積極性。為了增強工作主動性,我校在暑期就開始構建了新學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召開了較大規模的德育工作專題研討會,開啟新學期德育工作新思路,對學校德育現狀、德育隊伍、德育課題展開了研討,有效解決了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如:關愛“留守子女”教育活動;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建立“三位一體”育人網絡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極大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調動全員育人的積極性。新學期適時召開了“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讓身邊的先進現身說法,用典型引路,激發了廣大教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3、開展了系列有針對性的主題德育教育活動。一學期來,以政教處為主體,年級組、教研組積極配合,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先后開展了“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增強責任,關愛他人”等主題教育活動;各個年級都開展了有年級特征的主題教育活動,每個年級都召開了學生家長會,開門評教,開放教學,主動家訪,關注弱勢群體,通過多種途徑形成了育人的強有力網絡。
4、加強德育工作的日常過程管理。本學期,學校對年級組、政教處對班主任進一步制定了比較完善的評價與管理措施,保證了各項管理教育活動的落實與到位,如對年級組的工作,要求每月對學生進行一次教育活動,每月開展至少一次豐富多彩的年級活動。
5、加強了校園文化氛圍的改進,通過環境育人。從教室的布置到學校環境的改善都有較大投入,堅持通過廣播室、宣傳櫥窗、校園網等校園文化陣地,創建和諧的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二、教學管理以質量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
1、進一步抓實過程,形成提高質量的合力。實行質量目標管理,做到了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到人,層層把關。教導室從抓好日常工作入手,堅持了教學月查、隨機抽查、推門督查、教學事故通報制度,并將情況及時通過反饋,學校主要領導都堅持坐陣一線,分別掛靠教研組、年級組。
2、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把握課堂主陣地,向課堂要質量,在教師中開展“樂教、善教、優教”的教學比武活動,在教師中開展了“五心活動”,即對學生“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責任心、有寬容心”,開展了學生評教及家長評教活動。
3、抓好了教研組、年級組建設,把好質量的管理關。從抓教師業務學習入手,從發揮年級組的職能作用入手,堅持了對教研組、年級組的月考查制度,形成了抓質量的合力。
4、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科興趣活動。各教研組以學科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科興趣小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科教學及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三、以“三個校本”為抓手,深化課程改革。
1、以“話題式”校本教研為平臺,扎實開展了校本教研。本學期學校以備課組為單位,強化了集體備課與研討制度,明確備課組長的職責,進行了十七個話題的專門研究,保證了責任落實,過程落實,研有所獲。
2、扎實開展了三課活動。本學期的三課活動貫穿教學始終,分三個層次開展,通過示范引路,骨干帶頭,全員參與,分期分段、分層舉行。教師積極性高,教師聽評課扎實,一改往日走過場,流于形式的心態。
3、加強校本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本學期通過學校、年級組、教研組三個層面,進一步強化對教師的業務理論,業務能力的培訓學習。如規定每位教師一周至少要在多媒體等專用教室上一節課,學習多媒體課堂教學成為多數教師的自覺行為;加強了對新老師、青年教師的培養:開學之初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并組織了青年教師的入門課、考核課等活動;學期中跟蹤知道與反饋;學期末進行考評,使的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四、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我校已進行了一年半的新課程改革教學。我校七年、八年級全體教師懷著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高度負責地積極推進新課改各項工作的開展。通過一年半的實踐,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1.學校加強了對七年、八年級各備課組的領導、檢查與指導,各備課組都有學校領導分工負責。各備課組按學校要求進行業務學習、評課,積極討論、解決新課改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業務問題和教材教法等問題,充分發揮了教師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按照各學科課改特點,加強相互研討,改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要求教學設計盡可能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學習提供時間和機會。學校按計劃適時進行課改觀摩課、說課活動,本學期每周組織3節公開課觀摩,共開展了43節公開課活動。
2、本學期多次聘請了市進修學院的池應智老師和專家為全體教師作課改講座。且學校有計劃地組織了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充分搭建教師展示才能的平臺,營造課改濃厚的氛圍。如七年級老師的說課比賽,教學心得交流會和課改經驗論文征集等活動,如數學組的《新課標下的課堂互動教學》等5篇經驗論文分獲得縣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被縣教師進修學校匯編,以及學校申報的《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的整合》等4個省級課改成果。
3、學校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課改理念,及時地開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學科競賽 ,如七年級的“政治小論文”寫作,要學生以省示范校和新課改為主題,讓學生參與課程改革中,與此同時,還有數學、物理、化學應用、七年級的英語書寫出比賽,以及2006年元旦組織了七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手工制作比賽活動,學生豐富多彩的創意讓人贊不絕口。一學期來學生獲得市,縣級以上表彰23人次。
4、在教研教改中培養優秀青年教師,本學期選送政治組、數學組,語文組,音樂組和化學組的鄭金雄、林攀峰、戴清強等幾位骨干教師到市進修學院參加培訓。在今年的縣“教壇新秀”評選中我校的蔣天華和溫少云兩位青年教師榜上有名。通過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提高全校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學間接經驗的增長,促進新教師健康快速成長,從而增強學校的整體師資力量。
5、繼續組織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信息技術培訓。學校有40%以上通過本科學歷的進修,有80%左右的教師學握了信息技術技能,全體教師都能利用多媒體電教室上課。各電教室負責人認真做好使用記錄統計,本學期以來要求每位老師每周必須有兩課時使用多媒體教學。
困惑與思考:
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二是德育教育的實效性要進一步增強。針對德育教育中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教育活動,教育的形式、方式要進一步加強。
三是形成全方位的育人網絡,尤其是如何有效爭取家長的配合,家校的配合,要進一步探索。
四是要積極建立適應中考評價制度改革的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管理體系與措施。
五是如何在課程改革中,尤其是在校本教研和校本課程開發中有新的突破,還需要深入研究。
【高校學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校教師上學期工作總結12-04
高校學習計劃12-09
高校專項計劃08-11
高校專項計劃(熱)09-20
高校學習計劃范文12-06
高校設立就業獎學金12-09
高校教育培訓總結10-30
澳洲高校的獎學金設置12-09
高校暑假放假通知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