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范文
開展“實現富民強縣”活動主題,在省委、市委的正確領導以及省委巡回檢查組和市委學習實踐辦、市委巡回檢查組的指導幫助下,從深化學習,進一步加強科學發展的理論武裝;分析檢查,進一步優化科學發展的整體思路;整改落實,進一步提升科學發展的實踐水平;改革創新,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基層,進一步夯實科學發展的組織保障等五個方面扎實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活動中,我縣以“雙百一創一建立”為總載體,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認真抓好每一階段各個環節的工作,確保學習實踐活動真正達到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推進科學發展的目標。經過各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共同努力,進一步理清了科學發展的思路,著力解決了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體制機制創新有了新突破,有力促進了芷江“率先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使學習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推動芷江科學跨越、邁向富民強縣的“活力工程”,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群眾普遍反映,這次活動搞的很及時、很扎實,富有創新、成效顯著,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武裝了頭腦、推進了發展、群眾得到了實惠。我縣的學習實踐活動經驗,先后被《求是理論網》、中央學習實踐活動官方、網站(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湖南省學習實踐活動簡報》以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湖南日報》等刊發。現將我縣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全縣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廣大黨員積極參與,緊扣活動主題,突出實踐特色,加強分類指導,把學習實踐活動與推動當前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活動形式,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重實際、講效果、抓落實。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強化組織領導。把健全機構、加強領導作為搞好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3月23日,在市委召開動員會的當天下午就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傳達了市委會議精神,就我縣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縣委組織部
部長任主任的辦公室,并從財政撥出專款作為工作經費。第二天,組織召開了全縣學習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同時下發了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縣委6次召開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學習實踐活動工作,縣委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先后召開12次協調會,安排部署學習實踐活動,確保全縣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有序開展。在第二批活動啟動前,又及時調整充實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了“1+5”方案(全縣第二批活動實施意見+鄉鎮、村活動實施方案、社區活動實施方案、“兩新”組織活動實施方案、中小學校活動實施方案、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活動實施方案)。縣委派出由正科級領導干部擔任組長的10個指導檢查組,對各參學單位的學習實踐活動進行督查指導。在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中,又分系統組建“兩新”組織、中小學校和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等3個系統指導小組,對本系統學習實踐活動進行具體指導;鄉鎮派出指導組95個,指導員190名。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縣級領導建立聯系點56個,鄉鎮班子成員建立聯系點139個。
二是學習調研形式靈活,確保“全覆蓋”。為強有力推動學習調研工作開展,縣委學習中心組(擴大)集中學習,邀請市委講師團講師到會作專題講座,并安排了城市、工業、旅游、教育四個專題,由分管縣領導和部門主要負責人就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了典型發言。各參學單位采取豐富形式靈活學、開展討論深化學、邊查邊改鞏固學、開展“回頭看”檢查學等四種學習方法,通過集中學、自己學、聽講座、撰寫學習心得體會等形式,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組織科學發展理論知識考試競賽檢查學習效果。針對第二批參學對象類型多樣、層次不一的情況,通過建立縣、鄉鎮班子成員聯系點、派出指導檢查組、宣講團、科學發展指導員,對參學單位活動情況進行分類指導檢查。在學習方式上采取“四學”聯動模式,由領導干部、宣講團成員“講學”;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上門輔導、結對幫教等方式“送學”;文化程度低的黨員由支部派文化程度高的黨員結對“幫學”;對流動黨員寄一套學習資料和一張“明白卡”,打電話交流“促學”。以開展“問計基層群眾,促進科學發展”調研活動為載體,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聯系點開展調查研究。縣委常委會確定了7個調研課題,縣處級領導干部按照各自分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分別開展專題調研,認真撰寫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結合本地本部門工作,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廣泛開展調研活
動,形成了“以學習牽引調研,用調研深化學習”的良性互動局面。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還專門組織相關專家,對第一批活動中形成的385篇調研材料進行了評審,共評選出了有個性、有特色、有價值的調研文章64篇,匯編成冊。
三是突出實踐特色,創新活動載體。立足芷江實際,建立了“雙百一創一建立”(即百個部門謀劃發展,百個項目助推發展,創新體制機
制保障發展,建立“七聯”制度促進發展)的活動載體,促使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展開。“百個部門謀劃發展”方面,在縣電視臺舉辦“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縣”訪談節目,縣農辦、縣發改局、縣工業經濟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聯系部門實際,談思想解放、談體制機制創新、談發展思路和舉措,并就年內工作作出了公開承諾,提請廣大群眾監督評議,增強了部門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百個項目助推發展”方面,圍繞“工業、農業、旅游、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社會發展”六大領域,完成、啟動和即將啟動的項目95個。“創新體制機制保障發展”方面,根據發展和群眾所需,確定了民生關注、教育強縣等10項體制機制創新任務,并將任務落實到相關縣領導,活動開展以來,相關縣領導帶著課題反復深入調研并廣泛征求意見,目前,已出臺實施《關于建設教育強縣的實施意見》《加強機關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若干規定》《領導干部初始提名暫行規定》《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方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施辦法》等。“建立‘七聯’制度促進發展”方面,通過建立每位縣級領導聯系一個鄉鎮、一個貧困村、一個社區、一家企業、一戶貧困戶、一個項目、一所學校的制度,采取蹲點調研、傾聽民聲、分析民情、指導工作等方式方法,幫助基層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促進基層的發展和穩定。扎實開展大接訪活動,縣級領導干部堅持帶頭坐陣信訪局輪流接訪,各鄉鎮、部門“一把手”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時間公開接訪,調處各類矛盾問題,去年以來全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了16.37%。
在鄉鎮機關開展爭創“雙五好”(爭創好班子、好思路、好隊伍、好制度、好作風的“五好”機關和爭當學習好、思想好、工作好、紀律好、作風好的“五好”黨員)、村(社區)開展“五進五新”(基礎設施、先進文化、平安和諧、醫療衛生、惠民政策進農村,引導廣大農民特別是外出創業成功人士掌握新本領、營造新環境、樹立新風尚、展示新形象、
實踐新作為)、學校開展“三比三爭”(比學習、比教學、比貢獻,爭當好校長、好教師、好學科帶頭人)、“兩新”組織開展“兩愛三新”活動(愛企業、愛崗位,新觀念、新目標、新貢獻)等各具特色的實踐載體,將我縣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如上坪鄉對伙鋪村以“六進農家”(即學進農家變觀念、人進農家察民情、技進農家促增收、美進農家展新貌、樂進農家樹新風、法進農家保平安)活動為載體,將學習實踐與建設扶貧充分結合,促發展重實效;芷江鎮各社區以實施“四民”工程(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為載體,立足服務促和諧,從小事入手,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禾梨坳鄉以“雙爭雙評一建立”(開展爭創“五好”支部,爭創“五好”機關和開展評模范黨員、和諧家庭戶,建立柑桔產業合作組織)為載體,推進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切實找準問題。一方面,廣泛征求意見。主要采取四種方式,即“請上來”,分層召開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座談會,當面征詢意見;“發下去”,將征詢意見表下發給基層單位和黨員群眾代表,書面征集意見;“走出去”,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登門走訪聽意見;“坐下來”,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開展一對一談心,相互溝通意見,征求推動科學發展的意見建議。通過各種方式,全縣各級各單位共收集到各類意見5026條,合并整理為2235條。特別是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帶頭廣泛征求縣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黨政負責人、鄉鎮黨政負責人、國有企業負責人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6個層面的意見和建議,經過梳理匯總,對縣委常委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歸納為六大類22條,形成了《縣委常委專題民主生活會前征求意見匯總》,有力地促進了縣委常委找準問題、搞好剖析分析。另一方面,深入開展談心交心。本著“溝通思想、找準問題、增進團結、共同提高”的原則,各參學單位班子成員廣泛深入地進行了交心談心,交換意見。縣委常委共進行了242次談心,縣四大家班子成員開展談心900余人次;各參學單位主要負責人與班子成員交心談心4100人次。在談心中,大家堅持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講實話,求實效,坦誠相見,推心置腹,既談工作上的問題,又談個人之間的意見。通過交心談心,找準了問題,形成了共識,達到了交換意見、溝通思想、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打好了思想基礎。
五是嚴查報告(材料)開展了評議,各參學單位對群眾評議中提出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充分吸收,體現到分析檢查報告(材料)中。各指導檢查組、指導組對基層單位黨組織撰寫分析檢查報告或分析檢查材料進行指導和嚴格把關,確保報告做到了“準、透、實、嚴”(存在問題找得準、原因分析查得透、思路措施訂得實、反復征求程序嚴)。縣委為形成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充分運用學習調研、征求意見的成果,召開常委擴大會議進行討論,通過群眾監督評議團評議,形成征求意見稿后印發給各鄉鎮和縣直單位再次征求意見,數易其稿,并送市委學習實踐辦、聯系市委領導和市委指導檢查組進行了審核,在市委學習實踐領導小組和省委學習實踐活動指導組的精心指導下,最終形成完善的縣委常委會分析檢查報告。縣委組織群眾監督評議團成員對縣委常委會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評議,滿意率為97.8%,各單位分析檢查報告的群眾評議滿意率也均在92%以上。
六是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整改措施有力。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各參學單位以分析檢查報告為主要依據,針對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機制,召開了專題會議集中討論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明確整改落實項目、目標、時限要求,具體整改措施以及有關領導和部門責任。各參學單位共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措施)539個,明確近期整改的問題1809個,目前已解決816個。縣委常委會的整改落實方案列出了近期整改目標及中長期整改目標共76項,每項都確定了專門的縣級領導及責任部門,明確了整改落實時限。各參學單位均在整改落實方案(措施)中明確整改落實項目、目標、時限要求、具體整改措施以及有關領導和責任人。對制定的整改落實方案,我縣采取召開會議和下發文件的形式進行了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各參學單位對重點整改問題進行歸納梳理,建立整改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問題出現立即“掛號”,問題已改及時“銷號”,問題未改一直“留號”,問題反彈繼續“復號’”。目前,各參學單位均建立了“突出問題整改臺賬”。其中縣委常委會整改臺賬列入整改問題76個,短期重點推進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立健全科學發展機制等8個方面、46項整改任務。此外,還制定了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加強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黨建工作等9個方面的30項中長期整改任務。建立整改監督機制。縣委常委會為把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實行領導班子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制度,按照
職責分工,牽頭抓好整改任務的分解和落實,組織協調相關部門認真抓好整改落實方案的辦理工作。各部門各單位明確責任領導、辦結時限和辦理要求,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協作意識,按照職能分工,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把各項整改任務落到實處。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向縣委常委會報告整改進展情況,組織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根據測評情況,進一步征求意見,完善整改措施。 收費,向居民提供無償服務。學習實踐活動期間全縣黨員干部共走訪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50個、返鄉農民工和農戶8000余戶,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900多件,落實生產發展項目100余個,送慰問金50多萬元。各參學單位學習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滿意和比較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 3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都組建了獨立的企業黨支部,新建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6個,實現了“有黨員就有組織、有組織就有組織活動”的“兩有”,做到了“規模以上非公經濟組織成立黨組織”和“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100%建立黨組織、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員100%納入有效管理”的“兩個100%”。縣委批準成立了非公有經濟組織黨工委,統一領導和管理全縣非公有經濟組織的黨的工作。使非公黨建“黨員作用有聲色、黨員活動創特色、組織建設有起色”。
二、主要特點
一是重視程度高。縣委以及各參學單位都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一把手”工程,黨委(黨組)負責人親自掛帥,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切實抓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這個重點,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調研、征求意見、解決問題,明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縣委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并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從縣直單位和鄉鎮抽調了6名工作人員,安排了縣級學習實踐活動經費40萬元。縣委派出指導檢查組,對參學單位進行指導檢查。各參學單位也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縣委書記彭良棠、縣長吳飆多次深入聯系點指導檢查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縣委學習實踐
辦及時制定各階段實施方案,分階段舉辦了8次培訓班對相關業務進行了培訓,召開了12次協調會,聽取各參學單位活動開展情況,協調全縣活動的開展。 三是理論學習深。縣委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與重要前提,堅持以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為載體,廣泛深入、靈活多樣地組織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動員和學習,重點采取了豐富形式靈活學、開展討論深化學、邊查邊改鞏固學、開展“回頭看”檢查學等四種學習方法。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給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配發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干部學習文件選編》60本,為參學黨員發放了《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新歌謠》等學習資料共近萬本(份)。縣委常委、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認真落實“五個帶頭”,紛紛帶頭領讀各種學習文章;各參學單位重點組織黨員干部,圍繞解放思想、破解發展難題、創新“十大機制”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討論,突出本單位實際,把學習活動不斷引向了深入。
四是調研范圍廣。在組織調研上,積極拓展思路,全縣上下圍繞“一個總體目標,四個加速推進”、為大力促進芷江“率先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進行深入思考和謀劃。縣委結合工作實際,確定了縣
級領導7個調研課題,并要求在調研中要在聽真話、摸真情、求真知上下功夫,每人撰寫一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縣處級領導干部按照各自分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分別開展了專題調研。各部門各單位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結合學習交流,結合廣泛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廣泛開展了調研活動,并深入思考、理論聯系實際,在體制機制創新、落實科學發展、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完成高質量的調研材料445篇。為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查找問題準。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縣處級領導班子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在學習調研的基礎上,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牢牢抓住帶有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問題,認真查找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問題存在的原因,觸及思想,深挖根源。為了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真誠接受批評監督,縣委組建了100人的“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縣”群眾監督評議團,并通過“三問”及“萬人建言獻策”活動,采取召開座談會、下發書面征求意見表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通過聚焦問題、剖析根源,全縣上下形成了共識,明確了今后努力方向。
六是解決問題實。縣委常委會和各參學單位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和歸類,對整改落實項目進行了認真梳理,制定了整改落實方案,按照解決問題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地提出整改落實的工作目標、方式方法、時限要求,明確了牽頭領導、承辦單位、涉項單位以及直接責任人。對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實行臺帳管理,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對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堅持“剛”性整改、“實”處落腳,立即著手解決。針對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抓住關鍵環節,積極創造條件,迅速著手解決。暫時不具備條件完全解決的問題,指定牽頭領導、承辦單位和責任人,明確時限、分步實施、積極解決。
七是完善制度新。對全縣過來出臺的文件和制度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對已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52個文件予以廢止;對124個相關制度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使之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縣委從促進科學發展的需要出發確定了10項新的體制機制創新任務,并明確了相關責任領導與責任單位,形成了上下互動格局。各參學單位也根據工作實際確定自己的目標方向,制定了相關制度,從而形成了整體聯動的創新格局。在相關機制制定過程中,堅持群眾路線。
【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05-02
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總結05-01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個人總結范文05-11
中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結05-12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報告05-02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總結范文05-02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范文05-12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總結05-12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階段的總結范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