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總結范例
學生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時光飛逝,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本學年的工作轉眼間已接近尾聲。過去的一年中,在校黨委、學工部和校團委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學生工作以“多維分流”的人才培育模式為指導,以“全員立體”新媒體網絡平臺架構為平臺,以網絡式“三風”評比制度為創新機制,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和育人目標,堅持服務大局與服務學生的有機結合,根據學院的具體實際,圍繞學風建設、公寓文明建設、“六求”素質拓展活動體系、就業等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院黨總支和行政確立的工作目標,秉承“樸誠、奮勉、求實、創新”的校訓,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為基礎,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重點,傳承學院特色,大力發展創新實驗室,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強化科技創新優勢,著力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豐富了學院的文化內涵,提升了文化品位,打造各類適應于學院發展的校園活動,積極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手段創新,進一步拓寬學生工作空間,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姿態,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作用,努力開創集教育、管理、指導、服務為一體的學生工作新局面。現將2013年我院大致工作總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大學生德育與黨建工作,黨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顯著
1、加強學生德育工作,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學工組立足本院的特點,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學生黨支部、團總支、學生會三大學生組織,切合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以團日活動、團支部民主生活會、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等形式開展了 “愛國”、“感恩”、“誠信”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并及時總結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經常與兄弟學院相互交流和學習,不斷改進工作。
2、加強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網上黨建工作平臺,以黨建為核心推動和促進團建工作
為了適應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工作,信息學院進一步完善了黨建網工作平臺。豐富了黨建網的內容,提高黨建網的吸引力,學院集思廣益,在已有的基礎上,對黨建網的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與充實,建立起了“組織建設”、“支部風采”、“思想建設”等十一個主要板塊。同時,學院以促進黨員學先進爭先進為目的,設立了“每周一星”欄目,即學院會基于學生黨員的表現,每周評選一名優秀學生黨員,以激勵其他學生黨員向榜樣學習,并努力正當先進。
在黨建網的基礎上,為了健全完善網上黨建體系,學院在完善已有的黨支部博客、微信群、支部QQ群、飛信即時短信平臺的基礎上,又創新性的創建了學生黨支部微博,有效的加強支部學生黨員的學習和相互的交流。為了發揮博客的優勢,學院在黨建網上對各黨支部博客進行整合,建立了“紅色博客群組”,為全院黨員之間的交流與各支部之間的信息傳遞、互相學習提供了一個更為方便而有效的平臺。信息學院電子商務黨支部建設的經典案例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被推送到湖南省評選了“優秀基層黨組織”。
我院在本學度的“學風建設”中,在課堂考勤、晚檢等發面充分發揮了黨員的監督作用,繼續實施了黨員所在寢室掛牌、黨員蹲班、年級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強化黨員意識;采取集中理論學習、重溫入黨誓詞,組織觀看電視錄像,極大增強了黨員意識,激發廣大同學的政治熱情。在黨員發展過程中,我們嚴把質量關,要求發展對象成績優異,品性優良,工作能力突出,使其在全院學生中能發揮較大的模范作用;經院團總支推薦,學校審核批準,本學度我院有90名優秀的學生參加了校黨校培訓班。共發展了50名新黨員,(含自考生黨員)為黨組織輸送了一批新鮮的血液。
二、緊緊圍繞“六求”素質拓展,深入開展學院團學工作
1、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團學組織
本年度中,我院積極響應校團學干部培訓號召,挑選了部分優秀的團學干部參加了學校開辦的第45期高級團學干部培訓班和第46期初級團干培訓。在學習的過程中,學院認真思考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為同學服務的能力。通過團干培訓,促進了學院基層團組織建設,為學院團學工作的開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每單周開展的民主生活會一直以來都是我院組織部的工作重點,上半年,組織部在這個學期將抽象的理論學習寓于娛樂中加強學習效果,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促進同學們之間的思想交流;下半年,在響應校團委組宣中心關于組織開展青年政治理論學習改革前提下,我院組織部嚴格按照校團委要求,定期進行民主生活會主持人培訓,豐富學習活動形式,提高同學們的思維辨別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和愛校熱忱,同時,對同學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大的意義
團總支、學生會注重自身的改革與建設,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征集各種有利意見,引入和嘗試各種競爭機制,來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威信,擴大在同學中的影響力 。
第一,選拔干部時嚴格把關,層層挑選,擇優任用,盡量將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推上工作崗位;第二,重視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和管理,積極引導學生干部加強對業務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真正做到“在管理中學習,在學習中管理”;第三,加強對學生干部的紀檢監察力度,嚴格考核,常在學生中收集他們對干部的意見和建議;第四,完善團總支、學生會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注重制度的實施效果,使團總支、學生會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
2、以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開創團學工作新思路
新媒體德育模式的建設方面是我院本年度來的一個重點的創新建設項目,不僅申請審核通過了省級課題,而且在大學生中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和積極作用。我院始終秉承著“以點帶面,充分共享,發揚特色”的原則,構建從微信公眾平臺到學生會團隊微信,再到班級成員微信層次鮮明的立體微信聯系組,充分發揮我院的技術優勢,構成一種“全員立體”型網上團建新方式。
同時利用專業的優勢,我院于2013年12月4號基于網上YY語音平臺,開創了網上院領導見面日這一創新模式,包括院領導、班主任導師、學工組老師都能通過這一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生活動態,同時也能加強老師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情感。交流包括,麥序發言,自由討論等多種方式。與此同時,學院學生只需關注學院公眾微信平臺就能及時了解學院的活動動態和通知信息,凸顯了我院的專業特色,同時也為團支部新媒體德育模式的推廣和進一步開展提供了更高的
技術支撐,我們將不斷的完善微信公眾平臺的實用功能以及內容,結合團支部其他新媒體方式,綜合探索出真正能服務全院學生的新媒體教育模式
3、緊密圍繞“六求”教育方針,打造學院專有特色育人項目
(1)精心組織第十二屆“求真”大學生學術科技節,凸顯專業性,成效顯著 (1.1)、“求真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11月份,我院積極響應學校文件精神,全面發動組織全院學生積極申報參加“求真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通過學院不斷聯系宣傳以及實驗室老師的大力配合,今年“求真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的申報項目數目眾多、質量優秀,比起往年具有很大的優勢。并且最終有4個項目通過初期篩選,進入了決賽現場解說階段。
(1.2)、大學生學術科技DV成果展
根據湖南農業大學湘農大通{2013}59號文件,今年的大學生學術科技活動成果展將以DV形式通過校團委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展現近年來學院開展學術科技活動的機制、方法、內容和所取得的成效。時間限制4-5分鐘以內。
根據院教務處、學工組、實驗室等方面收集的有關學術科技的相關材料,學院學習部與網絡部進行了技術配合,由學術科技部提供思路和素材,學習部與網絡部進行技術的加工與制作,展現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近年來的學術新風,也為我院獲得榮譽與光彩。
(1.3)、“科技之星”知識競賽
2013年11月02日,我院進行了隆重的“科技之星”知識競賽初賽。本次“科技之星” 知識競賽以“知識改變命運,科技造就未來”為口號,旨在培養同學們的科技意識,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共有來自11—13級的100名同學報名參加本次初賽,10名同突破入圍我院復賽。2013年11月6日,我院舉行了“科技之星”知識競賽的復賽,復賽分三個環節進行,有“爭分奪秒”、“初露鋒芒”、 “背水一戰”環節。最后決出一二名代表我院參加校復賽,雖然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鼓勵了大學生追求科學文明,爭做時代浪尖的弄潮人。
(1.4)、“百家爭鳴”系列講座
2013年10月,我院成功舉辦第十二屆“求真”大學生學術科技節之學術系列“百家爭鳴”講座活動,舉辦了計算機與大數據、LINUX系統交流會、青年典
【學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生校衛隊工作總結-學生工作總結04-19
學生的工作總結04-02
學生工作總結07-23
學生會學生部工作總結07-10
輔導學生工作總結05-06
學生的學習工作總結04-26
校運會學生工作總結05-03
學生班級工作總結05-03
學生評價的工作總結04-20
學生權益工作總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