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習總結范文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為主線,以教科研為抓手,以提升學校的辦學績效為目標,抓住規模辦學的發展機遇,從容應對第二次兩校合并,貫徹落實區教育局“統籌協調、均衡發展、注重內涵、創新機制、強化管理、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積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傾情關注后十名學困生的進步,繼續辦好新市民學校,以形象塑造推動學校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初中教育輸送合格乃至優秀的人才,全面打造學校健康向上的形象。
二、主要工作
(一)德育為先明方向
萬事德為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加強與改進,重要的聯系實際,深入人心,深入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取得實際的效果。而學校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既要通過多種途徑,全方位展開,更要強調主體性性和滲透性相結合,注重德育的連續性和系統性,把德育滲透于教育的全過程,使德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且“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為此,學校著重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網絡,實行校長總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德育主任操作執行、少先隊密切配合、總務處通力協作的德育管理機制,根據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在此基礎上又構建了立體式德育教育網絡,形成社區、家庭、學校三位一體聯席教育制度,研究德育教育工作,并做到幾個結合:
1、 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我們要求任課教師以學科知識為載體,把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學科教學。這就要求任課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深入了解學生思想行為動態,認真構思課堂教學結構,每位教師在備課中都要考慮德育滲透,挖掘法制宣傳的內容,做到既完成學科教育任務,又實現德育目標、情感目標,許多教師原來認為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教育,不過是在學科知識外強加一張德育的外皮,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都深刻地體會到良好的道德、禮儀行為習慣與學科教學并不相背,而是互相促進的。而《文明禮儀》這一課題研究更是把重點放在了各學科教學與文明禮儀教育的結合與滲透上。課題組成員針對自己所教的學科領下相應的子課題,如《弘揚傳統文化,深化道德教育》《語文教學與禮儀教育》《藝術教學的禮儀》《中國禮儀精神與體育精神關系的研究》《課堂中的師生禮儀》《良好的禮儀習慣對課堂教學的影響》等,各科教師在課題組成員的指導下,梳理出了本學科本年度教材中學科教學與文明禮儀教育的結合點,做到心中有數,有序;其次,課題組成員帶領各科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個案討論等教研活動共同探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內容、途徑、時機、方法和策略等。經過初步的研究和實施,教師們也探索出一些方法,受到了一定的成效。
2、 德育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我校是一所由幾所百年老校合并而成的學校,有著較為豐富的教育資源。所以我們整合了有利的教育資源,擴大了校外教育基地。如教育基地——張聞天舊居;訓練基地——8721部隊;服務基地——揚名敬老院:活動基地——市科技館等。利用這些基地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實踐育人”為抓手,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深入地區調查、小小信訪員、爭當一日小交警、“新無錫人家長學校”宣傳法規法制、評選校園“科技之星”、文化游歷、紅色旅游、團體軍訓、夏令營、特色服務、機器人培訓等多項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集國防、法制、消防教育、愛國主義、敬老尊長、熱愛科學、熱愛學習教育于一體,旨在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造就品德高尚、身體健康、意志頑強、心理素質良好、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的一代新人。
5、做好退管會工作,建立退管會專項資金制度,保證逢年過節的走訪,對退休老同志分批走訪15人次,資金3000元,慰問資金近萬元。
“什么都可以重來,學生的發展不能重來;什么都可以等待,學校的發展不能等待!”本著這一思想,我們看見了成績,更看見了差距,我們會一如既往地腳踏實地,把握機遇,反思研究,開拓創新,把夾小建設成為一個真正的“魅力校園”。
【學校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安全演練學習總結04-28
學校學生學習總結范文06-24
學校安全培訓的學習總結范文05-10
學校素質年活動學習總結范文04-26
學校學生個人學習總結04-30
學校師德師風學習總結范文參考05-03
學校學習教育活動總結匯報04-07
學習先進學校教學經驗的總結-活動總結04-18
下學期學校師德師風學習總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