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總結(優(yōu))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結論,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地實習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于澆筑混泥土我也看了幾次,這個是一次性的工作,如果中途被打斷的話,一般都要留施工縫。澆筑前應對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去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水泥墊塊是否墊好。而且使用木模板時應在澆筑混泥土前使模板濕潤,至于混凝土的強度是在施工圖那有說明,工長的工作就是聯(lián)系好混泥土公司,在澆筑混凝土時要監(jiān)督是否震動得到位,不要發(fā)生缺角現(xiàn)象。在混凝土澆筑好后也要養(yǎng)護好,我便看到了有一次由于澆筑好混泥土后沒有蓋上薄膜,剛好之后又下暴雨,導致這次澆筑的混泥土都不怎么好,其外表有一層細沙。
鋼筋工程不是很了解,我們去的時候那兩棟樓都是建到十幾層了的,那些鋼筋數(shù)量和長度都是很早就確定好了的,工地那專門有一個鋼筋工長,他說是用軟件算好鋼筋長度,再結合一些經(jīng)驗,鋼筋下料就這么出來了,之后的工作就是交給鋼筋工班組處理,然后再檢查梁、柱和板面鋼筋是否是按照施工圖的說明來鋪設。
腳手架工程是外包的,至于怎么支腳手架在施工方案那有說明,工長們只需告訴包工頭怎么操作,然后主要在每層的滿堂腳手架和外邊的完工后檢查下就OK了。
總的來說,我感覺施工員的工作就是看懂圖紙和確定好施工方案,然后向施工班講解怎么操作,之后在這些工程完工后檢查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話就找包工頭來叫他們重新做過。遇到問題要及時處理,如果是大問題的話要及時向工程經(jīng)理報告,共同商討處理方法。還有就是要配合監(jiān)理員的工作和應付上級的檢查。其實也覺得他們有時候是很忙,不過有時候是蠻空閑的。
對于這次實習,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不實踐的話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后才知道是什么情況,我們在課堂上所學到的都是理論知識,到了工地后才發(fā)現(xiàn)不是知識不會用,而是要學會怎么用,學會變通,把實踐結合起來。通過這次實習,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乏:首先是理論知識嚴重缺乏,掌握得不夠扎實,比方說混泥土的振搗時間、振搗方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養(yǎng)護溫度、養(yǎng)護時間,混泥土開裂的原因,鋼筋高出樓面的長度等等,這些概念都很模糊,實習時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沒學好,這些也是不怎么好問工長的,因為都是課本上的東西。其次是對施工圖紙的不懂,可能是在課堂時學的都是簡單的,片面的,等到了工地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圖紙是很復雜的,一大堆圖紙,看到頭都大,有時候為了確定某個設計標高,需要要看好幾張圖紙,實際中的標高和設計標高便很容易混淆。我覺得自己首先在看圖紙這就不過關了,看來要反省下自己和繼續(xù)努力啊。還有就是施工標準不是很清楚,致使發(fā)現(xiàn)錯誤后也不知道它是錯的。
當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乏,也有自己的收獲,首先就是了解了工地的環(huán)境,作為一名男生,以后的工作很可能是從事施工方面的,到那時住在工地就是必然的事了,我去的工地是在城市里,不覺得有什么不適應的,但如果以后去的工地是小山村的,甚至是荒山野嶺的,那也很難說了。其次,去工地后也學會了與工人們打交道,對于一些技術問題可以很好的交流處理。還有我覺得在課本上看到的一些東東,雖然知道概念,但是想不出來是怎么一個模型,通過去工地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這樣子的,比方說穿墻螺桿,有時候很多東西描述夠仔細的,但不親自見過,確實是很難想象的,這些也比擬容易忘記。所以,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真理。
對于這次去工地實習,雖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很多缺乏,但是也指出了一條道路,就是在之后一年的學習中要學會懂得這些知識,要不斷地彌補著。同時也學會了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總之,能學到和體會到的是蠻多的。
【工地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工地實習報告總結-工地實習報告04-02
工地的實習總結05-04
工地實習總結06-01
工地實習的總結04-28
工地實習總結05-02
工地實習總結06-12
暑假工地實習總結06-17
工地實習總結范文03-07
工地個人實習總結04-29
工地實習總結范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