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成語選擇題解析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C)
A.百色以它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吸引眾多旅游者前來觀光。
B.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摧毀了原本祥和安寧的玉樹小城。
C.這部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D.看電視是游覽觀光最經濟、最省事的途徑,我們足不出戶,便可大飽眼福。
得天獨厚:具備的條件特別優越,所處環境特別好。
突如其來:出乎意料地突然發生。
抑揚頓挫: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足不出戶:腳不跨出家門。
解析:抑揚頓挫適用于聲音的高低,不適用于情節的起伏。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C)(2分)
A.母親常常把所看的小說的內容講給妹仔聽。她講的娓娓動聽,妹仔聽著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鎖。
B.我們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車),觀賞兩岸風光,十四五世紀的哥特式建筑,文藝復興時代的宮殿和貴族院落,鱗次櫛比。
C.在創造的宇宙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
娓娓動聽: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鱗次櫛比: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
揠苗助長: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解析:C項的本意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毫無疑問”,錯用為貶義詞不可理喻。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句是(C )
A.帶著這么一張臉,你不管從事什么職業,不管穿什么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么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B.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起來。
C.益陽市交警隊招聘了許多交通協管員,在他們的協助下,交通擁堵的現象戛然而止。
D.舉世矚目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30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舉行。
鶴立雞群: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雨后春筍: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舉世矚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解析:戛然而止專指聲音的突然停止。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D)
A、一般人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不是嘆惜自己掙錢太少就是羨慕別人賺錢太多,可蘇格拉底在逛完市場之后,卻說:“原來我不需要的東西這么多啊!”
B、在農村中不乏“家電盲”,一旦使用電器,膽小的束手無策,膽大的就盲目發展操作造成用電事故。
C、岳陽因其四通八達的交通、開明開放的城市定位,吸引著八方游客和海內外投資商紛至沓來。
D、拓展的岳陽樓景區增加了景點,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脈絡。每處景點,都使參觀者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相敬如賓。
琳瑯滿目: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束手無策: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對等賓客一樣。
解析:相敬如賓限用于夫妻之間。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
A.任何個人的成就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比較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B.這位年輕的班主任雖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來精神矍鑠。
C.他在大會上的即興講話邏輯嚴密、語無倫次,博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D.托爾斯泰的作品不會放過小巧玲瓏的生活細節 ,同樣也能全面關注社會變革的現實。
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語無倫次:話講得亂七八糟,毫無次序。
小巧玲瓏:形容東西小而精致。
解析:精神矍鑠專用于老人;語無倫次為貶義詞,不適用于“好評”;小巧玲瓏指物品,不能指抽象的“生活細節”。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D )
A. 目前,住房價格一漲再漲,令購房者嘆為觀止。
B. 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的愛徒小沈陽幽默風趣的表演逗得觀眾忍俊不禁地大笑。
C. 同學們聚在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
D. 危難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軍無愧為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發笑。
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解析:嘆為觀止為贊美,與漲價矛盾;忍俊不禁本身已包含有笑的意思,和后面的笑構成重復語病;天倫之樂指骨肉親情的樂趣,不宜用于家庭之外。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B )
A.為了籌建南極長城站,他嘔心瀝血;長城站落成以后,這位鋼鐵漢子也流淚了。
B.這些很好的學習方法一旦融會貫通,定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
D.我們必須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地勤奮學習,絕不能有半點虛假和驕傲
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事倍功半: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
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持之以恒:長久堅持下去。
解析:這里應該用“事半功倍”,但誤用了其反義詞“事倍功半”,意思剛好相反,故不通。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利;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蓋;梯田旁邊,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麗、莫可名狀,讓人驚嘆。
C.十四年未曾謀面的老同學在長城上萍水相逢,共敘別后之情。
D.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恪盡職守:比喻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莫可名狀: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指事物極復雜微妙,無法描述。
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解析:萍水相逢為陌生人相見,與老同學矛盾。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C )
A.10級四班班長陳娜學習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級同學中德高望重。
B.進入九年級以來,我們班的好多同學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詣的學習,很多同學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停留的時間也算長的了,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
D.在一次數學考試中,他做一道選擇題足足花了半個小時才完成,真是小題大做。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苦心孤詣:指苦心鉆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一絲不茍: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小題大做:拿小題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當做大事情來處理。
解析:德高望重專指中老人年;苦心孤詣指的是“鉆研”,不指學習;小題大做是貶義詞,題是指事情,不能指題目。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每走一步都憂心忡忡,因為一旦偏離了方向,錯過了貯藏點,無異于直接走向絕路。
B.要把成都建設成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環境保護是基礎,我們應均衡利用和開發環境資源,合理劃分城市生態功能分區,因地制宜規劃發展。
C.在學校創新作文比賽中,李明的《心中的溫暖》一文,構思別具匠心、選材新穎典型,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D.小英在全省中學生舞蹈大賽中,以其優美舒展的舞姿和新穎的編排,征服了評委,獲得一等獎,全家人簡直是樂此不疲。
憂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別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樂此不疲: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解析:樂此不疲中的樂是指愛好,不是指快樂。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B )
A.2009年11月26日,中國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我們相信,通過大家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能轉變發展方式,過上低碳生活。
B.在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呼中,李銳同學首當其沖,率先跑到終點,為我班贏得了榮譽。
C.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是擺在婁底人民面前的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
D.現代文明固然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然而,是不是應該給原始的純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一席之地:比喻極小的一塊地方或者一定的位置。
解析:首當其沖的“沖”不是沖刺的沖,是“受到”的意思,和災難聯系在一起。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C)
A.有些人一旦擁有了名利,就變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風險放手一搏。
B.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的隆重開幕,中國人的自豪感在與日俱增。
C.聽完演講后,春江由衷地說:“李老師的這番演講拋磚引玉,我們受益不淺。”
D.在廣州讀書的美籍華裔留學生愛德華,正津津樂道地談論著中式英語的是與非。
患得患失: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與日俱增:隨著時間一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津津樂道: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解析:拋磚引玉為自謙之詞,不適用其他人。
【中考語文成語選擇題解析】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解析05-10
中考語文答題方法解析05-09
中考語文總復習誤區解析05-10
中考語文核心考點解析05-10
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解析05-12
高考地理選擇題的分類解析05-05
中考語文漢字知識考點解析05-10
中考語文易失分點及策略解析05-10
中考語文作文復習要點解析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