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學好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是大學里公共基礎課的課程,怎么學好大學語文保證不掛科,是每一個學習大學語文的學生關心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學好大學語文,僅供參考。
怎樣學好大學語文的幾點建議:
想學好語文,其實不難。學習過外語的人都知道,要掌握一門語言,就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入手。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聽和說自不必言。關鍵就是讀和寫。換言之,只有兩條:“持之以恒的讀”和“隨時隨地的寫”。作為基礎學科,語文的學習是一門終生的大學問,而大學中的大學語文,僅僅應該是一個開端--一個培養我們興趣的開端。
談到具體的學習,不妨分成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興趣的學習。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如此,沒有興趣,很難學好語文。所以,學習語文,不妨就從自己的興趣開始,喜歡什么就讀什么,多多的讀。歷史、小說、詩歌、傳記、哲學、天文、游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種興趣,都將為人生開辟一片新的世界。然后把自己的感謝寫出來,積累起來。這就是最好、最有成效的語文學習了。
第二、有計劃的學習。
除了自己的興趣以外,其它的方面也應該了解。平衡的知識結構是大多數成功者的重要素養。因此,不妨為自己作一個小小的計劃,其中開列上文學、文化、哲學、歷史的基本讀物,都讀一讀。然后,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寫作不好的人,可以有計劃地多寫一些東西,嘗試著去報章投稿。口頭表達不好的人,也可以在讀書之外,試著去參加講演社團的活動,提高自己說話的技巧。
第三、休閑性的學習。
這一點就不多說了。古人講“開卷有益”。具體到語文學習上,能將讀書、寫作當作自己的一種消遣和休閑,不也是很好嗎?偷得浮生半日閑,以一盞清茶、一本好書相伴,不是很快樂嗎?在網絡上、在媒體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感受,不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嗎?
大學這段時間是非常珍貴的。這一點,身處其中的大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只有離開了大學,才知道,原來看似漫長的人生中、看似廣闊的社會里,卻很難再找到這樣一段悠然的時間、一片安靜的地方和一種恬靜的心情去學習、去讀書、去完善自己。
第一,要了解全書的整體結構。 從《大學語文》(專)一書的目錄中可以看出,全書大致分為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詩歌等四種體裁形式。此外,在每一種類型的范文后都附有一篇“閱讀與寫作”,這部分內容對我們學習和寫作同類文章也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明確考試大綱,聯系課后提示學習課文。 在該書的最后附有《大學語文自學考試大綱》,大綱中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全書的結構以及各部分內容的重點、難點,還有他們在考試中所占分數的比率。在了解大綱基本內容后再開始學習課文,然后再聯系課后提示和課前作者的簡歷背景,展開地毯式學習,把握好這兩部分內容是我們學好課文的關鍵。最后,在結合課后的“思考與練習”,挖掘文中的重要段落。在這三遍“攻擊”之后,一篇課文就應該沒有什么疑點或漏洞了。
第三,注重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的學習。 從考試大綱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文言文和古代詩詞在考試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因此,我們在學好白話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古文的學習。在古文中重點考核作家作品知識、部分詩詞的背誦以及對文中重要字、詞、句的理解等幾部分內容。針對這幾部分內容,我認為:一、“列表比較法”是我們盡快掌握作家作品知識的捷徑。比如按作者所處的朝代、社會、地位、主要代表作品、作品的特點、時代背景等幾個方面制定出一個大的表格,這樣記憶起來就很方便了;二、晨讀是一種很好的背誦、理解古文(或詩詞)的方法。在使用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清晨用半小時去朗讀文言文(或詩詞),一段時間后便會收到同等時間、環境中最佳的回報,“一天之計在于晨”嘛;三、要想全面系統地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段落的古今意思,還是要靠最原始的方法——反復閱讀記憶。
第四、多做、多寫、多練、把握好沖刺階段。 大多數自考生可能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的,當你全面學習課文后,也該臨近考試了。在緊要的沖刺階段,一套完整的模擬試卷是不可或缺的復習資料。認真做好每一道復習題,并善于從每一份試卷中查找不足,總結重點,從不同角度分析試卷,洞察考試趨向是我們復習的關鍵。 作文,是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想順利的通過該科目的考試,就必須具備較好的寫作功底。當然,這種功底只能靠自己平時多看范文(或者寫作指導之類的書籍),同時要求自己多寫、多練。也只有自己多看、多寫、多練,才有可能在考場上獲得靈感,獲得超常成績。
如何適應大學新生活
1.筑就“心理”長城
“進入大學想學些什么?怎樣使自己的大學生活豐富而充實?大學畢業后做什么?……”每年接新生,河南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邵強都會提醒新生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大學以前,學生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高考,進入大學后目標突然沒有了,于是開始迷茫,導致心理落差,這是新生入學后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由于角色轉換的不適應,匆忙應對而壓力過大或過分放松的表現同樣普遍。邵強說,接受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挑戰,筑就心理“安全長城”,是大一新生要過的第一關。
“走進大學這個人才聚集地,大一新生若依舊沉醉在過去的光環中不能自拔,很容易迷失前進的方向。每年都有部分高考成績很好的同學,到大學后成績一落千丈,逐漸自暴自棄,有的甚至出現心理疾病。”河南理工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潘子彥老師說,“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源于他們對新環境、新人際關系、新學習模式和新生活方式不適應,導致心態失衡、萎靡不振,無法集中精力學習,行為較孤僻。”此外學習壓力、就業壓力、感情變化、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會引發大學生們的心理問題。
從高中“小天地”進入大學“大家庭”,大學生活無疑是豐富多彩的。由于各人的發展方向不一樣,新生進入大學后揚長避短,找準前進方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讓攀登成為一種人生姿態,在和諧、快樂、奮發中度過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顯得尤為重要。
2.克服“學習”難關
“大一時,倉促加懵懵懂懂;大二時,磨打錘煉充滿幻想;大三時,時光匆匆彷徨不安;大四時,游離徘徊如夢方醒。”這段在大學校園里廣泛流傳的話,基本概括了大學期間的學習過程。
大學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完全不同于中學,一些學生無法融入大學這個“小社會”而產生種種“心結”,所以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大學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學習信息量大、速度快,更加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實踐性。因此,大學新生要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和動機,學會調整心態、運籌時間。
“大一新生要善于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盡快實現從充滿幻想到腳踏實地的轉變,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收獲成功。”河南理工大學資環學院輔導員苗珊珊說,“大學階段,學生要學會主動學習,自己安排時間,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大學學習并非局限于上課和閱讀教材,討論交流、聽學術講座、參加社會實踐等都是學習,關鍵是要善于充分利用資源,將學到的知識有效地消化、整合。
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怎么辦?面對自己不熟悉甚至不喜歡的領域,如何學習?一些高年級學生的經驗是,除非你有特別明確的目標,一般情況下,不要轉專業。大學的自我管理體制決定了學習以興趣為主導,但興趣也是靠培養的。
“學長是很好的老師。”了解學校、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的最好途徑就是多向學長請教。許多高年級學生都說,一定要留下入學時負責接待你的那個學長的聯系方式,不懂的問題隨時咨詢,定會受益匪淺。
“聽課功夫在課外。”大學課多,所學東西也多,有的大課幾百人一起上,師生互動少,因此一定要提前預習,尤其是理工科。大學學習關鍵靠自覺,不能僅靠上課聽講,下課后應認真整理筆記,再好好吸收,老師布置的書目、論文,課下一定要認真讀。
希望大一新生早日適應新的生活。
【如何學好大學語文】相關文章:
如何學好英語作文05-11
如何學好《管理學》05-11
如何學好英語的英語作文04-22
如何學好高等數學05-08
如何學好大學高等幾何05-10
如何學好傳播學教程05-10
如何學好《高等數學》這門課?04-22
如何學好《語言學》這門課05-10
如何學好英語的英語作文2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