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于愛護動物的故事
昨天是母親去世三周年紀念日,遠在遼寧省的大哥、廣西的四哥和二爸的大兒子也于前一天趕回老家,專門參加這場具有紀念意義的活動。令人感動的是,堂兄的一位王姓戰友也隨路過西安的堂兄一起來到文縣,并在前一天晚上由堂兄的王姓戰友主持舉行了一個放生活動,給已經去世的父親、母親和已經七十多歲的二爸二媽祈福,希望他們能夠健康長壽。王戰友講了一個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就是在一九七六年發生大地震的唐山,這個故事就與那場大地震有關。那個時候各種物資短缺,食物是最短缺的。有一位剛生小孩不久的婦女,在一天晚上,發現一只獾掉進了家里裝食物的缸里。最初,這位婦女是驚喜,以為自己可以有食物了。但是,就在她找了一只棒準備打死這只獾的時候,獾開始哀哀鳴叫,獾的哀鳴讓這位剛剛做了母親的婦女動了惻隱之心。隨后,她想,在這寒冷的`夜晚,不是是在沒有辦法,誰愿意出來冒險找食物?于是,她再沒有繼續打獾。一念之仁,使她在獾離開的時候,她將家里的一點玉米面餅掰了一點給了這只獾,獾叼著這點玉米面餅就離開了。事情的發展出乎人們意料。過了二十多天的一天夜里,這個婦女聽見有敲門聲,以為是鄰居來串門。開門之后,她驚訝地發現,一只獾領著三只小獾在門外,遠遠地向她作揖禮拜。婦女很驚訝,原來是以前缸里的獾帶著孩子來感恩了!婦女想:作為人都這樣缺吃少穿,動物就更加不容易了,何況還是一個和自己一樣剛生了小孩的動物。于是,她又將家里的一點玉米面餅分了一些給了這一大三小四只獾。就這樣,隔三差五這只獾就會來婦女家,有時是一只,有時是帶著三只小獾。這個婦女也是在獾到訪的時候,給一點珍貴的食物。后來,一天半夜,這位婦女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警醒。她剛打開門,這只獾就竄進屋里大聲叫喚,婦女的孩子被驚醒了,婦女只好抱起孩子哄孩子睡覺,這只獾又咬了一下婦女的腿。婦女又氣又急,想這大半夜的,這只獾也太不像話了,于是追打這只獾。追了好久沒有追上,婦女氣更大了。一會兒,這只獾從門里跑出去,婦女追出門外。這時候,大地震發生了,頃刻之間房屋倒塌,婦女反應過來,才知道是這只獾救了她!婦女于是在以后,再也沒有殺過動物。
這個故事使我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說實話,我在以前是不知道這首詩的。在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在背誦這首古詩,我聽見之后,才知道有一首這樣的詩,感慨之余,牢記這首古詩。盡量不做傷害動物的事情。
我把這個故事寫下來,是希望讀者諸君能夠心存仁愛,不做傷害動物的事情,也教育孩子不傷害動物。當然,像這個故事里動物為了感恩從大地震中救人的事情很少。我們愛護動物也不必期望會發生動物救人的事情發生。地球上的物種經過多年變換,物競天擇,物種生存都有規律。而物種的減少,很大程度上與人的活動有關。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自然規律也是一種因果,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一則關于愛護動物的故事】相關文章:
1.勵志故事一則
2.故事一則作文
3.愛情故事一則
4.童話故事一則
5.寓言故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