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都梁
仁壽四年(604)七月,楊廣弒父、殺兄,躊躇滿志地登上了皇位。十一月,他下令營建東京。大業元年(605)三月,“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后百余萬,開通濟渠”,又發“淮南民十余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東京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于道。”(《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八月,渠成。楊廣登上龍舟,帶著他的后妃、王公們浩浩蕩蕩地南巡江都了。在溝通淮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節點——盱眙,他建了一座離宮“都梁宮”。此后,都梁便成了一個雅致的別稱,而連通了汴水、泗水的古運河,也使得“江州司馬”筆下于瓜洲古渡頭“月明人倚樓”的那縷幽怨和戀愁有了并不詩意的緣由。
然而歷史總是在人始料不及地方長出些枝枝杈杈。汴水漸漸地淤塞了,朝代更迭了,京杭運河改道了。元末,曾經的無產者朱重八,參與造反,改名元璋,最終奪得天下。于是他想起了他所有能記得的祖宗,元代的難民朱百六便成了明玄皇帝、他的兒子朱四九成了明恒皇帝、孫子朱初一成了明裕皇帝。即便是尸骨無存,他們依舊風風光光在淮河邊享有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明祖陵。孰料,人間的天子卻定不了神界的規矩,不知是朱家得罪了淮河龍王,還是朱家叔侄相爭太過血腥,淮河大水又終將它沒入了洪澤湖。
禍兮福兮,近300年的水沒,卻使明祖陵在一次次社會的劇烈動蕩中得以保全,躲開了散兵游勇、躲開了洛陽鏟,在重見陽光后,那些栩栩如生的神道瑞獸和文武官員又得以迎接后人詢問的.目光。
秋,本是一個惆悵暗生的季節,但燦爛陽光下即使見到“滿地黃花堆積”,體會的也只是秋天的金色。于是,都梁山中只見龍蝦博物館,展出著有些來歷不明的小龍蝦,與都梁閣相對的則是那個有著憨憨模樣的王寶強手執小龍蝦的巨幅廣告。
說不清都梁是什么了。因為,都梁是山間的香草,只是更多的時候它叫做“澤蘭”;因為,都梁是一座離宮的名稱,只是那個皇帝早已死掉;因為,都梁是《亮劍》的作者,只是現在他的知名度已遠不及“李云龍”。因為,都梁是一座城市的別稱,只是它現在已被“國際龍蝦節”的光環籠罩。
何必問都梁?既然,龍蝦肥美;既然,有人采風;既然,春秋時管鮑就曾于此地分金;既然,還有美酒相隨,何不索性做一回饕餮客?于金風中且手執龍蝦,暢飲美酒。做回俗世人,管它甚興亡事,尋什么鳥惆悵!何況那些鳥皇帝又何嘗不像一只只大龍蝦,生前揮舞大螯,威風凜凜,死后卻只能任人剝殼食肉! ( )
2013-11-3
【尋覓都梁】相關文章:
1.尋覓
2.尋覓春天作文
3.尋覓話題作文
4.尋覓初戀人兒
5.關于尋覓初中作文
6.早春尋覓高中作文
7.尋覓盤古山散文
8.又吟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