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范文(通用11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1
一、指導思想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表,它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禮儀教育”是對學生進行行為道德規范、人際關系準則的傳統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礎工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實施內容
(一)學校禮儀
1、進校禮儀:進校三步曲:立正、敬禮(隊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團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手掌小臂成斜線,掌尖對著太陽穴。)問候。
2、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準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布上課后,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后,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嘩,不追跑打鬧,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端坐靜聽。
(1)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
(2)開學、結業典禮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準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3)上臺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臺口上臺,站在臺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后轉過身來,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后,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臺時腳步穩重,從指定臺口退下,臺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哄、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松,軀干挺直,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雙腿立直。
(3)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松,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并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3、衛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后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咽,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說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以“講文明懂禮儀樹新風”為主題;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重點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作為重點,培養、訓練、引導學生明確禮儀規范要求,使學生努力做到:文明禮儀進校園,做文明小學生;文明禮儀進班級,做文明小主人;文明禮儀進家庭,做文明小使者。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把“講文明懂禮儀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作為加強與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的重要內容來抓。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
2、通過文明禮儀活動,提高學生的文明修養,讓校園洋溢文明之風。
三、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學習
1、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啟動儀式。
2、舉行“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簽名儀式。
3、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國旗下講話、班隊會等渠道廣泛宣傳文明禮儀。
4、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組織學生觀看文明禮儀影視教材。
5、各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文明禮儀》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6、各班制作張貼文明禮貌用語,出一期“文明禮儀”知識的黑板報、手抄報。
黑板報:低、高年組各校1期。
手抄報:低、高年組各校2篇;中心校3篇。
時間:4月15日上交中心校。
7、舉行文明禮儀教育知識競賽活動。
低、高年組各校3名;中心校5名。
時間:5月13日。
8、舉行文明禮儀講故事比賽。
低、高年組各校1名;中心校2名。
時間:5月14日。
講故事比賽:低年組3-5分鐘;高年組5-7分鐘。
9、評選出“文明禮儀班級”、若干名“小紳士”、“小淑女”。
10、文明禮儀照片征集并制作文明禮儀展板。
各校至少5張照片于6月初之前上傳中心校郵箱。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
1、在學習文明禮貌用語和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嚴格的行為訓練,做到文明行為訓練與養成教育相結合、與評選文明衛生班級、文明禮儀班級相結合。
2、少先隊負責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監督和指導學生的行為。每周收集、歸納學生中涌現的好人好事,利用廣播站和宣傳欄大力宣傳和表揚。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如講身邊的禮儀小故事、演講比賽、中高年級學生辦文明禮儀小報等。
4、學校要把禮儀教育納入學校的地方課程中,使禮儀教育進校園、進課堂。評選出“文明禮儀班級”、“小紳士”、“小淑女”;并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學生把禮儀帶回家,通過孩子去影響家長,教育家長,從而形成全社會人人都“講文明,有禮貌”,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的湄洲島。
第三階段:總結與表彰
1、要求各校全面總結活動開展情況。
2、表彰“文明禮儀班級”、“小紳士”、“小淑女”。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3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歷來重視禮儀教育,講文明、重禮儀、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禮儀修養,全面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為了配合學校工作,我班特制定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2、舉行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評選“文明禮儀之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二、具體措施
1、創設文明禮儀良好環境氛圍。
根據每月工作重點布置有關的文明禮儀黑板報。
2、寓規范訓練于學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在常規教育工作中,堅持把培養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行為標準放在首要位置,關注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與習慣。以平時儀表、言語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把《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讓他們從中受到影響,得到鍛煉,養成習慣,從而提高。每周一班會上一節文明禮儀課,堅持做好記錄。
3、寓規范訓練于各領域教學之中。
在各領域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教材切合實際地把《規范》細則滲透到教學中去。并根據文明禮儀教育的需要,創編文明禮儀教育的教材,使學生在開無意識的學習中強化記憶,受到教育。
4、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
根據每月主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豐富教育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于規范化。
5、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
通過家長會和平時與家長的交流,要家長了解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并積極配合教師,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4
一、教材分析:
文明禮儀是素質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使人終身受益。面對六年級學生,更應該重視良好文明禮儀的培養。他們到底應該怎樣規范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學校的生活,確保學習任務的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目標: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歷來重視禮儀教育,講文明、重禮儀、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通過學習文明禮儀,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禮儀修養。
三、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第2——5周學校禮儀
第一課形象禮儀
第二課課堂禮儀
第三課活動禮儀
第四課集會禮儀
第五課交往禮儀
第六課就餐禮儀
第七課行走禮儀
第八課復習檢測
第六周學校禮儀知識競賽
第七周學校禮儀征文
第八周學校禮儀演講
第九周班級學校禮儀展示
第十——十一周家庭禮儀
第十二——十四周社會禮儀
第十五周網絡禮儀
第十六周涉外禮儀
第十七周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基本要求
第十八周職業道德基本要求家庭美德基本要求諸城市民文明公約
第十九周諸城市文明市民標準諸城市道德模范標準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
四、具體措施:
1、創設文明禮儀良好環境氛圍。學習基本的文明禮貌用語的含義和用法。通過學生聯想生活實際,創造性地模擬生活場景,學以致用。
2、培養學生的文明意識,通過討論明確不文明的行為。
3、采用知識問答的形式,記憶基本的`禮儀。通過交流體驗卡,激發學生的文明表現欲望。
4、在常規教育工作中,堅持把培養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行為標準放在首要位置,關注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與習慣。以平時儀表、言語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把《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讓他們從中受到影響,得到鍛煉,養成習慣,從而提高。每周上一節文明禮儀課,堅持寫文明禮儀日記。
5、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根據每月主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豐富教育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于規范化。
6、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通過家長會和平時與家長的交流,要家長了解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并積極配合教師,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總之,培養孩子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學生,對我們將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儀的好習慣。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5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人人爭當“禮儀標兵”,形成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互相幫助的和諧關系,促使他們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全方位提高文明素養,也為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目標措施
通過晨會、(主題)班會、黑板報、教室環境布置、同學榜樣等各種形式進行教育,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目標如下:
1.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
首先要做到五個“不”,不隨手亂扔紙片,不隨處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墻壁留鞋印、球印,不向樓下潑污水、臟水、拋紙團、飲料瓶等。其次在同不衛生習慣告別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地、隨時隨地地撿拾地上的垃圾,擦洗墻上、桌上的污點、污痕、污跡,擦凈樓梯上(立面、臺面)、過道上、教室地面上的各種污跡并保持教室桌椅和衛生角的整潔,為創造潔凈的校園環境做自己的貢獻。再次要在活動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2.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
不說污言穢語,不給同學起污辱性綽號,文明交往;上下樓梯、出入廁所不推搡擁擠;不在校園墻壁、走廊、桌面等處亂寫、亂畫、亂涂、亂刻、不損壞公物;不在升國旗與集會時講話。在告別陋習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1)升國旗時,嚴肅莊重,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2)著裝整潔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談吐舉止文明。
(3)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4)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問好、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5)見到老師主動問好;上課時起立向老師問好;課堂發言先舉手;進老師辦公室報告或輕輕敲門,經允許后進入;當領導、老師問話時,能主動站起來回答。
(6)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回家與家長打招呼。
(7)碰見客人或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招手送別。
(8)對老、幼、病殘者有愛心,行走讓路,乘車讓座,購物讓先,尊重幫助殘疾人等。
(9)遞送或接受物品時起立并用雙手。
(10)參加集會守時肅靜,大會發言先向師長和聽眾致謝,觀看演出、比賽時適時、適度鼓掌致意。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6
根據教育局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學校文明禮儀教育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據教育局的活動實施方案,結合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全校上下,共同行動,思想重視,扎實推進,師生互動,重在體驗,創設氛圍,評價激勵,將禮儀教育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尊重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德育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新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實效,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二、實施辦法:
1.首先對全校教職員工進行教師形象、教師禮儀知的學習與培訓,提高全校教職員工禮儀意識和禮儀水平。
2.讓每一位學生親身參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開禮儀的活動中,親歷轉變過程,注重情感體驗,逐步將禮儀行為規范轉化為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3.全校創設“人人講文明,班班重禮儀”的濃厚氛圍,在全校大力宣講禮儀,學習禮儀,通過值周中隊、值周教師、值周行政人員巡查等方式,在校園提醒檢查,教育不文明行為,讓不文明行為在校園無處藏身,舉全校之力爭創“文明禮儀示范校”。
4.全校開展“十個一”及“雙十佳”評選活動。要求每個學生能講一個禮儀故事,發現身邊的一個禮儀榜樣,編一個禮儀歌謠,在校園提醒一次不文明行為,改掉自身的一個不文明行為習慣(或養成一個新的禮儀習慣)。要求每個班級開一次“文明禮儀”的主題班隊會,開展一次與“文明禮儀”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一次“班級文明禮儀演講比賽”,制定一份有班級特色的文明禮儀“倡議書”。學校將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綜合考評,期末評出“德化實小十佳文明班級”、“德化實小十佳文明禮儀小使者”,即“雙十佳”。對于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經教育不改正的.同學,無論學習成績高低,在期末各類的“三好學生”、“優秀隊干”、“優秀隊員”等評優評先實行“一票否決”。
5.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創建“文明家庭”活動,進行“文明家庭”的展示,評選活動。
6.以“唱響國歌”為突破口,由校領導親自檢查,每個班級,年級逐一通過。在唱國歌中,具體要求是:嚴肅認真,聲音哄亮,情感真摯。在此基礎上,重點抓的校園文明行為是:見到老師、客人、同學主動問好,不亂扔廢棄物,不說臟話,不在教室、校道追跑打鬧。
7.以演講比賽、歌謠創作、卡通設計、社會實踐、《紅領巾報》、墻報壁報、校園之聲廣播、作品展示欄等多種形式宣傳禮儀,展示禮儀。
8、開展文明校、文明班級、文明學生的評選活動。全鎮評出文明校3所,文明班級11個,文明學生60名。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7
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要繼承和發揚這一美德,就要教育學生從小做起,使禮儀修身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內心力量,一種人生追求,引導成為一個優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現代公民。為了把這一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好,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學期的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個人禮儀、交往禮儀和公共禮儀三部分。教材通過名言導入、走進現場、互動討論、專家引路、故事升華以及我來體驗等幾大模塊來訓練,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認識到文明禮儀的內容和意義,并自覺遵守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每個班人數在60人左右,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在文明禮儀方面做得比較好,但不夠細化;一小部分學生對于文明行為的具體內涵不太清楚,在個人禮儀、交往禮儀和公共禮儀方面還需努力。
三、教學目標
1、學禮儀用禮儀,使文明意識深入人心,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力求學生“知”與“行”的統一。
2、通過學習使學生不但掌握文明禮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禮儀的要求,來指導、約束自己日常生活學習、行為和習慣。
3、教育學生認識社會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并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4、通過小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文明禮儀活動的積極性,利用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5、發揮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帶動全體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規則,爭做文明少年。
四、教學措施
制定文明禮儀教學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文明行為常規教育,并通過多個層次、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方式來訓練,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文明禮儀的教育意義,并能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8
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和行為,我制定了以下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一、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
制定明確的.課堂規則,如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垃圾等。
通過互動游戲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
老師在課堂上言傳身教,做出文明禮儀的好榜樣。
二、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
通過舉辦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文明禮儀演講比賽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
制作文明禮儀宣傳板報、宣傳欄等,宣傳文明禮儀知識。
在校園內設置垃圾桶,提醒學生注意垃圾分類和保持環境整潔。
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引導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志愿者活動,幫助老人、孤寡兒童等需要幫助的人群,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文明素質。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如參加朗誦比賽、歌唱比賽等,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和禮儀素養。
通過以上措施,我相信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和行為將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9
一、目標:
通過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形成文明、守紀律、尊重他人、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和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二、工作內容:
制定文明禮儀教育課程計劃,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文明禮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
加強家校聯系,組織家長會,宣傳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家庭作業、家長手冊等方式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文明禮儀。
組織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如“文明出行,從我做起”、“文明就餐,從小做起”等,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
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對學生的文明行為進行宣傳和引導,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樹立文明先進典型,激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文明禮儀教育。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宣傳活動,通過校園廣播、電子屏幕、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宣傳文明禮儀教育,營造濃厚的文明氛圍。
三、工作措施:
強化師資力量,培訓文明禮儀教育專業人員,提高教師的文明禮儀教育水平。
建立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檔案,對學生的文明禮儀表現進行記錄和評價。
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資源的整合,如組織學生參觀文明城市、文明村鎮,觀看文明禮儀教育宣傳片等,拓展學生的文明禮儀知識和視野。
建立文明禮儀教育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文明禮儀表現進行定期評價和反饋,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四、工作計劃:
制定文明禮儀教育課程計劃,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授課,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加強家校聯系,組織家長會,宣傳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文明禮儀。
組織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如“文明出行,從我做起”、“文明就餐,從小做起”等。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宣傳活動,通過校園廣播、電子屏幕、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宣傳文明禮儀教育。
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對學生的文明行為進行宣傳和引導,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樹立文明先進典型。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10
一、教育目標:
幫助學生認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文明素質和禮儀意識。
培養學生良好的言行舉止和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
二、教育內容:
儀表端正:引導學生學會穿戴整潔、整齊,不要亂扔垃圾、亂涂亂畫。
言行得體:教育學生在交往中注意用語得體、禮貌待人,不說粗話、臟話。
行為規范:教育學生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定,如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垃圾、不在校園內吸煙等。
尊重他人:教育學生尊重師長、同學、父母、祖輩等,不欺負弱小、不嘲笑別人。
三、教育方法:
教育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如講座、宣傳欄、課堂教學等,讓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具體表現。
互動交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比賽、游戲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模范引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的好榜樣,如班主任、優秀同學等,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行為和態度。
四、教育成效:
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和禮儀意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增強集體凝聚力。
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成長。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 11
一、教育目標
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社交能力;
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意識。
二、教育內容
文明禮儀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如乘車、就餐、購物等;
家庭生活中的文明禮儀,如孝敬父母、禮貌待人等;
社交場合的文明禮儀,如見面禮儀、談話禮儀等。
三、教育方法
通過講解、示范、互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儀;
引導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如模擬就餐、模擬問候等;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文明禮儀活動,如文明班級評選、文明城市創建等。
四、教育評估
通過考核、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進行評估;
通過班級表現、學生口碑等方式,對教育效果進行評估。
五、教育資源
校內文明禮儀宣傳展板;
學校禮儀隊的演示和示范;
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和監督;
社區和學校聯合開展的文明禮儀活動。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06-08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05-10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總結04-13
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01-21
2020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計劃范文(精選3篇)05-10
小學生文明禮儀兒歌和教育歌05-07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方案05-08
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探析論文04-03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方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