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偷竊行為要不得國旗下講話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本學年以來,我校發生了多起校園偷竊案件,其牽涉面從宿舍到教室,從學生到老師,從偷手機到偷同學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和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嚴重者還偷到處室、教室、級組辦公室的電腦內存上去,有的偷竊金額已達到追究刑事責任或勞動教養的地步,給學生、家長、老師、學校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中學生偷竊雖大多是小偷小摸,有的既構不成犯罪,也談不上治安處罰,但其中反映的思想問題卻是嚴重的。
人的行為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去實施的。而青少年偷竊行為是由錯誤的認識支配的。一些品德不良的中學生,他們認識特征的主要缺陷是自我中心突出,十分自私自利。雖然,家庭寵愛他們,給予他們優裕的物質生活,但是并不能滿足他們貪婪的欲望,于是他們用偷竊的手段來滿足自私的個人需要。在他們看來,“骯臟的手”實在太實惠,輕而易舉地一伸手,得來的財物可以花,可能玩,既然得到的是甜頭,那就何必去管他人的苦頭呢?這些行竊少年恰恰忘記了一條真理: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品質之中,貪婪是最可恨、最可恥的。正如《伊索寓言》說的: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青少年偷竊行為還常與不良的情緒、情感聯系在一起。有的年輕朋友可能會想,把他人的財物竊為已有,難道不可恥?難道會心安理得么?我們說,如果有這樣的自尊心和同情心,就根本不可能去偷竊。相反,行竊的青少年往往缺少正義感,他們樂意把自己的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或者是根本就想不到他人受到的損害,情緒情感的低級庸俗、不穩定和沖動性與他們的錯誤認識是一致的,對青少年偷竊起了助長作用。
青少年偷竊動機,較普遍的一種是物質動機,虛榮心理,這種人往往是見了東西就眼紅,別人有自己無他們就覺得沒面子,想弄零花錢,想去玩電子游戲,想要高檔化妝品,想要MP3,想要手機,想在同伴中顯示自己的所謂尊貴等等,他們就以最簡易、直接的偷竊來達到目的。這里,往往是道德觀念的墮落導致了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
另外有的同學有愛吃零食、喜歡鋪張、講排場的壞習慣,當他的錢不夠花的時候,實在熬不住了,就會伸出“骯臟的手”去偷竊,以滿足自己的習慣需要。
中學生偷竊,其危害是巨大的。首先危害的是偷竊者本身。偷竊者偷竊得手后,如果未被發現,他們就會滋生僥幸心理,以致今朝得手,明朝上癮,形成習慣,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以致觸犯了《刑法》,構成了犯罪。須知輕微的偷竊行為與要受法律制裁的盜竊犯之間,是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的,小偷小摸的人可以發展成為盜竊犯。現實生活中,許多盜竊犯在鐵窗下懺悔時,往往回憶到少年時代做學生時的偷竊劣跡。如果沒有偷竊劣跡的影響,或者已經改掉了偷竊行為,以后可能就不會淪為盜竊犯了,真是后悔莫及。同時,你在進行偷竊,到底是小偷小摸還是盜竊犯罪,最終是由危害結果的大小來決定的。“骯臟的手”想伸進他人的口袋偷些零用錢,可一下偷到了幾萬元的存折,這就夠上盜竊罪的標準了。其次危害的是同學、老師和家長,偷竊使我們的同學、老師、家長缺乏安全感,嚴重的將搞得人心惶惶,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秩序。再次是影響學校的形象。堂堂z一中居然存在這種害群之馬,會令社會上的人包括家長一定程度上懷疑我們一中人的品德修養,一定程度上失去對我們學校的信心。為了徹底清查校園偷盜行為,還我一中人的純潔形象,學校德育處、保衛科、團委已聯合布控,我們奉勸有偷竊行為的同學趕快收手,并且請各位同學勇于揭發身邊的偷盜行為,誓將這種丑陋的行為趕出我們的菁菁校園。
過去,為了顧及到偷盜者的面子,我們查獲了這類案件后往往采取不公開的處理方式,而這種人性化的處理方式又往往給某些同學傳遞了錯位的信息:以為我們查處不力,從而得寸進尺,為所欲為。現在,鑒于偷盜行為對我校造成的嚴重影響,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同學、老師、學校的財產安全,我們在此鄭重聲明:如果再發現有偷竊行為的學生,不論輕重,一律在全校大會上公開處理,高中生均給予飭令退學、初中生均給予轉學處理,嚴重的將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望同學們自重。
【偷竊行為要不得國旗下講話】相關文章:
國慶節國的旗下講話11-22
蓄勢讓我們揚帆起航國的旗下講話12-06
嫉妒要不得的勵志故事03-09
關于學生偷竊行為檢討書12-09
驕傲自滿,真要不得作文12-01
國旗下講話12-05
國旗下講話01-12
國旗下的講話12-24
國旗下的講話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