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貴的悲憫的國旗下講話
這位同學很詫異: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窮人”,居然會在大冬天出來擺地攤。請注意,這位同學的措辭——窮人。然后,在這位同學的作文里,他花很多筆墨寫自己到這位“窮人”貨攤上購物。在這位同學的心里,儼然把自己作為一位救世主了。
說實話,批到這樣的作文,老師心里涌起的感情,可不僅僅是感慨,還有很深的悲哀,甚至還有憤怒!因為這位稱呼冬天擺地攤的人為“窮人”的同學,他缺乏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悲憫情懷。
在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什么是悲憫:悲:指慈悲,對人間苦難的一種感同身受;憫:指同情,對人間苦難中的人并不輕視蔑視甚至可憐,懷有一種博大的愛。這就是俗話所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悲憫,其實就對人間苦難的感同身受并深懷同情。
同學們,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從材料中扒分吧。這很重要。這比考試的分數重要十萬倍。同時老師想到我們很多同學在語文的閱讀理解中,因為不理解文本里蘊含的感情,總是扣分很多。閱讀失分的原因也許不僅僅是閱讀不夠,訓練不夠,根本的原因其實和上文的那個稱呼冬天擺地攤的人為“窮人”的同學一樣,他們缺乏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感情。閱讀,就是理解。不理解,就無法閱讀,盡管你認識文本的每一個字。這不是數量層面,也不是技術層面的活,缺乏一種情懷,就是難以到達一種高度。
老師曾經播放過一部伊朗的影片給孩子們看。這部電影的情節,我很熟悉,現在說起來,也是歷歷在目,因為它實在很感人:
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的鞋子,他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只好兩兄妹交換穿一雙鞋上學。為了讓妹妹有一雙自己的鞋子,阿里拼盡全力參加了市里的長跑比賽。他希望獲得第三名——因為第三名的獎品就是一雙跑鞋。可是在激烈的沖刺中,阿里無法控制自己的名次,他只跑了第一名!而第一名的獎品偏偏不是鞋子。阿里因此陷入了痛苦之中……回來的時候,阿里脫下來他磨得破損不堪的鞋子,把自己的腳放在水池里,殷紅的血跡順著水流絲絲飄散,引來了池子里的小魚,紛紛游過來來啄他的腳……
這部電影獲得了十八項國際大獎,創造了有史以來伊朗電影在美國最好的票房記錄。但是,在整個觀看過程中,有些孩子卻多次發出大笑。尖利的笑聲深深地刺痛了老師的心。老師其實知道這幾個孩子在笑什么——他們笑的是貧困。
也許,貧窮和苦難,對我們大家來說,實在遙不可及。我們哪一位同學沒有三四雙鞋子怎么理解這位九歲的孩子沒有鞋子上學的困窘?這個世界居然還有人會為了一雙鞋子而這樣苦苦掙扎?我們哪一位同學沒有得到家人很好的呵護,怎么理解在寒冷的風里一個守攤位的老人的堅持?這個攤位的所有貨品說不定還不滿200元,這個世界,怎么可以大冬天不回家好好呆著養老?而平時講的希望工程,那么遙遠。我們對貧困沒有切膚之痛。所以,我們的眼中只看到因為貧困而帶來的狼狽。
馬老師喜歡寫文章,也喜歡教學生寫文章。老師幾乎天天批作文。其實我很喜歡學生作文。特別讀你們這個年齡階段寫的文章。你們寫友情,那么真誠。你們寫親情,那么深切。你們寫青春期朦朧的情感,更是細膩而率真。如果讓你們寫幻想,更是才華橫溢。但是,老師總覺得,你們的筆下還缺了一點兒什么。
同學們,要有一點悲憫情懷。不僅僅在我們的筆下,也要在我們的行動中——悲天憫人。以慈悲體恤之心去關注人世間的苦難,感同身受地去撫慰苦難中的人們。
有一位小同學,把社會課上聽到的一個故事與很開心地馬老師分享。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名叫陸杰森小伙子,在大街上行走的時候,突然看見麥當勞門口坐著的赤腳乞討老人,憐憫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便進店里去買了兩包薯條,坐在老奶奶旁邊和她邊吃邊聊。于是,我們的視野里,就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個外國人買了兩包薯條,分給乞討的老奶奶一包,兩人席地而坐,開心地吃著聊著。同學們,聽到這個故事,你是不是覺得這個世界因此而分外美麗?
同學們,想一想酷暑下彎腰弓背腰拖板車的男子,想一想在雨中街邊屋檐下守著小攤的女人,想一想年關在即苦干一年而得不到工錢的農民工……想想他們,在我們心里彌漫的不應只是可憐,更不是可鄙,而應該是一種肅然和體認!這就是這個世上最溫柔也最具震撼力的悲憫情懷。
悲憫,是有溫度的。它使我們的心靈懂得體恤,而不是心如木石無動于衷視若無睹。
悲憫,是有亮度的。它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人性之光,是用溫柔的慈悲點燃的微微燭光。
如果我們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這樣的悲憫心并且每一個人懂得尊重這種偉大的情感,我想,這世間一定充滿了人性的關懷。
【高貴的悲憫的國旗下講話】相關文章:
國旗下講話-高貴悲憫01-20
悲憫情懷的作文12-09
悲憫情懷作文12-09
悲憫時光短文04-03
國慶節國的旗下講話03-30
蓄勢讓我們揚帆起航國的旗下講話05-01
高貴的乞討經典美文12-09
讀書,是高貴的開始12-09
女人的高貴作文精選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