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學會寬容中學教師國旗下講話

時間:2022-12-03 01:43:34 講話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會寬容中學教師國旗下講話

各位老師,同學:

學會寬容中學教師國旗下講話

  今天我過期下講話的題目是《學會寬容》。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1995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大會通過《寬容原則宣言》,并宣布每年11月16日為“國際寬容日”。如該宣言稱:“寬容是對我們這一世界豐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不同的思想表達形式和不同的行為方式的尊重、接納和欣賞”。設置這樣的節日,目的在于強調在多元化社會里,通過普及寬容方面的教育,使人們和諧、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寬容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在這個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的世界,在這個競爭壓力越來越巨大的時代,寬容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有人說寬容是人們工作和生活中最好的潤滑劑和安慰劑。世界因寬容而變大,時代因寬容而輕快,你我則因寬容而可愛。

  我想起古代禪師寒山與拾得的一段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侮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治?”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消極,但細細琢磨卻頗有道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周圍人犯下非原則性的小錯誤時,如果你采選寬容,友善待人,大家會感受到你寬闊的胸襟,產生巨大的正能量。在美國一個市場里,有個中國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好,引起其他攤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無意的把垃圾掃到她的店門口。這個中國婦人只是寬厚的笑笑,不予計較,反而把垃圾都清掃到自己的角落。旁邊賣菜的墨西哥婦人觀察了她好幾天,忍不住問道:“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里來,你為什么不生氣?”中國婦人笑著說:“在我們國家,過年的時候,都會把垃圾往家里掃,垃圾越多就代表會賺很多的錢。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這里,我怎么舍得拒絕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來越好嗎?”從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現了。

  這個中國婦人化詛咒為祝福的智慧確實令人驚嘆,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卻是她那與人為善的寬容的美德。她用智慧寬恕了別人,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融洽的人際環境。俗話說和氣生財,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這種方式,而是針鋒相對,又會怎樣呢?結果可想而知。

  生活中,寬容可以產生奇跡,寬容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寬容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復仇心理鋪就的道路。寬容別人就是解放自己,身心才能健康,對于所受的傷害,寬恕比仇恨更高尚,鄙視比雪恥更有氣派。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柏、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處山谷處,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柏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于是在附近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我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柏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吉柏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打了馬沙一耳光。”當他們旅游回來后,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么要把吉柏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吉柏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感激吉柏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了一干二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何對待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以牙還牙,不如用一顆寬容之心,很多時候寬容別人,也正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凈,人生就會更加從容和健康。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一句勸告遠比謾罵溫暖人心,在我們的生活中,理解和換位思考才能“家和萬事興”,“宿舍和則為人興”,“班級和則學問興”,“師生和則學校興”。汪國真在《寬容與刻薄》中所寫的那樣:“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寬容的基礎是尊重。只有承認彼此的平等,尊重彼此的差異,才能寬容彼此的言行。我們同學之間出身于不同的家庭,經歷過各自的生活,性格不同,特點各異,各人都有優點和長處,也有缺點和錯誤,這決定了,即使我們有著相同的追求,仍然可能采取相異的行為觀點。正是人與人的差異構成了社會的多彩,衍生了無數的可能,只有面對差異懷抱尊重,才能實現寬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因為理解了這個世界的多元與博大,因為理解了自身的局限與狹隘,所以,能容許自己不完全了解他人,也能體諒他人難以真正懂得自己,所以不試圖凌駕于他人的意志之上,也不貿然套用他人的價值標準進行自我評判。所以要想和睦相處,首先大家都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寬容的目標是和諧。無論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還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追求,其核心內涵都是“寬容”。寬容是打開人與人之間和解之門的鑰匙,它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修養。貝爾奈說: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地等于黃金。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

  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突見墻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墻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墻,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像聽到老禪師此話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法國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歷來被視為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美的品德。當然,寬容不是讓步或遷就,不能當作縱容。對那些蠻橫無理或者屢教不改甚至是喪盡天良的人,則應該有堅定的處事原則。寬容不應該成為同學犯錯的護身符和借口,處處寬容,則有可能導致錯誤的擴大、損失的增多、不良因素的增加,使得事物朝著壞的方向發展。這種形式的“寬容”叫縱容、姑息、包庇,與寬容向善的終極目標背道而馳。

  同學們,老師們,昨天是“國際寬容日”,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應止于昨天,今天,讓我們一起跟世界說聲:沒關系!謝謝!


【學會寬容中學教師國旗下講話】相關文章:

學會寬容國旗下講話04-27

學會寬容善待他人的國旗下講話12-09

學會寬容善待他人國旗下的講話04-24

學會寬容與人為善國旗下講話范文05-01

寬容日國旗下講話08-13

寬容待人國旗下講話04-28

國旗下的講話之寬容04-11

學會寬容作文11-11

學會寬容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