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長謝紅星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這些日子,校園里洋溢著畢業的激動與欣喜,也彌漫著離別的愁緒與感傷。操場和教學樓前,你們擺出的POSE千姿百態;微信和 QQ空間上,你們曬出的感懷千言萬語。在這離別的時刻,除了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學業外,我該跟你們說些什么呢?記得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我給同學們推薦了三 本書。借此機會,我想談談推薦這三本書的緣由,算是我給大家的臨別贈言。
第一本書是《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是作家王小波與妻子的書信集。書中寫到“愛把我們平淡的日子變成節日,把我們暗淡的生活照 亮了……”“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這是兩個靈魂赤裸裸的對白。他們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在物質匱乏、靈魂蒼白的上個世紀 80年代,愛情成為了他們精神的支撐和活下去的動力。大學幾年,你們或許有過“匆匆那年”的浪漫,或許有過“致青春”的情懷。清曉園或許留下過你們愛的足 跡,知音湖或許還在聆聽你們的心語。
但是,你們馬上就要走向社會了。我在想,也許生活的磨難會讓我們過早地品嘗憂傷,也許青春的生命就要開始背負起太多的滄桑。 我希望你們,要始終對生活充滿熱愛,要相信生活中有鮮花也有愛情,要像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愛自己的戀人、家人、朋友和工作,并將這種愛化作不斷前行的勇氣 和毅力。正如詩人汪國真所言,“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也在想,貧瘠的歲月,平淡的生活,可能讓我們感到失 望、孤獨、委屈甚至悲傷,但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生活黯然無光。如果不能忍受孤獨,我們的內心怎能強大?如果不能甘于平淡,我們的人生怎能精彩?我希望你們, 要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保持青春與激情,勿忘初心,敢闖敢干,敢愛敢恨,“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我還在想, 這個世界一定有一扇為我們打開的窗,這個世界一定有屬于我們的陽光。我希望你們,要腳踏實地,崇尚實干,給自己的內心留下一片思想、感情、幻想和沖動的叢 林,把那些世俗的東西,包括功利、貪婪、自私等等一切陰暗的東西拋棄得越遠越好。
第二本書是《富蘭克林自傳》。在書中,這位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給自己制定了十三條戒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重溫這十三 條戒律,它們是:節制;慎言;條理;決斷;節儉;勤勞;誠實;正直;中庸;清潔;鎮定;節欲;謙卑。十三條戒律,沒有豪言壯語,大多是個人生活中的基本要 求。如第一條“節制。食不過飽,飲不貪杯。”第九條“中庸。避免偏激行為,常懷寬恕之心,不要記仇。”再比如第十條“清潔。力求身體、衣服和住所整潔。”
我想問問同學們,這十三條戒律做起來到底難不難?我相信大家的回答是“不難”。但是,如果我再問一句,你們做到了幾條?我 想,可能大家覺得不好回答。因為,我們不能保證可能因為貪玩,曾偷偷地溜出課堂;可能因為沒有老師檢查,沒有做好寢室衛生,甚至當起“九三會員”,早上9 點起床,下午3點起床。其實,富蘭克林自己也認為,要真正做到“十三條”并不容易。但是,他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一項一項去實現。第一項實現了,就去實踐 第二項。否則,就繼續實踐第一項。如第一周,對比“節制”進行實踐,做到了;第二周再對比“慎言”進行實踐,直至13條戒律都做到,形成習慣。富蘭克林的 計劃是要使自己的道德日臻完美。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不再犯任何錯誤,克服所有的缺點,不管它們是由天性、嗜好、習慣或是交友不慎等造成的。富蘭克林的故事 蘊含著許多的人生哲理,這其中有他對真善美的熱愛,有他對十三戒律的堅守,更有他在堅守戒律中所體現出的實干精神。
同學們,我不知道你們在大學里是否有過富蘭克林類似的實踐?是否為了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堅持了兩年三年四年甚至更久?但我知 道,在你們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潛心科研20多年,憑著對專業的那份熱愛與執著,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大獎。他就是我校生命科學學院一位 普普通通的教師——榮俊教授。用他自己的話說,成功的關鍵,就是咬緊牙關再堅持一會。我希望,不管你們將來身處何方,從事什么樣的職業,面對多么大的壓 力,經歷多么大的困難,不到最后關頭,絕對不要輕言放棄。愛你們所愛的,堅持你們該堅持的,實踐你們該實踐的,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歷經風雨,終見彩虹。
第三本書是《娛樂至死》,作者是美國的尼爾波茲曼。盡管這本書已經出版了20年,但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本書要告訴 我們的是: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聰明,但也比任何時候都浮躁和功利。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是否能夠耐心的看完一部經典影視,是否能夠把 一本貌似枯燥卻非常有價值的書從頭看到尾,是否能夠安靜的聽完一個教授的學術講座?我想起我大學畢業時,當時的校長給我們講:如果你們每天堅持看一個小時 的書,你們一定會成為大學問家。我記得,當時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大學生都暗暗發笑,我們都認為,這太容易了。回想今天,快30年過去了,我還真的沒有做 到每天都看上一個小時的書。所以,我到今天也沒有成為大學問家。我相信你們會比我做得更好!
還有,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們經常看的新聞節目:一個非常嚴肅的政治事件后面,往往是一條娛樂新聞;一個地方的重大災 害消息后面,往往接著的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盛典。我們到底怎么啦!我們到底要干什么?我們甚至沒有時間為快樂的事情而高興,我們也沒有時間為人類的災難而悲 傷。自然創造了人類,我們在享受文明進步的果實。但我們卻分明離“人”越來越遠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在娛樂,其實我們是在被娛樂,被電視娛樂、被手 機娛樂、被電腦娛樂。難道我們真的要像作者講的“我們將毀于我們所創造的東西!”我們有時候是不是覺得,作一個正直的人,做一件高尚的事往往十分艱難,甚 至需要理由,而對那些庸俗的甚至是非顛倒的東西,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我們甚至會詫異,我們究竟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但是,同學們,不管怎么樣,我 始終堅信,沒有理想的生活是庸俗的生活,沒有奮斗的人生是可恥的人生。我希望你們面對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面對成長道路的 種種誘惑,多一點腳踏實地,理性思考;多一點比較反復,淡定超越。有時候,就“讓子彈多飛一會吧!”
我們的腳步應該踏在自己堅實的土地上。長江大學的畢業生具有扎根基層,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比如我校95屆優秀校友王林華, 長期在鄉鎮一線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2014年,面對一起人質劫持事件,王林華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品 質,被中宣部評為“見義勇為最美人物”。如果沒有對人民的熱愛,沒有對理想信念的堅守,沒有對工作的實干,又怎會有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同學們,人生值得去讀的書絕對不止這三本。雖然你們在長江大學度過了幾年的大學生活,但 是,你們人生的大學才剛剛開始。你們不僅僅要讀有字之書,在人類知識的殿堂里汲取營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你們更要用你們的青春、你們的生命去讀人生這 本“無字之書”。不,你們不是去讀,是在寫你們的“人生之書”。我希望,你們離開母校后,仍然能夠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對工作的實干,把 海納百川、百折不回、推陳出新、潤澤萬物的長江精神帶到祖國的四面八方!
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你們有空常回母校看看!
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們,祝你們前程似錦,一生平安!
【校長謝紅星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校長在初中畢業典禮上的講話04-18
校長在小學畢業典禮上講話01-14
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模范講話12-31
校長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04-20
校長在高三畢業典禮上講話12-08
校長在高中畢業典禮上的講話04-24
北郵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12-09
校長在高三畢業典禮上的講話04-21
校長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薦】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