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中考質量分析會上的講話稿范文
在中考質量分析會上的講話稿范文一
9月28日,市教育局組織召開了20**年中考質量分析會,全市中學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局機關科室負責人共200多人參加。曾書平局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曾書平局長在會上對全市教育系統提出了兩點要求:
一要純正風氣。
當前,在少數教師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賭博、走教、作風散漫、不務正業等不良風氣,一小部分教師放任自流,責任心缺失、激情缺失,沒有工作積極性,缺少工作熱情。要切實提高我市教育教學質量、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建設區域性教育中心,當務之急就是要純正教師隊伍風氣。首先要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局里將于近期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市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規范有力的制度來保障師德師風建設。第二要發揮校長、行政班子的表率作用。一所學校的風氣關鍵看校長、看骨干,學校管理者要有身清氣正的品格、認真學習的習慣、熟悉業務的本領、求真務實的作風,在敬業奉獻等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成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楷模,以學校管理者良好的師德風范引領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第三要有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要靜靜做事、默默工作,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真正懂得“干好工作就是找到最好關系”的道理。要狠剎走教、賭博等不正之風,保持教師隊伍澎湃的工作激情,樹立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只有真正做到情系教育,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
二要傾心教改。
當前,制約我市教育發展的瓶頸就是課堂教學模式落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只有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尋求新突破,才能“殺開一條血路”,才能改變瑞金教育的落后面貌。課堂教學改革只有在全市所有中小學全面推進,才能真正實現我市教育的均衡發展,才算抓住了當前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在全市中小學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辦人民滿意教育才不致于成為空話。
課堂教學改革要以“主抓初中,帶動小學,推動高中”為主戰略。在一所學校,原則上應由學校領導、教學骨干帶頭,同時鼓勵課改熱情較高、責任心較強的任課教師先行,起始年級的主要課程先行,從而不斷總結推廣,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課堂改革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解決“肯學”的問題;其次,讓課堂“活”起來,解決“樂學”的問題;第三,讓效果“好”起來,解決“會學”、“學好”的問題。如此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提煉、升華,形成自己的風格。要加強對全市中小學領導、教師現代教育觀念、新課程理念的教育培訓,不斷加深對新課程所倡導的人才觀、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評價觀的理解。全體機關干部應是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參與者和指導者,應深入學校、課堂調研指導,了解課改的進程和動態,蹲點到校,解剖“麻雀”。教研員還應上好課改的“下水課”。
在中考質量分析會上的講話稿范文二
各職能科室是全市課堂教學改革的服務者,各項工作都應以課改為中心,研究課改、指導課改、服務課改,服務的端口應前移到基層學校。在第一線探索實踐、總結經驗,在第一線考察發現名師和優秀的課改管理者,圍繞課改去發現人才、選拔人才、使用人才。開辟“課改論壇”,為全市中小學教師、學校管理干部提供一個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表意見、觀點的平臺。學校的領導班子是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直接組織管理者。應圍繞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始終致力于學校文化建設。要強化對教師的理念引領,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觀念、新課程理念,認真探究和指導教師實踐新課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學校領導和中層干部同時還是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者,利用“課改論壇”,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不斷探求先進的課堂結構模式。
全體中小學教師是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其教育觀念的正誤,教學態度的優劣,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市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水平。全體中小學教師,應站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高度,以極大的改革熱情,以主人翁的姿態,全身心投入到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潮中來,在課改中不斷鍛煉成長。全體中小學教師應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深入研讀《課堂教學》、《教師成長》等繼續教育課程,積極參加“課改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先進課堂教學結構模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藝術。全體中小學教師應根據新課程理念,引導學生構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和學習習慣,建立“民主、平等、尊重、欣賞、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做到心意相通,協調自如,配合默契。全體中小學教師應根據新課程的實施要求,嚴格執行教學工作常規。深入了解學生,堅持集體備課制度,認真鉆研教材及教輔資料。根據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精心搞好課堂教學設計,編寫好教案和學案(或導學提綱),做好“編劇”。要真正確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指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嘴,“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內互動,組組互動,照顧全體學生,不留遺忘的“角落”,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當好“導演”。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其動態,防止學習活動“跑題”、“出軌”,關鍵時刻及時點評,把握方向。當學生碰到疑難問題,應加以啟發誘導,當好“觀察員”、“指導員”和“評論員”。每節課堂教學既要達到教學預設的目的,又要留有教學生成的空間;既要實現“三維目標”,又要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情操的培養。每單元教學結束后,應認真總結教學中的成敗得失,寫好教學反思,找出不成功之處,認真分析其原因,尋求改進的措施。涌躍參加“課改論壇”的學術研討活動,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教師,還應該當好“教研員”。
全體中小學教師,在全市全面推進的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都應身體力行,勇于探索和實踐,使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發展。在不同階段,應主動積極地上好“試驗課”、“過關課”、“展示課”、“示范課”、“觀摩課”。認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中鍛煉成長,爭當骨干教師和教育名師,為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中考質量分析會上的講話稿】相關文章:
校長在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上的講話12-03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05-15
教師教學-中考語文試卷質量分析12-09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報告11-22
小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總結10-21
期中考試成績質量分析總結03-09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總結范文03-25
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質量分析范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