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進校園演講稿范文
各位老師同學:
上午好!
今天,很高興來到小學,看到這么朝氣蓬勃、聰明伶俐、熱情洋溢的同學們我內心非常的激動。同時呢我還發現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我看到同學們都特別的認真,坐得特別的端正。這里,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尋烏縣工商局的。首先呢,我想給你們講個小故事:3月3日下午4時49分,6歲的小利和他的小伙伴玩捉迷藏,忽然他看到地上一個漂亮的棒棒糖,他馬上撿起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但是僅僅過了兩分鐘,就有村民看到小利嘴里吐白沫,趴在地上全身抽筋,家人趕緊把孩子送往人民醫院。但是小利開始七竅流血。3月5日早上八點多,醫生最后通知,小利已經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最近發生在我國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這里我想問下同學們,小利在這里做的對嗎?為什么不對?(他吃了來歷不明的食物)來歷不明的食物安全嗎?(不安全),今天來我就是要和大家講一講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當今的社會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社會,是倡導健康消費、科學消費、安全消費、和諧消費的社會。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到千家萬戶中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我們在座的同學們尤為重要。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關注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衛生部提出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良好生活氛圍,保障全社會食品安全。在這里我不禁要問同學們平時吃的食品合格嗎?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合格證嗎?可能大多數同學只會關心自己的小嘴巴,小嘴巴覺得好吃了,食品就是好的,小嘴巴覺得不好吃的食品就是不好的。對有沒有過保質期,以及食品的品質加工以及QS標志一無所知,因此我想借此機會帶領同學們共同來了解一下食品安全方面的相關知識。
談到食品安全,那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簡單的講,食品安全就是對人體健康,對生命安全,對食品的更高要求就是沒有受到污染。
大家都知道食品質量安全關注的重點就是食品的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安全帶來的威脅。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河北的“蘇丹紅”鴨蛋、臺灣的塑化劑事件等等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上述事件都是食品當中違規添加非食用級的食品添加劑而造成食品污染,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這一系列事件告訴我們,學校的食品安全問題至關重要,也是關系到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在學校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同時,同學們自己也要學會怎么辨別安全和衛生的食品。現在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葷菜有激素,素菜有毒素,飲料有色素,吃什么心里沒數。”當然深層次的食品安全衛生需要政府和各主管部門引導和監管,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而對于我們學生需要知道的和了解食品安全衛生相關方面的一些常識性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不是正常的樣子。不能食用腐敗變質、霉變、生蟲、不干凈、有雜物或者其他壞掉的食品,如果你看見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油脂類食品有異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第二、我們要知道什么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說到這里,我覺得不得不說一下我們同學沒特別喜歡吃的辣皮,辣皮的包裝上往往寫的很誘人,畫的很誘人。但是其實他里面有很多不合格的物質,同學們吃了對你們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我們要遠離這些不健康不安全的食物。
對于剛剛我們說的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我們工商部門處理。
第三、你們購買散裝食品時要做到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慎用塑料袋。
2、塑料袋不可盛放高溫食品。
3、要注意盡量少用色澤鮮艷的一次性吸管、塑料杯。
4、要注意查看銷售環境是否干凈整潔。說到塑料袋我這里要重點講一下,我在在平時經常看到很多同學滾燙滾燙的早點用塑料袋裝著,這個其實是不安全的。目前,市場、街頭小店、大排檔各式各樣的風味小吃吸引著我們眾多的同學,大多數經營者都是用塑料袋套在碗上盛裝食物的,這樣看似衛生,實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008年國家頒布了關于塑料購物袋強制標準,規定用于盛裝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原料必須符合食品級要求,且在產品上注明“QS”標志和“食品用”或“食品專用”等字樣。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盛裝食物的塑料袋是否符合標準,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二是食品級塑料袋不可盛放高溫食品。經營者經常用食品袋盛裝包括一些麻辣燙、熱湯等高溫食物。在此,我們提醒同學們食品塑料袋不宜盛裝高溫食品,因為當食品達到一定溫度時,塑料袋里的有毒成分就有可能會滲出,從而污染食物,對人體造成危害,即使是用食品級塑料袋盛裝,長期食用也很可能使身體攝入毒素。
三是要注意選用一次性塑料碗、紙杯、塑料杯、吸管等。同學們對盛裝食品、飲料的一次性塑料碗、紙杯、塑料吸管要慎重選用,有關方面曾對一次性塑料碗、紙杯、塑料吸管進行比較試驗,實驗結果顯示,三成紙杯、塑料杯、吸管樣品質量不完全符合標準,人工合成的色澤鮮艷、著色力強、色調多樣、又極具毒性的色素可導致腹瀉,某些合成色素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有些色素在人體內可能轉換成致癌物質。所以同學們應盡量減少色澤鮮艷的一次性吸管、塑料杯的使用,盡量不用塑料杯、吸管喝熱的飲料。
四要注意查看銷售環境是否干凈整潔。購買大包裝食品拆裝銷售、糕點類食品散裝以及現場加工制作銷售的食品時,要注意看經營者是否具有符合衛生要求的洗滌、消毒、儲存和溫度調節等設施或設備,對于生產經營環境狹小、混亂,無法保障食品安全的,我們要慎重選擇。
五要注意經營者操作是否規范。《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經營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裝食品銷售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操作時須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這些食品時,必須觀察經營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否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無包裝直接入口的食品時,還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銷售工具,要有明示禁止消費者觸摸的標志,一旦發現從業人員未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或在佩戴手套的時候拿雜物等致使所售食品存在被交叉污染的不當行為,我們就要小心一點啦。
六要注意查看食品標識是否完整。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經營者貯存、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和包裝容器外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消費者在購買上述食品時,要注意查看標簽標志,對于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或標簽標志中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重要內容不齊全的食品,要慎重選購。此外,消費者要索取和保存購物憑證,(購物小票)以便于有問題的時候申訴和投訴。
第四、同學們不要購買過期食品,因為過期食品超過了國家規定的保質期,食用就不安全了,吃下去會導致腹瀉或食物中毒。按國家標準,如牛奶、方便面的保質期是6個月。
第五、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同學們記住《偽劣食品防范“七字法”》,慎重購買:“艷、白、反、長、散、低、小”食品。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我們很多女同學自己很愛美,也喜歡顏色鮮艷的食品,但是今天以后你們要知道顏色鮮艷的食品不一定是好的。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咸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遇到類似的情況同學們就要留個心眼,這些食品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面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采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的產品、“小”攤點的銷售的食品,這類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食品安全保障性不強。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于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制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親愛的同學們,只要我們認識和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掌握一些預防方法,提高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度,健康消費、科學消費、安全消費,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的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履行起我們共同的責任,構建和諧健康的生活。最后祝愿大家健康快樂,學習進步!
【食品安全進校園演講稿】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方案04-07
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方案04-08
足球進校園征文04-08
走進校園作文精選04-22
書法進校園活動總結03-27
科普進校園活動總結03-14
法制進校園活動總結05-04
中華禮儀進校園的作文04-20
環保進校園活動總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