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旗下講話-養(yǎng)良好習慣做文明學生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的一位:“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些什么?”學者答道:“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同學們,在我們心目中,獲得諾貝爾獎一定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吧!可是,諾貝爾獎得主所做的那些事,好像離我們很近,非常近。這些事情,好像也不是那么難,如果,我們努力一點,也許,我們也做得到。對不對?讓我們一件一件,仔細來分析一下:
第一件: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你做得到嗎?
學會分享,是一個文明人的基本素養(yǎng)。當我們閱讀了一本有益的課外書,你是否推薦給朋友一起觀看?當小伙伴們忘帶水彩筆了,你是否能主動借給他用?讓我們學會分享。
第二件: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你做到了嗎?
《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告訴我們:“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讓我們記住圣賢之語: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第三件:東西要放整齊,你做得到嗎?
集會結束后,請同學們回教室檢查一下自己的書包、抽屜,你的書本,你的鉛筆盒是否有序擺放?放學回家后,檢查你的臥室,你的用品是否擺放有序?做完作業(yè)以后,你的書包是自己收拾的嗎?你的東西有沒有丟三落四呢?
第四件:吃飯前要洗手,你做得到嗎?
“飯前便后要洗手。”這是我們最起碼的衛(wèi)生習慣。讓我們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爸爸媽媽沒有提醒,你會自覺做到先洗手再吃飯嗎?
第五件: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你做得到嗎?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無心之過稱為錯,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便是罪惡。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錯誤自然慢慢的減少消失。如果為了面子,死不認錯,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當我們無意中我們做錯了事情,要學會道歉,要學會跟對方真誠地說聲“對不起”。說對不起并不是丟人的事,反倒顯示了你寬廣的胸懷,你的大氣。當然,我們做事之前,盡可能考慮周全,盡可能把事情做對
第六件: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你注意觀察了嗎?
莊子在《知北游》里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同學們,春天里,讓我們?nèi)レo待一個花苞的開放;夏日里,讓我們?nèi)ジ惺芤黄[蘢的綠意;秋日里,讓我們?nèi)ッ枥L那五彩的斑斕;冬天里,讓我們?nèi)ンw會一地雪白的空靈。
同學們,剛才,我們分析了六件事情。我想,只要我們用心一點,我們都能做得到。如果能做到以上六點,那么,我們的男孩子將會更加帥氣,我們的女孩子,將會更加優(yōu)雅,我們的校園,將更加有內(nèi)涵。其實,這些小事,就是我們所講的文明,文明,就體現(xiàn)在這些細節(jié)當中。如果我們能持之以恒地做到這幾點,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深受大家歡迎的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做著,做著,或許,哪一天,你也就成為了一個諾貝獎的獲得者!如果那一天來臨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是在金華青春小學,學會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養(yǎng)成文明習慣,學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
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養(yǎng)良好習慣做文明學生】相關文章:
以養(yǎng)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04-30
做文明的學生國旗下講話09-22
國旗下講話-做文明學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