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一、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1、自我意思增強
這個辦法處于過渡期,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情傾向于持批判的態度。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而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2、強烈的好奇心
當某事物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特殊的生活經歷,以至于性情大變,變得粗暴、多疑、 怪癖
3、擁有特殊的經歷
特殊的生活經歷,以至于性情大變,變得粗暴、多疑、 怪癖。
4、企圖標新立異
他們往往表現的偏執,好表現自己,有意采取與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5、受學校教育影響
有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會導致逆返心理的產生。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試圖用各種手段,甚至不惜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6、受青春期心理特點影響
進入青春期以后,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他們重要的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渴望獨立,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7、受家庭教養方式影響
在孩子還小時,家長使用的不正確或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等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抵觸。另外,父母間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學生的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標準
1、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
2、與人為善、樂于人交往、和同學和睦相處、對同學充滿熱情、能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同學尊重、信任、不產生嫉妒、憎恨。
3、心情開朗、情緒樂觀、心胸豁達、情緒穩定、熱愛生活、對工作和學習不是為負擔,應視為樂趣,努力把自己才智在學習中發揮出來。
心情開朗、情緒樂觀、心胸豁達、情緒穩定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控制能力好,沒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和嗜好(比如說謊、逃課、抽煙、喝酒、癡迷網吧等)
6、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本條件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證,人的智力劃分往往通過智力測驗,90以上是正常智力,70以下是弱智,智商并不一定與學習成績成正比,有的學生智商高,但學習成績不好,在校的學生90%以上智力水平相等,但是為何有的學生學習好,有的學習不好,關鍵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礎,情商是成才的關鍵。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樂觀、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與個人素質有關的反應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現意志不堅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沖動、做事不規范、任性、不負責任。
7、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時注意力集中、休息時善于放松、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為舉止符合一貫的行為模式,有穩定興趣
三、常見的心理問題
1、情緒問題
青少年時期,表現情緒不穩定 、情緒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現情緒問題,表現如下:(1)抑郁情緒:主要表現情緒低、自卑、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并有輕生之念 。(2)情緒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從小養成不良性格,從小嬌慣、任性、以我為中心、稍不如意而發脾氣,此外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離異,造成性格苦悶、孤獨、猜疑等。(3)強迫癥:由于平素性格膽小、拘謹、呆板、對任何事思慮過重,易出現強迫行為,表現反復關門、煤氣、電燈、反復洗手、強迫性懷疑,如懷疑患艾滋病、性病等。
行為問題主要表現:說謊、逃學、不守紀律、打架動毆
2、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主要表現:說謊、逃學、不守紀律、打架動毆、癡迷電子游戲機、網吧,通宵不歸。據我們調查初中生行為問題占16.1%,最近報道,武漢有12萬中小學生幾乎天天玩游戲機,南京報道,17歲的中專生猝死在游戲機室。
3、早戀問題
由于青少年期處于性機能發育期
由于青少年期處于性機能發育期,有的同學往往流露出愛的傾向,而產生早戀現象,但是這種早戀絕不是性機能的發育,往往是一種個體與社會交往的嘗試,心理學的觀點說,是因為青少年期社會意識增強,所以在尋找自己生活的價值,探索人生的意義,當發現異性之間的聯系是人與人之間最富有的情感聯系時,便不顧一切地企圖親自構建它,有的男女同學之間雖然表達了愛慕之情,但隨時間的推移,一方對另一方逐漸疏遠、冷淡,又與另一同學要好,這樣就感到失戀、被拋棄感、沮喪、苦悶、怨恨,影響學習和生活,嚴重可產生自殺行為。
4、如何講究心理衛生
掌握心理學知識,培養自己堅定、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調節自己的情緒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有理想和信念 ,熱愛生活,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四、消除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是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素質
對青少年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教師的素質是至關重要的,青少年心理素質教育的專業技術應成為教師必備的素養,應成為考核教師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開設心理輔導課,進行普及心理學常識的教育,使青少年了解心理常識。特別是掌握心理健康的若干標準,學會出現心理障礙時的解脫方法。二是開設心理咨詢,咨詢信箱,熱線電話,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活動。三是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打開心靈窗戶說,悄悄話的活動。因為同齡人通過互相傾訴,互相溝通,共同分憂,極易達到心理疏通的目的。四是家校聯手開展心理輔導,學校應利用家長會這個渠道作些宣傳,讓家長對心理輔導有所了解,并協助學校開展工作,家校聯手形成合力,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五是培養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班集體關系的和諧,融洽。
三是不斷提高家長的素質
家長需要認識到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四是成長中的青少年自我提高
人際交往和溝通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目前學校的教育以升學為目的,過分強調青少年之間的競爭,導致學校生活緊張,單調。加之現代家庭住房單元化,獨生子女增多的特點,從客觀上束縛了青少年青少年的人際交往,這樣的班集體不能滿足青少年的情感需要,也就不能使青少年得到健康的發展。 學校應通過課程,講座,咨詢,討論,學習小組,實驗等形式,引導青少年廣泛接觸社會, 結交朋友,使青少年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不良心理傾向。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05-09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需注意05-09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05-09
青少年如何預防心理健康問題05-12
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分析及對策05-09
關于看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問題05-09
當代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05-09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方案05-09
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