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規學習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父母規》學習心得范文
教育孩子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教育的方法雖多種多樣,但每一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的教育不能簡單使用一種教育方法,同一種教育方法也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孩子。
日子總是一刻不停地向前走著,孩子在不停地長,問題也在不斷地增多。雖然家長的年齡也不斷增長,閱歷不斷豐富,但教育孩子的問題依舊那么復雜,和孩子之間總是存在許多不同步的東西。
怎么辦呢?在讀《父母規》第四篇“父母規”第二小節“身正教”的時候,我特別認同其傳播的理念,這節其實就教給家長一個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那就是家長身教勝于言教,家長經常反思,孩子不斷進步。
其身正,不令行,身不正,令不從。
己不欲,勿施子,己未達,勿迫子。
言與行,要合一,若不合,則失尊。
是的,這個教育方法簡單易學,只要我們在孩子面前多那么一點反思,就會尋到正確的教育方式。因為,我們也年輕過,我們也是從孩子一路走來的。這是我們做父母的資本,每個父母都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的經歷中回想當時我們的心理、我們的感受,改變全盤的傳承,變為取其精華棄之糟粕。即反思父母對我們施教過程中的可取之處、不足之處,汲取教育經驗,預防在前,不斷改進,真的是一種教育捷徑。
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不少方面就是根據自己的成長過程反思得來的,我繼承父母的教育理念有:做孝敬長輩的人;做誠實的人;做不找事,不惹事,遇到事不怕事的人等等。
改進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多,比如不在餐桌上“吵”兒子;客觀對待兒子的興趣愛好;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寬容孩子的小錯誤;對孩子不以分數決定態度,孩子首先態度要端正,其次只要盡力就好,面對偶爾的失誤,重要的是幫孩子分析原因,鼓起繼續努力的信心等等。
和我父母的做法大相徑庭的要數“嚴是愛溺是害”。
在我小時候,經常聽父母說:嚴是愛,溺是害。對于姊妹中身為老大的我,更是從嚴要求,按照大人的標準去要求:放學不準去玩,一放學就要按時回家幫助未下班的媽媽做飯、洗衣服、照顧弟妹,學個新歌是浮躁,談點同學之間的趣事是心沒用在學習上。稍有錯誤,父母總是毫不留情地,不分場合地直接“爆吵”,毫不夸張地說——眼淚和著飯菜下咽是經常的事。
雖然,父母對我的嚴格要求造就成現在的我自理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獨立性強、敢于克服困難等優點。但我也有我的弱點,不自信、做事拘謹、不夠果斷,而且兒時的回憶里澀澀的感覺多于甜蜜的感覺。我愿我的孩子童年是甜蜜的。因此,面對我的孩子,我堅持“好孩子是愛出來的”原則。對孩子以愛為主,以激勵為主。記得書上有這樣的話: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生活在打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暴力;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怯弱;但是,如果孩子生活在寬容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大度;如果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生活在贊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他就學會信任,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我堅信正面教育,循序漸進地教育,愛也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影響我比較大有這樣一個事例,那是我記憶的長卷里定格的一個溫馨畫面:夏日的傍晚,微風習習,父親和我很親密地躺在涼席上,父親手中拿著一本《趣味數學100題》給我說著,每答對一題父親總是顯得非常高興,或是一句贊揚,或是一個親吻,每當此刻我總是心花怒放,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
正是這樣的一個經歷,深深影響著我,從小學到師范,數學成了所有學科中我的最愛,工作以后又愛上了教數學。每次回憶起這個情景,我驚嘆潛移默化教育力量的巨大。
也許父親當時只是比較清閑時給我逗樂,從這種即使是無意識的教育細節中,我深受啟發,父輩當年生活所迫,沒有時間和精力有意識地陪孩子讀書,我要對自己僅有的一個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教育,讓孩子有更多的受益。從兒子一出生就開始給他讀書,教他知識,激發他讀書的興趣,培養他讀書的習慣,種下愛讀書的種子。
正所謂“己不欲,勿施子”,當年我們不能承受的事情,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
【《父母規》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父母規學習心得05-05
合規學習心得07-15
《安規》學習心得03-17
銀行合規的學習心得05-06
銀行合規學習心得02-15
保險合規經營學習心得01-21
合規學習心得15篇11-28
合規文化學習心得04-18
合規回頭看學習心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