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書心得
用了一周時間閱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書中的許多理念和方法深深地觸動了我,有時書中的一段話反反復復地看上好幾遍,有時看到一些案例,馬上又對照自己教育孩子的行為在反思,有時又在問自己,作者的這些理念是否適用教育我的孩子?
最早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是在辦公室,當同事推薦這本書時,很不以為然,自己的職業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孩子的道理應該都明白。無意中,在書店也看到了這本書,便買了回來,一翻便不能釋手,再細看內容,便有了沒有早早看這本書的懊悔。做父母,是我們每個成年人的職責,但我們是否都能扮演好為人父母的角色呢?會生孩子不等于會當父母,年輕的父母更需要虔誠地學習如何做父母。
當我的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我也常常會問自己,我的教育在哪里出現了問題?但常常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卻沒有持之以恒地堅持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也常常會因為學生出現的習慣問題而發出感慨:這個孩子到底怎么了?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了嗎?讀了這本書,書中作者給出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教育方法,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我們做父母的會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關鍵的問題是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下面是我讀這本書最深刻的幾點體會:
一、做父母的不要太求完美
我們做父母的,尤其是一些事事要強,做事追求完美的父母,特別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時刻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比如孩子放學回來鞋子沒有擺放好;吃完飯碗里還有米粒;飯前應付著洗了兩下手……這時我們就會嘮叨、急躁,想立即幫助孩子改變這些不良習慣,會馬上告訴孩子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孩子似乎明白了我們講的道理,也表示了改正的決心。一旦孩子在后來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們肯定會拉下臉來,輕者又是喋喋不休,重者則大聲地訓斥或責罵孩子不長記性,事實上,我們已經變成了苛責的父母,孩子對我們的言行是排斥的、反感的,哪里還會改正這些毛病呢?如何看待孩子無意中犯的一些小錯誤,對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作為家長應該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大問題。
凡是孩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評判、去解決,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敗中自己總結經驗教訓,犯錯誤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父母切忌不良暗示的語言,應該是聰明的引路者。
二、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自己的義務
如果家長能領悟兒童成長中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知道這種境遇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那么父母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摘自原書)。教育是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小問題,有些父母圖省事,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帶,有些父母一甩手就是幾年,又怎么體會孩子成長中的這些瑣碎的情感需求呢?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發現,凡不是父母自己帶的孩子,總比父母自己帶的孩子出現的問題多,有些是性格上的問題,有些是習慣問題,有些是跟小朋友相處時出現了問題。只有做父母的親歷了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喜、怒、哀、樂你才能了熟于心,只有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出現問題才能知道怎么去解決。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多付出一些辛苦,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力求把這張白紙涂畫圓滿。教育孩子不是在他(她)取得優異成績時,抱過來親兩下,出現問題時一頓打罵那么簡單。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言行舉止折射出來的是父母為人處世的態度。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更有責任讓他幸福地成長。
三、不要讓學習變成孩子的負擔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簡單的一句話,而實踐起來又是多么艱難和不容易的事,我們做父母的要學會把精力放在培養孩子在學習或其他一些事情上的自覺和獨立意識。
不刻意強調孩子的考試成績,不讓分數成為孩子的負擔,允許孩子有暫時學不會的知識,允許孩子在作業中有錯誤,做父母的要體諒孩子,要有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的心態,遇到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才能心平氣和地去對待。
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必需,不要認為孩子的閱讀是看閑書,可看可不看,“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的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12-0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范文12-0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體會12-0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1-26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1-20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5篇12-08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優秀讀后感范文12-0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650字11-2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范文2600字11-21
我的好媽媽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