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加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語文教育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為進一步提高全縣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的教學效率,總結交流在識字寫字教學方面的經驗,推動識字寫字教學課堂改革,羅田縣舉行了小學寫字(書法)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活動,10月29日,義水、鳳山、大河岸、九資河及白廟河五個鄉鎮的語文教師代表在白廟河小學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本次研討活動,五個鄉鎮的語文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不同課型:有識字寫字課,如:義水晏雅老師的《識字六》;有閱讀教學中的識字寫字課,大河岸小學姚玲娣老師的《彎彎的月亮》,九資河鎮田慧老師的《稱贊》;有硬筆書法課,白廟河小學張登峰老師的《左右結構的字》和鳳山楊擁老師的《‘日’在不同位置的寫法》。幾位老師的課讓我猶如春風拂面,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已有12年教齡,但發現小學語文教學伴隨新課改的一度推進,卻產生的諸多困惑,致使我這位小學語文教師,時時有種凌駕于新課標課堂而無法適從的感覺:在課堂怎樣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學語文課該側重教什么,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如何進一步貫徹?如何在有限教學時間里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和寫作兩大能力?識字寫字課又該怎樣合理安排?
我校田慧老師設計教案時,語文組的老師就在思考:識字寫字課該怎么上,是把一課的生字單獨作為一節識字寫字課來教,還是在閱讀教學中穿插進行?老師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搜集了大量資料、課例后,我們敲定既然是閱讀課中的識字寫字,那就要隨文進行。問題又來了,那該怎么安排寫字環節呢?是按常規放在最后嗎?大多數教師都習慣于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預留幾分鐘時間進行寫字教學,這樣設計好處就是教學環節清晰明了,“讀”歸“讀”,“寫”歸“寫”,井水不犯河水,但我們覺得這樣也存在弊端:
第一,寫字時間過于集中,不易分散寫字教學的難點;
第二,指導模式比較單一,基本上按“出示例字——提示要點——教師示范——學生描紅、臨寫——交流評議”展開,屬于學生自主練字的時間十分有限;
第三,寫字環節設置不夠合理。將“寫字”置于課末作統一處理,表面上看好像凸顯了寫字的地位,但實際上經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進入疲勞狀態,寫字質量可想而知。于是田老師決定嘗試拉長練字“戰線”,亦讀亦寫亦導。我們一致認為15分鐘的練字時間并非一個孤立的數字,而是對課堂教學各環節寫字時間的總和。
盡管想了這么多,但我們還是覺得很忐忑,不知道這樣的設計符不符合識字寫字的課型。活動休息時,我帶著疑惑向童主任請教,把我們的想法做了交流,童主任簡短的話語讓我有了信心;顒咏Y束后,童主任提議占用20分鐘對今天的五節課做一個點評,坐在后排的我毫不猶豫的挪到了前排。他用“五性”對今天的課做了點評,用“四個一些”對今后我們該怎么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五性”即五節課:
1、突出了“識字寫字的特殊性”,能夠將這個目標落實到位。
2、挖掘了文字的人文性,老師不是單純的教學生寫字,也滲透了情感教育。
3、增強了指導的征對性,授課教師能從坐姿、握筆姿勢、字形等方面進行立體化指導。
4、體現了示范性,老師們的現場示范都足以看出老師的書寫功底。
5、發揮了課堂評價的激勵性。
四點希望便是:
1、識字寫字方法要更靈活一些,要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2、留給學生體悟時間要更長一些,要讓學生有時間思考,讓他們體驗自己發現的樂趣。
3、給學生示范的字要更規范一些,使用多媒體投影時,要使用楷體字。
4、教師的基本功要更深厚一些。
每當我的理念、思想走到岔路口,童主任的指點總能讓我走出迷霧,看見光明:寫字是小學中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領略到我們漢字的字型美,有把字寫漂亮的愿望,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這要求我們在寫字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方法,帶給學生樂趣。
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明白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我還要繼續前行。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在我們的教育之路上走得更遠、更精彩。
【參加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研討活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網絡在線研討活動計劃范文12-09
有關參加中考地理研討心得體會03-09
參加工作站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2-07
小學教師參加語文習作口語交際研討會總結12-03
語文組課型系列研討活動總結12-07
小學三年級下冊識字與寫字教學計劃03-10
研討活動5條心得體會12-07
小學語文研討會學習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