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反思教學行為,實施有效教學》的教學講座的學習心得
今天,聆聽了河北省教科所王運教授的講座《反思教學行為 實施有效教學》,感受頗深。
王教授的開場《請您來參與》提出了三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帶給老師們很多思考。這個問題是:“今年暑假您給孩子留的什么作業(yè)?”前排的好幾個老師做了分享,差不多都是布置了讀一本好書、寫日記、寫作文、辦手抄報等,然后王教授又追問老師們是如何檢查的。
一邊聽著老師們和王教授的互動,我在心里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留什么作業(yè)會讓孩子們既感興趣又有收獲呢?”讀書是應該鼓勵孩子們做的,可是各讀各的,開學后還是沒有一個可行的檢查方法,其結果還是無法了解孩子們讀書的情況;檢查寫的日記,也只能看看拉倒,寫的好的給予表揚,可是大部分學生都是抱著寫完就行,好多都是臨開學才開始補作業(yè),交上來之后老師還是無法去評價作業(yè)質量,也只是看看誰寫完誰沒寫完……
王教授分享了石家莊某位老師給一年級學生留的寒假作業(yè),令我大開眼界。一年級學生寒假作業(yè):1.你跟家長在逛年貨市場時,小販們是如何介紹自己的產品的?賣前和賣后的表情有何不同?回家模擬一下小販賣貨的過程。2.過年,家家戶戶都包餃子,說說你家包的餃子都有什么餡的?3.在看春節(jié)晚會時,在每個家庭成員看到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時有什么樣的表情,用相機拍下來,開學時講一講其中的故事。4.搜集鄰居家門上的春聯(lián),開學會比一比看誰背得多……像這樣的作業(yè)一共有十個。二年級學生作業(yè):1.昨天發(fā)布成績前,你的心情如何?老師是怎么發(fā)布的?你看了同桌的成績后感覺怎樣?回到家,父母是怎么問你的?你當時是怎么想的?2.聽一聽下雨的聲音,你想到了什么?下雨后,你想到了什么?打著傘在雨中走一走,你是什么感受?寫一寫……
原來,還可以這樣給學生留作業(yè)啊!分析老師留的這幾個作業(yè),這樣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低年級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很少,老師的這些作業(yè)有很多需要孩子進行觀察,比如觀察家人看電視的表情、小商販賣貨時的表情、認識餃子和餃子餡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平時再平常不過的事物,但是如果沒人引導他們去刻意地觀察,他們就不會對這些有很深的認知。
其次,這些作業(yè)都是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孩子們做起來就會有興趣。不同于寫字、讀書,時間久了就會令人厭煩,而這些作業(yè)就跟玩一樣:聽聽雨的聲音啊、打著傘在雨中走啊、逛商場啊,每一項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完成作業(yè)。孩子們就不會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完成作業(yè)。
第三.每一項作業(yè)都是一個綜合實踐活動,能從多方面訓練孩子的各種能力。
聽完王教授的講座,我都慚愧。這么些年來,我給孩子們留作業(yè)還是老傳統(tǒng),從來沒有動腦筋想過為什么要留這樣的作業(yè),孩子完成這些作業(yè)會有哪些真正的收獲。新的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我會在留作業(yè)上多動腦筋,不再讓學生做很多無用功,既沒有收獲還浪費了很多時間。
【聽《反思教學行為,實施有效教學》的教學講座的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08-17
有效教學學習心得04-23
學習《課堂有效教學講座》心得體會05-11
小學有效教學學習心得體會05-01
聽《小螃蟹找工作》幼教學習心得04-24
《芻議有效語文課堂教學》學習心得03-21
怎樣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習心得03-29
“有效學習”專題的講座學習心得范文05-11
教學反思學習心得體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