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初探》范誼學習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初探》范誼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近日,我在網上搜索了范誼老師的論文《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初探》。
把這篇論文下載后我仔細閱讀,認真學習,感覺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論文中分析了我國中小學信息道德培養的現狀,提出了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的任務和要求,指出了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的途徑,為現階段的信息教育指明了方向。
范誼老師指出21世紀社會將實現信息化,在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據統計,至20xx年底,我國有近7萬所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約15579所學校建立了校園網,平均51名學生擁有一臺計算機。
信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造成了新的危害。
如何在中學尤其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道德?這已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學信息道德培養的現狀
今天,學生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可以隨時上網了。
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絡給我們帶來了豐富、龐雜甚至混亂的信息和資源,真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
由于網絡具有全球性,虛擬性和交互性等特點,各種各樣的資源可以共享,各種價值觀念在這里沖突,改變著中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低,一旦缺乏指導,很容易迷失自我。
各種信息道德問題由此逐漸暴露出來,如頻繁地刷視頻,醉心于交友聊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瀏覽黃色網頁,甚至信謠傳謠,頹廢消沉,厭學逃學等。
不少案件在青少年階段就有萌芽的跡象,如機房設備損壞、零件失竊,同學機上作業被刪改,網上侵權、抄襲,非法為計算機設置口令,改變計算機的使用環境等現象時有發生。
互聯網絡一度成為中學生道德問題的罪魁禍首,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進行學生信息道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級學校是我們開展學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加強中小學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質,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人才,已經成為當前學生信息道德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中小學生信息道德培養的任務和要求
信息道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如下幾方面的要求。
1.負責任地使用公共計算機、校園網
負責任地使用公共計算機、校園網是愛護公共財物的行為之一,是一個人基本的品德要求。
確立信息安全意識,不隨意拿走或拆卸網設施,自覺抵制“黑客”行為,從小養成正確使用好計算機網絡的軟、硬件設施,保證信息暢通的習慣,并勇于揭發損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2.尊重他人的正當權益
在信息技術產業,尊重他人的正當權益是一條很重要的規則。
許許多多的信息犯罪,尤其是網上信息犯罪,就是一種無視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
初中信息道德教育應要求學生使用正版軟件,不刪改、不抄襲別人的作業,認識到這是一種尊重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的體現。
3.抵制虛假和有害的信息
青少年往往認為網上說的就是事實,很容易被誤導,所以教師應以具體事例說明網上信息可信度較低這一特點,尤其是來歷不明的信息,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對網上的信息作理性分析。
同時,為弄清一些網上信息的真假,可將其與其他媒體的信息相互印證;
或是向老師、父母請教,和同學討論,通過多方判別,加以明確,從中提高鑒別能力。
4.嚴格管理學生使用手機
要深刻把握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的重要性。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致使中小學生越來越普遍使用手機進行資料查閱、作業解答、人際交往和溝通聯系。
但由于手機的娛樂功能和交際功能越來越豐富,部分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過度使用手機,沉迷于網絡游戲和交友聊天,導致學習不專心、視力下降以及親子關系緊張,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
各級學校和教師要切實加強學生手機規范管理,引導學生正確、合理使用手機。
學校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要嚴格監督管理。
三、中小學生信息道德培養的途徑
對學生進行信息倫理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家庭教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校溝通,共同管理,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使用計算機、手機和網絡。
1.雙向互動,有機滲透
就中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言,形象思維仍占相當份量。
學校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喊口號式的空洞說教,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現代德育強調教育者、受教育者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教育關系,在教育者的指導下,雙方共同參與德育過程,相互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雙向影響,共同進步。
2.做好表率,導堵結合
中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尚未完全形成,缺乏主動追求道德人格的能力,道德品質的形成主要靠成人的引導、熏陶,所以教師應起好表率作用。
中小學網絡知識的學習宜選取過濾軟件輔助或在模擬因特網的環境下開展。
這是考慮到初中生的實際特點而采取的一項措施,通過教師的把關、篩選,將不良信息拒之門外。
同時,選取一些既有益身心,又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特點的音像資料、網站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正道上奔馳。
3.防微杜漸,以立為本
大多數信息犯罪者,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犯罪者在開始時,都是抱著一種“好玩”的心態去非法使用信息的,所以,教師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把握好處理問題的力度,加強青少年的信息道德教育。
我國目前正處于大發展的社會轉型期。
只有以立為本,充分發揮道德的教育、矯正、重塑功能,才能引導中小學生從根本上抵御各種消極不良甚至腐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風氣的侵蝕和毒害。
教師要根據實際、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使學生自覺完成“知法——--守法——護法”的過程。
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勢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
計算機網絡也像其它事物一樣,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必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
中小學生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因而在各級學校開展相應的信息道德教育,讓學生明確是非觀念、規范行為,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
【《初中階段學生信息道德培養初探》范誼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學生信息道德的培養活動設計方案12-01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學習心得03-20
中學生道德模范學習心得01-01
范世琦初中作文11-25
道德講堂學習心得03-21
大學生畢業設計階段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11-23
初中老師演講:學生的道德12-09
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活動方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