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郵政智慧物流的未來與發展-工作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郵政智慧物流的未來與發展-工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我認為,在“十三五”時期,我國實施了“互聯網+”戰略,使得智慧物流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智慧物流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設備,實現物流產業智能化,提升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新興業態。目前,郵政正處于科技和專業改革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快智慧物流的應用,將深刻影響生產和流通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同時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因此,智慧物流加快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首先是連接升級。 預計未來5年,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入成熟期,物流人員、裝備設施以及貨物將全面接入互聯網,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形成全覆蓋、廣連接的物流互聯網,“萬物互聯”助推智慧物流發展。 其次是數據升級。 隨著郵政信息系統的建設、數據對接協同和手持終端普及,物流數據將全面做到可采集、可錄入、可傳輸、可分析,物流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全程透明”強化智慧物流基礎。 三是模式升級。 眾包、眾籌、共享等新的分工協作方式將得到廣泛應用,打破傳統的分工體系,重構郵政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創新驅動”成為智慧物流動力。 四是供應鏈升級。 智慧物流將引領智慧供應鏈變革,憑借靠近用戶的優勢,智慧物流帶動互聯網深入產業鏈上下游,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聯動和深化融合,助推“協同共享”生態體系加快形成。
那么智慧物流對當前的郵政企業又能起到多大的幫助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緊缺人工的替代者。
郵政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緊缺已經成為行業普遍難題。例如,我國快遞業從業人員缺口率在20%左右。勞動力緊缺局面直接反映在勞動力工資持續上漲,近年來保持在10%~15%的增長水平。郵政企業加大技術和裝備升級力度,提升物流信息化、自動化和機械化水平,實行“機器替代人”戰略將有效的緩解人工緊缺的現狀。
二是個性需求的滿足者。
隨著消費需求持續升級,消費體驗成為價值驅動力。智慧物流借助分布式物流資源網絡,能夠以快速、便捷、低成本、個性化的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極大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例如,我國快遞時效已經接近3天,高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繼續縮短時效面臨巨大的邊際資本投入。智慧物流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將所需貨物布局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實現即時物流需求滿足,大大提升客戶體驗。
三是綠色生態的創造者。
根據數據顯示,物流業能耗排在工業和建筑業之后,大量能耗浪費在無效的長距離運輸、商品庫存、過度包裝等物流環節。智慧物流通過智能規劃和資源共享減少無效物流的能耗排放,為綠色 環保 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馬云曾提到:通過使用電子面單,一年內為快遞行業省的所有紙張相當于少砍了400萬棵樹。
當然,智慧物流在郵政領域還屬于相對較新的概念,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首先,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智慧物流關鍵技術及設施設備研發投入也不夠充分。其次,傳統企業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欠缺。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受制于傳統監管模式和體制機制,無法得到充分發展。此外,物流業和信息化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物流互聯網所需的物流大數據、物流云等智能基礎設施與實際需要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物流互聯網的覆蓋度和精確度也有待提高。而且,物流企業的觀念轉變和戰略轉型速度相對較慢,面對新一輪技術改革的挑戰稍顯不足。為了推動物流企業擁抱互聯網,加入智慧物流生態體系的構建,并形成“協同共享”的產業新生態,郵政智慧物流在下一步發展中面臨著巨大挑戰。
傳統郵政早早認識到智慧物流的重要性,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無論是在操作端推廣PDA和皮帶機等新設備,還是在客戶體驗末端提供智能包裹柜,都表明郵政企業正在向“傳統”轉變為“智能”。最后,我想借用馬云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的一段話:“未來企業競爭的將是技術、人的素質和服務能力、組織架構和技術配置能力。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未來。”
【郵政智慧物流的未來與發展-工作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郵政速遞的物流實習總結12-09
對物流業發展的工作心得11-23
未來的發展作文精選12-01
郵政銀行工作心得體會05-04
未來的發展作文250字12-01
郵政員工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0-16
郵政工作心得體會范文11-29
物流工作心得體會10-30
郵政實習的心得體會11-30
郵政實習心得體會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