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袁隆平的信15篇
寫給袁隆平的信1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是您解決了中國無數人口的.吃飯問題,是您讓中國每一個人吃飽飯,是您當初放棄了輕松的工作選擇研究水稻。
您是這么的偉大,您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之前在書上有看到過各種之父可是對雜交水稻之父最親切,因為我們都會天天和大米見面。在之前,人們可能還在啃樹皮的時候,袁爺爺開始研究水稻,每天都去研究水稻。那時所有人都希望吃到糧食。到現在為止,您已經發明了海水稻、超級稻、雜交水稻,您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就是為了中國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有一次,你有87歲高齡,夏天時卻摔了一跤。可您卻說沒事兒,接著研究。
我心里默默地豎起了大拇指。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2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您好。我吃飯的時候就想起你辛辛苦苦地付出,所以我頂著肚子吃了下去。媽媽從小教育我們不要浪費,這可是袁隆平爺爺辛辛苦苦種下的,所以我每次吃飯都會把飯吃得干干凈凈。
袁隆平爺爺,當我走過稻田就記起了您,您是那么開心,那么偉大,那么可愛。袁隆平爺爺好像一個小孩子,是您讓我們吃得上飯的。那時候人們都在吃樹皮,是您放棄了當飛行員當游泳員,而是要去給我們研究雜交水稻。讓我們吃得上好吃的`大米,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您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謝謝您,袁隆平爺爺。
寫給袁隆平的信3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第一次寫信給像您這樣,對中國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所以我會有一些緊張,現在心一直怦怦跳個不停,拿筆的手還微微有些顫抖。如果我有什么地方沒有寫好的,希望您能對我指出,謝謝!
在我們班教室正對的柱子上就貼著您的故事,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您的故事。您是中國的“雜家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人口—糧食”極度不平衡的問題,被農民伯伯親切的稱為“米神”。我知道您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是經歷了一些風吹雨打的。您為了培育出雜交水稻竟然花了6年的時間去找一種名叫不育系的野生水稻,您每天到各種地方去尋找這種水稻,風餐露宿,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您成功的培育除了世界上第一株雜交水稻,使水稻的畝產量大量提高。您的這種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在班上是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小女孩,不像班上、副班長那么打眼,但是自從讀了您的故事以后,才知道原來您也是普通的農夫,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種植專家。我也要和您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一株小草到一朵在人們眼中耀眼的紅花,從一只雛鷹到一只在藍天中自由翱翔的鷹。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有許多傷心的事,但是只要想起袁隆平爺爺您,我又有了信心!如果我要成為天鵝,就要付出比常人多七、八倍的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我也一定會努力到底!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雖然您已離開,但我相信您的成就和為人民著想的偉大品格會永遠印在我們的心中。
您,從一所中等農校的'教師,逐漸成長為了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的培育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雜交水稻之父”。這個過程,我們都深深地知道那是您付出了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心血與艱辛啊!當您頭頂烈日,腳踏大地,冒著酷暑在稻苗中尋找雄性不育體,培植雜交水稻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世界人民不再被水稻產量低的問題而困擾,是為了人們吃得飽飯啊!袁爺爺,您一生培植了很多水稻,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在您面前,五湖四海,誰不感您德,不頌您行,不為您蒼然而涕?
袁爺爺,還記得您曾經做過的一個夢嗎?您夢見“超級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掃把那么粗,您和您的助手在稻穗下乘涼,開心地笑著。您為了讓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飽飯、稻種提高產量,辛苦操勞了一生啊!您的這種大愛,感天動地!
袁爺爺,您淡泊名利,從不申請專利,無私地為全人類奉獻著;您多才多藝,用英語全程授課,擅長拉小提琴,還博覽群書;您生活儉樸,據說您買過最貴的襯衫才一百多元。您用畢生的精力為全世界服務。我有理由相信,您的事跡和英名必定被人類銘記,孩子不會忘記您,祖國不會忘記您,浩浩歷史長河中必會留下屬于您的一朵絢麗的浪花!
袁爺爺,我雖然知道這是一封永遠寄不出去的信,但我覺得您一定能看到!袁爺爺,您英魂不泯,永遠活在祖國人民的心中!
祝在遙遠的地方幸福、快樂!
寫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5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從餓死人的大饑荒到如今的國泰民安,繁榮昌盛,這盛世終如您所愿。
一個強大富足的國家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然而那時的中國卻連大米都要從國外進口,還鬧著大饑荒,充斥著戰火。您生于1930年,那樣苦難多災的年代,不知您是否是面對著漫天硝煙,亦或是腳下森森白骨,忍受著饑寒,立下了“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吃上飽飯”的宏偉理想。您從重慶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鄉村,在那里,您開始了研究。當您意識到天然雄性不孕株水稻在研究中的重要性,您領著妻子,三個學生組成了五人小隊,拿著放大鏡,在田野里一株一株地尋找。面對茫茫稻田,五個人不懈的地毯式搜尋,終于找到了十幾株。我想您當時也是興奮的像個孩子一般吧?您將這些水稻精心研究,栽培,當發現這種水稻的顆粒飽滿率高達80%-90%,您立刻上書給國家,卻不料這時,的腳步逼進了。您遭到了自己學生的迫害,上面發下來的通知書幾乎起不到一點作用,場面已經失控了,您帶著妻子和僅剩的兩個學生好不容易搶救出幾株珍貴的水稻遷到別處去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您發現了一株野生雄性不孕株,推動了您新一輪的研究,您又開始沒日沒夜,廢寢忘食地研究,這其間的`研究過程必然是曲折不易的,但終于有一天,您成功了,當您意識到您的夢想要實現了,那是一種怎樣激動的,難以抑制的興奮,中國人能養活中國人。
雜交水稻的發明,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更推動了世界上許多人多地少的地方的發展,您更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您瞧哪!小到大米的價格平衡,人人都能吃上飽飯,大到國泰民安,山河錦繡,這盛世終如您所愿。
愿您安息!
愛您的中學生
寫給袁隆平的信6
袁隆平爺爺,謝謝您在中國大饑荒的時候、大家啃樹皮的.時候。您放棄了做飛行員和游泳運動的機會,選擇了研究水稻。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不用向別的國家借糧食。
您是雜交水稻之父,您已經研究出了海水稻、超級稻,其中超級稻一畝田的產量就達到1000多千克了,我們中國的水稻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從前我覺得糧食來得很容易,只需要用錢就可以了,當我知道您91歲高齡,還下田看水稻,我就覺得糧食來得太不容易了。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您的故事,并給我們看了您去世前的視頻,袁隆平爺爺,您辛苦了!
寫給袁隆平的信7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袁隆平爺爺,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每當我讀粒粒皆辛苦的時候,我都會想到您這個偉大的人。因為是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為全世界人民著想。袁隆平爺爺,是您研究出了雜交水稻。
您在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xx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xx年獲得沃爾夫農業獎,20xx年被選中,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xx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xx年取得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終身成就獎。而且在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發現,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袁爺爺,您被人們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您真太辛苦了,別人睡覺,您在田里研究水稻。別人休息,您還在研究水稻。別人吃飯的.時候,您仍然研究水稻,可惜就在不久之前,您去了天堂,在那里,您終于可以休息了。袁爺爺,是您放棄了一切去研究水稻,您所做的所有都是為了人民不餓,肚子能吃飽飯。
袁爺爺,您一生最失望的事就是沒有去西藏和青海了吧。您曾說您是九零后還要干到百零后,可現在不能了。袁爺爺,我想對您說,袁爺爺,愿您在天堂每天開心,袁爺爺一路走好。
寫給袁隆平的信8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的學生,我樂觀開朗,是個愛笑的孩子。
在開學后,我轉到了這里,看著開心農場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優千號"。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們種植、育苗的時候,它也在生長吧。不過相比于經驗豐富的農民伯伯,我和同伴們實在是業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間距不知道,就連水也用的地下水……還好有家長們幫忙,老師自己也查資料,時不時的組織我們照顧水稻。現在,稻田里不僅有水管,而且還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網″。今天是我們班收獲的日子。我想到了觀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見證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開花、結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許多的'美好回憶。
您知道嗎?在觀察水稻時,我時常想起你,想起您那兩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你那為夢想而奮斗的精神總讓我欽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紅良種繁育場時,當助手發現了"野敗"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發來電報時,您正在遙遠的北京開會,卻連夜趕火車奔回海南島,仔細檢驗它的真偽。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開會已經有些累了,連夜趕火車,仔細檢查會雪上加霜。而您卻為了夢想賭上健康,讓自己無怨無悔。又為了改進雜交水稻,一直奮斗了22年,將自己最好的年紀獻給了研究。這還不夠,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獻了出去,90歲高齡,您的辦公桌上依然資料成堆,別人在享受,你卻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
青島,一個美麗的城市。它擁有約50萬畝的鹽堿地,對海水稻的研究可謂是如虎添翼,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雜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會變,但是一代一代接力,總會完成您的夢想。在一萬人中,總會有偉人出現,創新、探究。您的三個月,影響著青島,影響著全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邁步向前。
青島,正翹首以盼,期待著您的到來!
祝您身心健康,夢想成真!
姜宇珊
20xx年10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9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您就這么突然地離我們而去,我們心里是那么難過,那么傷心,那么不舍。我記得爸爸從小就教導我,碗里不要剩飯,因為粒粒皆辛苦,他們都是袁爺爺用心血換來的。
中國當時很落后,許多人都吃不飽,是您不斷努力,不斷堅持,終于研究出雜交水稻。讓多少人不再餓肚子,在那些日子里挨了多少餓,多少天都沒合眼,估計您自己也自己記不清了。袁隆平爺爺,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成為像您一,做一個處處為人民著想,處處為人民服務的人。從現在開始,我向您保證以后絕不會浪費糧食。
寫給袁隆平的信10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太陽跌進遙遙山野,黑夜開始野蠻生長。您去世的噩耗不脛而走,悲痛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此刻,我不禁想提筆給您寫這封信。
小時候曾在奶奶懷里,聞稻香輕飄,望稻浪滾滾,聽著關于您以平凡之力書寫研究雜交水稻的傳奇故事。
世皆不屑,堅若磐石。曾經的您,意氣風發,志存高遠,提出了培育雜交水稻這樣偉大的構想。面對國際視為對學術理論的背叛與顛覆,甚至視其為對基本遺傳學的無知的質疑,您于堅持與放棄之間選擇了堅持。即使飽受非議,你仍堅守初心,在世界流言蜚語的千磨萬擊下,您還之以堅勁,向世界展現了堅不可摧的決心。
坎坷重重,迎難而上。從茫茫“稻海”中任憑毒日啃食一寸寸肌膚,蚊蟲大軍一次次圍剿,到大雨傾盆之夜,惡人作祟,秧苗被毀,歷經千辛才取得的成果僅一夜便化為泡影;在研究地,大地劇烈震動,樓倒人亡,驚恐的呼救同地震的巨響交織奏成交響曲似陰影般籠罩著大地,你堅守在詩圣杜甫所吟詩句“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樣漏風又漏雨的窩棚里工作。您不因烈日蚊蟲,而停止四處尋找雄性不育水稻;您不因屢試屢敗,而放棄研究;您不因地震對性命的威脅,而逃離就此作罷;您不因寒冷沒日沒夜的侵擾,而放棄培育水稻。無論前方荊棘多密,狂風多猛,暴雨多烈,即使坎坷重重,您仍堅定信念,英勇地迎難而上。
十年奮斗,終得碩果。幾十年狂風暴雨后你終于研制出超級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量一次次刷新了世界記錄。最終您給了中國一個完美的交代,讓世界多了一次偉大的創舉。
山因脊而雄,屋因深而固,國因您終得溫飽。曾記得您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超級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雖然離開了我們,但請您放心!我們在,我們定會將您的'光與熱傳承下來,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努力學習,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向著科學邁進。一定要圓了您的夢,為中國,為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未來的某一天,這里的稻穗會比高梁還高,穗粒會比花生還大。您的夢想終會實現。
祝您
一路走好!
龍的傳人:XXX
2021年5月22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11
袁隆平爺爺:
5月22日13點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看到這條消息時,我正在鄉間田壩邊同村干部查看耕地拋荒和中稻種植情況。看到眼前一片片綠油油的秧苗,眼淚禁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感到內心無比沉重悲痛,不愿相信那個手捧稻穗憨笑的老人真的離開了。
讀中學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于是我就在電影《袁隆平》和有關書籍中了解您的一點一滴。
您在幼年時期,面對國破家亡的殘酷現實和悲慘景象,就立志要做一個使中國富強、不受外國強盜欺侮的人。中學階段您就對花草、果木和春華秋實的自然規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高中畢業后,便毅然地跳進了“農門”。在上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影響下,看到一個個臉色蠟黃的百姓倒下,您就立志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饑餓。在“下田實踐”的信條指引下,您邁開了雙腿、頭頂烈日、腳踩爛泥,育成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立下了要把“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的大志。請您放心,我們這些深耕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一定會繼承您的遺志,會用您在培育“南優2號”的實踐苦干精神,堅決打好遏制耕地拋荒這場硬仗,全力抓好糧食生產這一主業,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南優二號”推廣后,您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又開始了“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您以超出世人想象的速度、超出常人理解的執著,完成了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其中遭受的無數艱辛、挫折和冷眼都沒有戰勝您超常的那股氣、那股勁,一個個創世界紀錄的數字,書寫著您傳奇的一生。可以說,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端著您給的“飯碗”。記得西南大學學生向您請教“成功的秘訣”時,您寫下了“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的“8字口訣”,鼓勵我們年輕人要吃苦實踐,超越自我。我們新時代青年定會牢記您的殷殷期盼和諄諄囑托,在新時代的舞臺上遇事不避難、奮勇向前,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勇氣把汗水和熱血灑在基層一線,在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中書寫青春篇章。
在獲得共和國勛章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您說:“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盡量發揮新的貢獻。”您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90歲高齡依然每天去試驗田邊“打卡”,還說要從“九零”后工作到“百零后”繼續向高產潛力發起沖擊,甚至在病危彌留之際還關心水稻長勢。而現在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化作了春風、夏雨和秋露守護著您的“孩子們”。我總在想,為何您到這個年紀還有如此高的工作熱情,為何在擁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之后還一次又一次給自己定下艱巨的目標?翻看了您平生事跡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我們這些從小聽著你的故事長大的孩子已經成長為黨員干部、人民公仆,我們會以您為榜樣,矢志不渝地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自己永恒的價值追求。
“一捧白米,九州人民無饑饉,十里稻香,五月金風送功臣。”后輩必將承國士之志向、擔民族之脊梁、念物力之維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英雄,一路走好!
xxx
日期:
寫給袁隆平的信12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此刻提筆,心情五味雜陳。始聞您逝世的消息,我一時沒了反應,不敢相信。我忘了,忘了您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病死。重讀新聞,悲痛難忍,像是最親的人永遠離開了,不禁淚流滿面。
在我心目中,您一直是傳奇一般的人物,出現在教科書里,出現在電視里,存在于老師的諄諄教誨中。為了讓全中國人民把自己的飯碗牢牢地捧在自己手中,您殫精竭慮,每天都掛念著試驗田里的雜交稻,思考著下一個小目標如何實現。即使臥病在床,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詳細詢問天氣,擔心對水稻培育有影響。您是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卻淡泊名利,甚至孫女小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爺爺是個了不起的科學家,天真地認為爺爺只是個天天看天氣預報的老頭。您身價千億,卻始終秉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穿的是幾十元的襯衫,去的是街邊的小理發店。您已逾鮐背之年,卻仍緊跟時代,金句頻出,笑稱自己是9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是個十足的“九零后”,從未想過退休。
您在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紀,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依然扎根稻田,帶領著團隊向著一個又一個高產目標前行?我想一定是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對事業的熱忱指引著您篤定奮進。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由衷地敬佩您,您是救世英雄,您是榜樣,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我們會銘記您的教誨,好好吃飯,不浪費一粒糧食!
您的一生是讓人肅然起敬的一生,縱然榮譽滿身,卻仍堅持俯身黃土地,竭盡所能實現禾下乘涼和覆蓋全球夢。袁爺爺,也請您放心,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您的敬業奉獻、平易近人、勤儉樸素、樂觀風趣是我們無價的珍寶。您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讓我們明白了自己身上的使命與責任。而這一切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沿著您走的道路,完成您未竟的事業,讓風吹稻花香滿全世界。
xxx
日期:
寫給袁隆平的信13
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大峪中學高一年級的杜屹涵。我曾在一篇報道中看到這樣一番對您的描述:“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從此,您的名字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后我又在高一的教科書上學習了一篇關于您的人物通訊,這讓我對您的敬仰之情更加濃郁。
縱觀中華歷史長河,食為民生之本,但由于封建時代,人口眾多,統治壓迫,官府剝削,百姓往往食不果腹。近代亦產能低下,饑荒不斷。所幸,您的出現,保障了中國人民溫飽,并幫助陷于困境的外國他地。
您始終將人民和國家的需要放在心上,在與時代共存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大學畢業后,您舍棄了留在重慶從事科研工作的機會,懷著到最艱苦的地方建設國家的愿望,前往湖南農校教書。1960年,一場饑荒席卷中華大地。一時間餓殍遍地,您看著同胞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毅然決定投身水稻研究,希望能研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全中國人都吃飽飯。
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間,您歷經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失敗,質疑,挫折,在您的雜交水稻研究生涯中是常態:研究被學術權威反對試驗田被惡意毀壞,多次遭遇減產,絕收。這些看似致命的問題在您眼里卻是再次爬起的動力。“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了就失敗了,不是說身敗名裂,人家不會笑你的。我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來干,就是了。”您的心思全部撲在了稻田里,總是頭頂烈日或瓢潑大雨到田里去觀察實驗材料。不在家,就在試驗田里,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正是因為您對雜交水稻愛的深沉,化苦為樂,用超強的毅力堅持了下去,最終收獲了成功,您用腳踏實地的科研精神跳出了理論的桎梏,用超乎尋常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最終證明了雜交水稻的可行性,為農業技術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隨著雜交水稻的成功研制以及大面積推廣,袁隆平的名字走進千家萬戶,甚至走出國門,贏得世界的贊美。在鮮花、掌聲和榮譽面前,您沒有忘記自己作為科學家的使命,始終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去。您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您帶領團隊將雜交水稻的研制目標從豐產向綠色優質方向轉化,研制出了更健康,更綠色的雜交稻。“我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不斷努力。”您用生命踐行著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目標,用行動感染著無數青年人,不僅如此,您還毫不吝嗇的將自己多年來摸索出的經驗和成果傳授給青年科研工作者,不遺余力的為國家培養人才,組建科研團隊,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奉獻自己。
年滿九十歲的您,人老心不老,還笑稱自己為“90后”,希望正在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早日實現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您樂觀的心態也同樣感染著我們青年人,您永遠是我們心中最酷的“90后”。對于青年學生的我們而言,時代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這遠遠不夠,我們會牢記您送給我們的八個大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我們必須向您學習,像您一樣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用汗水澆灌出成功的花朵!
“我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您的夢想,亦是您畢生的奮斗目標。您曾把水稻比作核武器,饑餓比作敵人,您帶領著全體中華兒女,戰勝了饑餓,取得了勝利!您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1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來自大橋中心學校的小學生,您為中國解決了吃飯問題。現在我們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得好呢。從小爺爺奶奶就告訴我,他們小時候過的日子有多艱苦,就是因為有您的努力付出,才會有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雖然您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雖然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可是我卻聽過許多關于您的事跡,您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是我最崇拜的科學家。從現在開始,我保證不會再挑食,不會再浪費一粒糧食,親愛的袁爺爺,您的精神將會一直鼓勵著我,我要向您學習,我會努力成為像您那樣的科學家,為祖國做出貢獻。
曾妙菡
5月24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15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此刻,您在稻田里勞作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我仿佛還聽見了您勞作后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里反復做實驗,反復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后,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讓百姓安居樂業。今后,您的遺愿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能讓農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后也將繼承您的.斗志并發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點,勤勞節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里;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干脆不吃……今后,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后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里的飯粒吃得干干凈凈。
祝一路走好。
敬佩您的人:嚴翊銘
20xx年5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信】相關文章:
寫給袁隆平的信04-16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2-30
寫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09-14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5篇)12-30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4篇12-30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通用5篇)03-11
寫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2篇11-26
寫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2篇)11-26
袁隆平印象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