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為家卻又處處不是家文章
生平第一次離開家的時候,是和那時候還是男朋友的他一起被派往北京。還記得母親滿臉是淚的說,你這一走就再也不能回頭,從此后冷暖自知,話還沒有說完,就哽噎地說不下去了。我那時早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和許多曾經(jīng)年輕過的人一樣,一心想去闖蕩一番,總以為有的是輸?shù)闷鸬那啻骸?/p>
火車終于在盼望中啟動了,在短暫的興奮后,當(dāng)一切已經(jīng)即成事實(shí),我才有空咀嚼母親說過的話。我明白她的意思,我是同他一起走的,一個女孩子,名聲是最重要的,我走了這一步也就同嫁給了他一樣,從此是好是壞,我已再無退路。
看著住在上鋪他正在整理東西,我竟突然有點(diǎn)懷疑,對他有點(diǎn)陌生,是否當(dāng)初的決定太倉促?他是否就是那個我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到這時候想起母親的種種好處,突然覺得害怕起來,可是人到了適婚年齡總歸是要出嫁的,否則滯在家里只會成為笑柄,可只有真正生活在一起,我才會明白是對是錯,卻已無法回頭。想到這里,不禁悲從中來,一個人靜靜地站在兩節(jié)車廂的交接處,默默流淚,向自己的'少女時代道別。
萬事開頭難。也就是因?yàn)闆]有經(jīng)驗(yàn),對可能要發(fā)生的一切不明了,因?yàn)榕掠凶约簾o法承受的壞事發(fā)生,因而心生恐懼。人的潛力其實(shí)是無窮的,就好象過去女人生孩子一樣,除非是死了,否則孩子最終都會生下來,而且不管怎么痛,她還得一次又一次地生到無法再生為止。
我的生活也是如此,有很多次我以為這樣的日子是再也過不下去了,我一定是過不了這一關(guān)了,可實(shí)際上我不僅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而且在大風(fēng)大浪里成長起來了。我終于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成熟的人了。
在買房子前,我對搬家不太反感,可以趁機(jī)明正言順地?fù)Q換工作,象以前在中國那樣,不論喜歡與否,都要和一樣的同事共度幾十年,說實(shí)話我是不喜歡的。況且隨著我們?nèi)諠u融入加拿大,住的地方也越來越好了。及至買了房子,我頓感終于穩(wěn)定下來了,也漸漸對自己的家產(chǎn)生了感情。
去美國前,我的同事問我開心嗎?我說有一點(diǎn),可更多的是感覺未免太動蕩了一點(diǎn)。她好奇地問,你搬了幾次家?我搬著指頭數(shù)了一下,結(jié)婚十年,搬家九次。她瞪大眼睛,啞口無言。
結(jié)婚前我最愛旅行,每次動身前收拾行李的時候最驕傲,很有條理地把自己要帶的東西都寫下來,再一樣樣劃去,無需任何人幫忙。婚后除了單位組織,我再也沒有遠(yuǎn)行過。起先我還以為玩夠了,兼之年紀(jì)大了的緣故,這次千里迢迢把家從加拿大搬到美國,整理行李的時候才意識到其實(shí)是搬家過頻而傷了心。
我的心開始老了。在第一次搬家的時候,我是那么熱情地和左右鄰居打招呼,掏出自己的心去結(jié)交朋友。可是一次次地道別,終于讓我在分手的時候無話可說,最后干脆不告而別。
雖然我問了他很多次,為什么一定要到美國去,他也解釋了不少回,美國好在哪里,可是我卻始終不能明白他為什么要把剛剛建立好的一切全部摧毀。
美國工資高,工作機(jī)會多,這是人所共知,如果我們一無所有或是極為富有,美國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可我們恰恰不是。
人的心理很奇怪,喜歡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原因可能就是簡單的兩個字:習(xí)慣。當(dāng)然我也知道在這里久了,我終究會因?yàn)榱?xí)慣而喜歡上它,就象我曾經(jīng)喜歡過我住過的九個家一樣。
他許諾說,既然我們再無能力買房,就不必拼命節(jié)省,也要開始享受一下生活了,可事實(shí)上他依然在每次要付錢的時候嘆氣。
那天我們?nèi)ニ蠘穲@去玩,一向和我比較親的兒子興奮地跑來告訴我,爸爸笑了,你可以相信嗎?他在和我玩水上滑梯的時候笑了,你可以相信嗎?!
我問他,你沒有想法嗎?在生活的重壓下,你有多久沒有笑了?而生活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你的感受在繼續(xù)。他卻和我算起帳來,那一天的花銷是多少。
結(jié)婚后,每每遇到挫折,我都想回家,想著回家了就好了,我曾經(jīng)把我和他的家當(dāng)作我那個想回的家,可是當(dāng)一次次失望后,我就只想回媽媽的家了。
【處處為家卻又處處不是家文章】相關(guān)文章:
1.鮮花處處文章
2.處處有文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