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爸爸糊涂的媽媽親情文章
又是疲憊的一天,和同事們聚完餐后終于享受到了躺在沙發吃西瓜的清閑,孩子爸也是一副無精打采得樣子,我們的確都不喜歡這燥熱的六月,也只有念念活躍的像個無休止的陀螺,正在客廳玩軌道火車。
在沙發窩著的片刻,我竟然睡著了,做了個奇怪的夢。
坐在教室第四排靠窗的位子上,前后左右有小學、中學面孔,也有大學面孔,還有很多模糊的人影說不清認識還是不認識,老師站在講臺上寫著板書,卻也聽不清他在講些什么。突然走進一個教導主任模樣的中年職業女性開始讀一串串分數,整個夢境算是平和的,唯有那一刻神經是緊繃的,成績的確是我學生時代的硬傷,屬于偶爾考好一次都欣喜若狂走路帶風瑟到不行的樣子。
“最后一排,全體起立!”不知是誰吼了一聲,班里最后一排同學刷一下彈了起來,搖頭晃腦的一副無所謂的模樣,還好老師沒有過多追究,夢境直接跳到了操場。
和幾個玩的很好的同學騎著自行車在校園嬉鬧著,不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年輕就是好,只要心情舒暢騎個破自行車都覺得特別拉風。大汗淋漓得我們把自行車放倒在草坪上,一個個排坐在籃球場旁的臺階上,像是在演一出狗血的青春畢業戲。
迷迷糊糊醒來時,念念已經不在客廳了,尋聲找去發現他正在“改裝”灑水車,把水槍上的水管插在了灑水車的排氣筒上,好吧,你開心就好,這樣想著便走回了客廳沒再去打擾他。次臥的'燈已經暗了,往里瞄了一眼,他爸已經睡著了。我打了個哈欠重又窩在沙發里,打算好好回顧一下剛才的夢。
每到畢業季,總會用各種奇怪的方式懷念過去,比如夢里,或腦海殘缺的記憶。我常想,記憶本身就是一種選擇性儲存,再過一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現在腦海清晰的畫面那時可能早已尋不見了,這樣想著突然有些難過,像是手心握著個寶貝,卻告訴自己過幾天它會消失一樣。
起身到陽臺使勁晃了晃腦袋,想著讓這種情緒趕快消失。
突然燃爆的煙花給了黑夜一個驚喜,念念歡快的抱著小水槍跑到陽臺,伸著胳膊讓我抱抱。小小的孩子已經知道站的高望的遠,也只有在他們面前我們的視線有了寬闊的意義,平日里的自己忽視了太多。
洗澡時,看著念念在浴室里興奮得拍打著水花,突然覺得做孩子真好。最起碼,對什么都滿懷樂趣,而自詡是大人的我卻常常忽略了生活中的小確幸。對吃飯、睡覺、洗澡的日常生活,早已開始了機械式循環模式,有時吃了飯都記不起吃了什么,甚至會在看到身上的睡衣時才想起,哦,原來洗過澡了。
常常聽到小豬佩奇里說,糊涂的爸爸,糊涂的媽媽。我想我們就是,在生活中我和他爸都屬于糊里糊涂型,典型那種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長大的,完全對孩子的成長無計可施。很多時候,都是孩子在告訴我們他的需要和感受,比如,“媽媽我現在需要抱抱”,“媽媽我覺得葡萄比桃子好吃”,“媽媽我覺得今天的衣服很漂亮”,“爸爸我們今天畫挖機吧,不,還是畫火車吧”,“爸爸我們捉迷藏吧,媽媽去藏……”。我們的生活節拍似乎完全被小屁孩掌控著,有時看著別人家的父母給孩子布置任務,一天的行程一二三四的,有條不紊,多少有些羨慕,畢竟,每天醒來的我們真不知道眼前的小屁孩又會出什么幺蛾子。上周朋友想約見,問我周六有什么安排,我握著手機屁顛兒的跑到念念身旁,“念寶,今天我們要做什么呢?”,朋友在手機那頭把我噴個半死,我卻還屈著身子等著孩子“安排”,這大人當的,唉!
糊涂就糊涂吧,一天兩天的也改善不了,還請念念多多指教。
【糊涂的爸爸糊涂的媽媽親情文章】相關文章:
2.糊涂的麻雀媽媽
3.關于糊涂齋的文章
4.糊涂人糊涂文
6.糊涂老爸作文
7.糊涂警長童話作文
8.難得糊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