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章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文章作文1
幾千年前,一代詩圣杜甫。在漂泊之時,將滿腔的悲憤化作了流傳千古的《旅夜書懷》。全詩可謂字字以“血”書情,感人心懷。但,縱觀全詩我卻對頸聯“名豈文章著?”一句,發出了疑問!
一代詩圣杜甫緣何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要知他的詩堪稱“詩史”,在詩壇上舉足輕重。而且據我所知,杜甫在寫這首詩時,恰逢為房管求情而遭貶謫。可想而知,在這種落魄寂寞之時,他提出這樣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疑問,也在情理之中。
古往今來,有哪一位正派文人。沒有名傳千古,流芳百世,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呢?如果“名聲不會因為文章而出名”又怎會有后來創立建安風骨的建安七子,詩文雅圣的竹林七賢。怎會有震攝文壇,名躁千載的唐宋八大家。怎么會有馳名中外,受萬人瞻養的孔老夫子。
所以,我說名起文章著。鳳歌笑孔丘的李太白,倜儻瀟灑,一腔熱血,三分釀成了月光,七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因一首首言辭華麗,想像力汪洋恣意,閎中肆外的絕美詩。倍受唐玄宗寵愛,他因此桀驁不馴,敢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展墨。風流自矜到極致,出門遠游,所到之處必有宴請。其此乃文章所舉。敢問,普通人行嗎?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的婉約詞宗柳永。仕途上雖不如意,卻也是煙花酒樓,尋常巷陽的草根明星,一首《雨霖鈴》,一首《鶴沖天》,讓他紅透半邊天。名起文章著,方有后世“凡有井水處,皆能喝柳詞”的千古佳話。
追本溯源,豈視21世紀的今朝。從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再到于丹,易中天教授的《于丹心得》、《品三國》等都居排行榜首,敢問他們之中哪一位不是因為寫得一篇有思想,有內涵的好文章,而名聲大震的呢?
名起文章著,再貼近生活一點。中國中學生高考語文的最后一題:作文,滿分60分。假使寫得“出色”、“精彩”會由專家組品評,倍受垂靑,從而為你奪得高分,這就是名氣。
從作文大賽走出的郭敬明、韓寒、張悅然,又何嘗不是在決賽中旁征博引,一揮而就,從此聲名鵲起,星路無敵的。
如此看來,子美這句千古疑問,至此該告一段落了。因為千百年后,一個無名小卒,偶然翻開書頁,掩卷嘆息之時給出了“名起文章著”的回答。
文章作文2
高考語文剛剛結束,各地的作文題瞬即就被披露出來,并成為一個全民關注的公共話題。大家熱烈討論著:哪里的作文題出得好,哪里的作文題出得差,哪里的作文題出得有深意,給考生的發揮空間大,哪里的作文題出得粗淺,禁錮了考生的思維,諸如此類。當然,高考作文作為應試工具的一部分,被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依然是:哪里的作文題好寫,哪里的作文題難寫。
關于好寫與難寫的判斷,當然因人而異。但判斷的標準卻又比較相似:好寫的題目一定是比較容易審題的,自己平常關注過的,自己有話可說的;而難寫的題目大概總是容易跑題的,與日常生活隔閡很大的,自己無話可說的。考生當然希望能多出些好寫的題目,而出題者往往要試試考生的才能。
實話實說,今年一些地方的作文題延續了往年的“假高深”和“偽哲理”風格,脫離了一個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空間,多少有些以“考倒”考生為樂趣。考生又不能不作,于是空話假話連篇,名人名言充數,外加一些毫無感情根基的'空洞感嘆。
有人曾經批判一些高考作文就是謊言的大雜燴。我想這不能怪考生,既然出題者要“考核”他們說謊胡扯的能力,既然評卷者要“鑒定”他們胡侃海吹的本事,那么作為要拿分數上大學的考生,惟有恭敬不如從命。
在我看來,評判好作文的第一標準,不是文筆的優美,不是結構的巧妙,而是真實。一篇文筆再優美、結構再巧妙的文章,只要他是胡編亂造的,完全脫離了生活的真情實感,背離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也沒有任何價值。而一篇即使文字很簡單、結構也很普通的文章,那種真實的力量卻常常讓我們感動不已。相應的,好的作文題首先必須是有利于考生說真話的題目。在此基礎上,方可追求其他。
【文章作文】相關文章:
1.文章作文
5.文章標題作文
6.談文章作文
7.文章高中作文
8.獲獎文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