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實中的愛情的文章
今天,看見朋友的心情,說現在的老人比年輕人都知道什么是彼此恩愛,相知相守。那是因為老人體會了情之真,參透了那種本質的愛,而年輕人看重的是情的意義,外在的激情。
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當代,愛情有如物質一般,有了名貴與貧賤,高調與平凡,華麗與糟糠之分,總之是有了價格,有了美麗的華裳,這算不算是愛情的一種得?
幾乎對于所有的人來說,也許,有了現實基礎的愛情,會更容易接受吧,我不否認,畢竟,生活是需要物質的支撐,我們既要愛情,更要物質,如果連活著都沒有穩定的保證,那還有什么激情去愛戀,還有什么理由繼續走下去,可是,現實與愛情,孰輕孰重?我無法掂量其間的輕重,也不想刻意的偏向。那種海枯石爛,地久天長的愛情,本來情深意重,相濡以沫的不離不棄,現在,變了質,還有誰還敢去相信?物質與精神該怎樣的去平衡,才能算是幸福到完美。
每個愛戀中的人都會在心中隱隱的問自己,愛,到底是什么?
講個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故事吧,當我看完時,淚眼模糊,心隱隱的牽動著。
凱特和克里斯這對老夫婦共同托著一本大大的相冊,仔細端詳著每一張照片,嘴角掛著甜甜的微笑,幸福的背影,是病房里溫暖的一角,兩位老人總是形影不離,無論是餐廳,陽臺,還是草坪,永遠都是手拉著手,他們走到哪里,都會引來所有人的注視,他倆到底相愛有多深?萬一他們中有一個人先撒手人寰,另一個人會怎么樣呢?
在毫無征兆的一天夜里,克里斯走了,去了另一個世界,留下了凱特。凱特,靜靜的凝望著天空,凝望著克里斯去的方向,有如枯樹般枯萎著,一個人的心若是隨另一顆心一起去了,就等于心死了。
夜晚,是凱特最煎熬的時間,盡管護士們盡力的陪她說笑,她仍然滿臉憂傷,沉默寡言,一個人捧著相冊,端視著克里斯的照片,憂傷。作者常常在她睡后的一個小時之后,去視察,她還在睜大眼睛,空洞著盯著天花板,無法入睡。其實她欠缺的只是一個吻,一個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的輕輕一吻,她說克里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總會在她額頭上輕輕的吻,從來沒有斷過,還像初戀時的那樣深情。現在,沒有了那個吻,她無法入睡。這個愛的習慣一直伴隨著她,已經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她生命的靈魂。
他們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如今他們的年紀都已超過60,一起走過了40多年的風風雨雨,歲月的風霜早已斑白了他們的鬢發,不用說,他們是千千萬萬個農民之中最普通的一對老人,有著農民最質樸的性情,有著土地一樣的`顏色,和土地一起生活存在著,他們就是地里的莊稼,扎根于土地里,對他們來說最大的依靠是幾畝田地,最大的快樂是有個好收成和子女們的平安幸福,最幸福的卻是彼此你我都還在,有個伴。
他們卻也是經常吵嘴,奶奶脾氣大,性子剛烈一點,說話比較直,也比較啰嗦,爺爺比較溫和,憨厚老實,用我二叔的話說爺爺是最老實的人,從沒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這點我二叔最欣賞佩服,我眼里的爺爺易受奶奶的氣,哪句話爺爺說的不中聽,哪件是爺爺做的不好,不稱心,奶奶就會立馬怪罪下來,像怪孩子似的,反復的指責爺爺為什么不按照她的話去做,就和爺爺吵幾句,生會心里悶氣,做飯時候還叨嘮著,我感覺這時候的爺爺好可憐,而爺爺頂幾句嘴,像孩子做錯事的一樣,坐著那里,抽著劣質煙,煙霧里的爺爺低著頭不說話,爺爺的臉好黑,好瘦,好黃,那是歲月雕刻的見證,是繁瑣生活的印刻。那時我心里好同情爺爺,爺爺真的很辛苦。等飯做好了,奶奶依然帶有怨念的大聲叫喚爺爺“飯好唻,你可來吃了?”爺爺就起來把飯桌收拾收拾,到廚房端飯了,兩個老人又開始向平時那般的講話,有了說笑,相互打趣。那時,一旁的我還不懂,其實吵架是他們一種愛的方式,是生活中的調味劑,這樣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生氣,正印了那句俗話:“打是親,罵是愛啊”。
爺爺總是處處都讓著奶奶,奶奶想吃什么爺爺就到集上買,現在奶奶身體有病,不能干重活,爺爺就不讓奶奶下地干活,自己一個人忙碌著十幾畝田地,但奶奶不聽勸,總是爺爺前腳走,她后腳就背個框跟去了,爺爺嗔怪幾句,和奶奶一起干活,一塊田地里兩個身影,一高一矮,在風里忙碌著,兩個人一邊干活一邊談論著東家長西家短,子女們最近的生活狀況,莊稼的長勢收成。每一天都重復著同樣的內容,一樣的早晨,一樣的黃昏,生活很單調,單調到我都不能忍受,很枯燥。
幾十年來如一日,這樣的生活,很平淡,就像白開水一樣,沒有戲劇性的情節,沒有文化的熏陶,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字,純粹的文盲,不懂什么是愛情,沒有激情的愛戀,但,愛,已經融入了讓他們的血液里,滋潤著彼此。不會說我愛你,更不會去承諾,只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做著同樣的事,平淡的度過了幾十年,看不出他們深情對望著,卻是,彼此心照不宣,透明,你說不出的,我懂,你的半生,我陪著,一路風雨無言,不離棄,這就夠了,還需要什么呢?愛,誰能證明呢?誰能真的理解?誰能真的甘愿一輩子只面對一個人,平淡無奇的一起生活,毫無怨言?
當今,物質理念泛濫的時代潮流中,年輕人追求的是轟轟烈烈,是如洪如火般的激情,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愛你不悔的承諾!是享的春風柳成蔭般的愜意,要錢要房要車都有的保證,他們愛的的理由很現實,很真切,無可反駁,這是這個時代的社會造就的。人心脆弱,惶恐,自私與貪婪,不敢接受一無所有的愛情,他們經不起風雨同行的磨難,經不起歲月平淡枯燥的索取他們的青春,其實,最本質的是不敢相信那個人是不是真的甘愿陪自己一輩子,和自己在風雨中走下去。
還有多少人堅持貧窮的去愛,知道你一無所有,還是那么的愿意傾心與你?他們都怕了,被生活所迫,被社會所逼,輸給了這個時代帶給他們的物質愛情,呼吁著愛要現實,在現實中找愛情,有了物質基礎的愛才更放心,安心,更有保障,就像保護傘!
記得最深的一句,爺爺反復對我說過的話“老來伴,老來伴,就是老了,還有一個老伴陪著”,那時,我不懂,但是心里有種異樣的感覺,那是淡淡的幸福感,只有老人才最懂得愛的真諦。現在,我還是看不透,讀不懂這人世間的兩個即簡單又極復雜的兩個字。真的,很難明白,需用后大半生的時間去證明,而我,是否也能經得起這社會、這歲月的考驗?
不管如何,我依然相信,人間還有真愛!只不過需要付出代價,只是,這個代價還有多少人愿意承擔?
唉,這個現實中的愛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