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母校的文章
導讀:母校是一處溫馨的港灣,我們是她懷中駛出的小船,無論我們將來停泊在哪一個碼頭里,都閃爍著她的一盞航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回到母校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回到母校(一)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間,離開母校已有五年,現在的我,已經是實驗中學的高三學生。在人民路小學,我度過了最美好的童年時光,從學前班到六年級,整整7年,記載著我的花樣年華,現在回想起我的母校,回想起那時的老師、同學、還有發生的童真趣事,有時候也忍不住撲哧一笑,畢竟是童年嘛。現在,我用記憶來翻開我的童年,以及與我朝夕相處的母校。
在人民路小學上學還是要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老校生活和學習了四年,之后在新校學習了三年。靠著印象中模糊的記憶,駕駑著我的時光快車,回顧到我的童年時光。
曾經的老校就坐落在現在的重慶小天鵝火鍋食府那一棟樓的地方,有四個教學樓,進入大門正中央是一個花壇,道路兩邊是兩排隨風飄揚垂柳,往左是放自行車的車區,然后是一些個體育器材,單杠,雙杠和蹺蹺板。右面是一些個用車胎裝飾的體育器具,還有一個小操場,再往右就是老師的家屬院,學校和家屬院沒有院墻,可以自由往來,而當時的校長和教我四年語文的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張翠蘭老師就住在那。
再往里走,就是旗桿了,還有主教學樓,最南邊的是小學一年級,對面是二年級,然后二樓是三年級,對面是四年級,再往西有一個走廊,穿過走廊往西去就是五年級和六年級了,在五六年級最下方,也就是正對著大門的方向是學前班。最西邊有一個往外延伸幾米的教室,就是階梯教室,開家長會或者老師開會時用的。往外來還有一個吊環。這就是人民路小學的老校。 我在這里度過了愉快的五年時光,在這里,我第一次認識了這么多的小伙伴,第一次當班干部,第一次戴上鮮紅的紅領巾,第一次看到《雷鋒》電影……太多太多。
升小學五年級時,學校東面開了一條公路,連學校也要拆遷,暑假過后,就來到了現在的新學校,一整排教學樓顯得格外顯眼,那時的學校還在發展中,微機室,閱覽室等設備儀器都還沒有齊全,我的第一堂微機課是在小學五年級下半學期上的,相對于現在的學弟學妹們而言,他們比我們幸福了很多。
懷念老師 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當屬教了我四年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張翠蘭,張老師為人和藹善良,而且在教學上認真負責,學生們都很愛聽她的課,每次考試,我們班都是名列前茅,幾次語文成績名列全鎮第一。這樣的成績和老師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張老師課上和學生們認真探討問題,課下和學生們打成一片。
有時候,我們真想張老師是自己的媽媽。那時的我學習不是很理想,老師多次給我開小灶,培養我的寫作能力和技巧,讓我增加閱讀量,還教會我怎樣做人。后來到了高二,我申請成為了學校文學社的成員,短短的一個月內,學校文學社社長大選時,我以“辯論、演講、寫作”三項全能摘得實驗中學紫薇文學社社長桂冠,并且成為校報《跋涉》主編。
在這光輝的背后,是張老師為我打的地基,為我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四五年間,這顆種子任憑風吹雨打,經歷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成長到現在。
就在前些天,我四處打聽,終于和自己闊別五年的張老師見面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老師更沒有想到,五年了,還有學生想著自己,并且帶著可喜的成績回來看自己,老師的心里更是樂開了花。我相信我會在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無論我走到哪里,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我的文學之基,做人之本,都在這里,這里就是我的出發點,我的起跑線。
當年的已成為現在的校長,推行素質教育,成立校園文學社,落實社會實踐等行為精神正鞭策著新一任的.劉校長。我相信,在劉金慶校長的領導下,人民路小學的明天會更加的燦爛輝煌。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劉校長正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者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
十年樹木,百年于人,劉校長的慈孝之心一定會感動著、振奮著、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學子們,努力奮進,頑強拼搏。 立足當下 小學時學校沒有文學社,更沒有能夠發表文章的地方,如今,劉校長給了學弟學妹們這個機會,有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你們要更加的珍惜。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才能提高自己的身心修養,努力成為像毛爺爺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通俗的人,一個脫離低俗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進而成為我們儒家先賢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如今當我再次踏進人民路小學時,看著那曾經朝夕相處的母校,那曾經學習的班級,玩耍嬉戲的操場,流水般的童年穿溢于我清淡寂寞的心間,童年的點點滴滴凝練成了串串流光溢彩的心結,那些逝去的童年,匯成巨大的黑色波濤,拍向岸邊無力的沙粒,沙粒一樣渺小的我,在母校的映照下,我不再是太陽底下干薄的一層影,卻是朝氣蓬勃的森林。
現如今全縣各行各業正推出“四德工程建設”,學校定位于寫得好,“大德育人,廣行一生。”在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德永遠都是第一位,永遠都是國人的安身之法、
回到母校(二)
高三的生活已經結束了,我們即將踏上新的旅程 ,迎接大學生活,這其中我們充滿了期待,又充滿了哀嘆,但是,至始至終,母校成為了我們永遠的回憶。
我的母校并不大,但卻很溫馨。他就像一個避風的港灣,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在陽光的照耀下,樹上綠油油地葉子顯得格外耀眼,像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在風的吹拂下,樹葉像穿著亭亭的舞女的裙在搖曳的起舞,樹上經常有一對相敬如賓的鳥,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嘰嘰喳喳叫著不停-——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樹下的花朵爭相開放,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有粉的,它們讓我們的母校蓬蓽生輝,煥發著勃勃的生機。為我們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在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中感到很輕松。
不光這里的風景美,這里的人更美 特別是我們這些 在崗位 上默默無聞辛勤奉獻的老師們,例如,作為語文課代表的我,考試一直只發揮不好 我們的語文老師他沒有大發雷霆,而是一直鼓勵我,讓我繼續努力;我們的數學老師教會了我們學習技巧,他說:學數學不光是學會知識,更多的是方法。英語老師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脾氣好,很耐心,我們每當有不會的題時,她很耐心的指導我們,直到我們弄懂。歷史老師時常教我們一些學習經驗和為人處世的一些方法。地理老師學識淵博,幽默風趣。政治老師同時又作為我們班主任的她,外表看起來嚴厲,就像父親一樣督促我們學習,如果做錯事,就會懲罰我們,而內心卻溫柔體貼,像母親一樣 呵護我們成長,時時替我們著想,當我們其中有人感冒,她會幫我們倒熱水來關懷,我們真的發自內腑的感謝他為我們所付出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們衷心的感謝。在老師們的關懷下,我們由少年變成了青年,變得成熟、穩重。老師們各有千秋,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學會了很多。這些辛苦的園丁在講臺上教育莘莘學子,他們手寫的粉筆面記載著他們光輝的史跡。從辦公室走過時都能看到老師們耐心的解答學生們不會的題。晚上幫學生們批改著卷子,已忘記他們疲勞的身軀,有時他們到了下班時間,卻為了解答學生 不會的題而留下,他們毫無怨言 ,無私奉獻值得我們敬畏。;這里也有我的好哥們我們一起歡笑過,一起打鬧過,也為了一些事爭吵過,但是這些點點滴滴值得我們去珍藏,值得回憶,因為有你們的陪伴,風雨無阻。
再見了敬愛的老師,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再見了溫暖的母校。我會永遠記住這些美好的時光,時間會流逝,但是記憶永抹不掉,因為他值得懷念,聽聽光陰的故事,是否會想起,看看致青春,是否會回憶起,那些年……
【回到母校的文章】相關文章:
1.回到故鄉文章
2.回到原點文章
4.我母校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