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韓翎:寒食

時間:2022-11-22 13:19:03 唐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韓翎:寒食

韓翎: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寒食》

作者: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注解】

寒食:古代的節令之一,在清明前兩日。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長安。

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韻譯】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寒食節,東風把御園柳枝斜。

黃昏時,宮中傳出御賜的燭火,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評析】:
??
韓翃: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原有詩集,后散佚,明人輯有《韓君平集》。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詩中前二句先寫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春城”一語,高度凝煉而華美。“春”是自然節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于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由此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煉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

“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第三、四句,論者多認為是諷喻皇宮的特權以及宦官的專寵。不過我們也不妨只視之為風俗畫。“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其中寫實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以示恩寵。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宮中可以燃燭。“日暮漢宮傳蠟燭”,皇帝特許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燭,并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能得到皇帝賜燭這份殊榮的自然不多,難怪由漢宮(實指唐朝宮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飄散的“輕煙”會引起詩人的特別注意。

由于后兩句旨在描寫宮庭生活,并且寫得輕靈佻脫,所以歷來頗受賞識。據孟棨《本事詩》載:唐德宗很欣賞韓翃此詩,特意賜予他 “駕部郎中知制誥”的顯職。由于當時江淮刺史與韓翃同名,德宗特意親書此詩,并批道:“與此韓翃”。其詩倍受愛重若此。又據《唐音癸箋》載:“韓員外 (翃)詩匠,意近于史,興致繁富,一篇一詠,朝士珍之。”從最高統治者到一般朝士,都偏愛此詩,很難說明詩人本意中含有譏刺。當然,如果讀者“感到”詩人意含諷喻,那也不足為怪。

[1]寒食;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兩天(一說前一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俗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稱寒食節。

[2]五侯:舊說一指東漢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一指東漢桓帝時的宦官單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本詩中泛指貴幸寵臣。

 

【作者介紹】

韓翃( hóng)(7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十三載(7)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詩多寫送別唱和題材,如《韓君平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

韓翃一直在軍隊里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歷十才子”。后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么有名。

【韓翎:寒食】相關文章:

韓翎:已涼03-31

韓庚勵志故事-韓庚背后的故事04-03

李商隱:韓碑03-31

寒食詩詞鑒賞12-06

韓庚的勵志故事12-30

杜甫:寄韓諫議03-31

《 寒食夜》詩詞賞析12-0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12-09

描寫寒食的古詩大全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