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個孩子不容易隨筆
我是一名教育者,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深深知道養個孩子不容易。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為了證實它,翻閱了許多資料。事實證明這句話并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身為家長,只有把握好3歲之前的黃金期,孩子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
那么怎樣教育這個時段的寶寶呢?重在兩大方面的培養,一是智商,另一個是情商。
1.早期閱讀: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復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么,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游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來客人了,去家樂福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游戲,自己編一下游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游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配合幼兒園的課程,復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5.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后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后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復,加強印象。
6.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
7.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盡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并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8.以贊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們注意,要培養孩子進行有效交流,從小就讓他們說話有藝術性,激發孩子的潛能,有效的交流才能產生和諧的共鳴。培養孩子的交流能力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倘若缺乏耐心,不僅不能有效抵達孩子的心靈深處,而且修復后的心靈之門將永遠對你關閉。倘若把孩子的心比作一架精美的古琴,那么必須用充滿愛心與藝術的手,才能撥動孩子的心弦,奏響最和諧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