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隨筆
初中的隨筆1
我家門前有一棵樹,棲居著一只初生的雛鳥。它鼓著蓬松的絨羽,笨拙而固執地試飛,又一次次地落回干枯的枝椏。它的目光澄澈而堅定,投向上方,似乎在沉思。天空非常之藍。
我是一個懦弱的孩子,每當別的男孩著迷于冒險時,那高度讓我眩暈,那尖銳讓我恐懼。黑暗中的淵藪中,伸出猙獰的利爪攫住我,不能前進。腳下是拔地而起的高臺,帶著囚禁我的牢籠,離世界遠去。
被叫去辦公室,老師微笑著對我說:“我想讓你參加演講比賽。”一瞬間,時間仿佛凝固,所有觸摸耳膜的聲響都被窒息。周遭的一切漸次遠離,獨留我孑然一人佇立在無垠的荒原上。我只想躲在一堵厚厚的石墻后,躲開那直直的射向我的目光。呵!我是一個不幸的賣藝人,命運之手強迫我緣走于繩端,操弄一管竹簫,吟出細不可聞的嘆息,身下是不可測的深淵無聲地漂浮,在陰影中苦笑。
初中的隨筆2
我想做回那個膽怯的孩子,回到一個只要躲避就不用面對的繭中。但,我不能。體內淤出一腔滯重,盡膠合著,漸漸阻礙呼吸,如同芒刺在背?谥袊肃橹鴶D出一個含糊不清的音節“嗯”,便逃離了那個房間。臉上赧紅顏色,滾燙的,久久不褪。
為什么人們都要我勇敢,像那只雛鳥一樣進行無盡無果的嘗試?明明是徒勞無用,明明是自我折磨。腦海中有個聲音在叫囂著放棄與墮落。生活像是茫茫大霧里的單行道,在冷的夜氣里,前途看不真切,只覺得路遠夜長。我縮在這蝸殼里,不再盲目地跋涉,在這蒼白的大地上沉眠——這樣茍且下去,也算得上一種活法,但我自己真的滿足于這似乎有些可悲且不完整的人生么?
我回到那棵樹下,雛鳥果然還在練習著起飛的動作。它牢牢擁抱大地,它努力的向著日月星辰,虔誠地朝拜。它目光灼灼,凝視上方,進行著它孤獨而無意義的儀式。不知道這數不清的時日注入了多少辛酸與失敗,也不知曉它是否有過淚水與咆哮。慢鏡頭般,它緩緩張開不甚豐滿的羽翼,奮力地鼓動,將全身力量集中于我以為注定失敗的一躍。
它,卻沒有落下。讓人血脈賁張的寂靜中,空氣中襲來一陣氣流的波動,是翅膀的鼓翼。這一次,沉重沒有拖滯輕盈;這一刻,世界變得出奇的肅穆;這一躍,是飛翔響應藍天的召喚;這一搏,是對懦弱最徹底的拒絕。它,真的飛了起來!
初中的隨筆3
雛鳥在我的上空盤旋,這身影蘊藉著力量,浩蕩地勃發著,一掃之前的委頓與無力。照徹心扉,震撼靈府。它幾聲輕快摻雜喜悅的鳴叫擦落耳際,我剎那間理解了雛鳥的儀式與沉思:我們恐懼的不過是恐懼本身而已。我心中郁積的塊壘剎那間土崩瓦解,隱隱有掙脫鎖鏈的聲音,我的腳步漸漸快了。
我站在演講臺上,心中聲清醒的提醒時間的流逝,仿佛是激勵我向前的鼓點,在胸腔中不斷共鳴著。我深吸一口氣,眼前重現出雛鳥起飛的樣子,緊張的心情漸漸平復?谥械脑捳Z一反從前,滔滔不絕,滾滾流瀉。四周的空氣都應和著,一如雛鳥起飛時的鼓動。
演講完畢,臺下掌聲雷動。那一刻,我體內仿佛被抽去了什么一般,前所未有的輕盈和有力。
天空,依然藍而高,傳來幾聲熟悉的鳴囀,一跡飛鳥的游痕在天穹蕩漾著。
是雛鳥!只是那團蹣跚如今正展翅擊空,主宰這湛藍與高遠;一軀羸弱正從容不迫,靜觀云淡與風輕。那個瑟縮著的它。曾癡癡的懸想,有朝一日自己能飛翔在那片碧落云間。如今它,作為一只真正的鳥,以俯瞰的高度,呼喚莽林危崖,震懾怒浪狂風,穿越江河高山,睥睨冰山暗礁。它投我以嘉許的目光,許我以鼓勵的啼鳴,它以高飛促我前行,它以蛻變予我成長。終于,淚水裹挾感動決堤而至,靈魂迎風而顫。
模糊中,我仿佛變成了雛鳥,天空仿佛成了那高飛身影的擴大。我大聲地對那身影說:“謝謝你,是你教會我飛翔,是你讓我生命更美麗!
初中的隨筆4
中秋的臺風過后,停電停水。
親朋好友不得不抱團度過難關。我們家和小楊家都是孩子出去上大學的留守父母。平時兩家來往密切,在一起商量了一下,都是外地人,無處可去。既沒有親戚,也沒有好友可以投奔。兩個男人都是隊伍轉業干部,于是決定出城。
我把冰箱里的東西全都搬出來,有魚有肉,有青菜,米飯也是放在液化氣上蒸熟的。幾把明亮的手電筒豎在餐桌中間。臺風過后,沒菜賣。店鋪開著門,卻無聲無息,因為依然沒水沒電。人們臉色沉重地打掃著臺風肆虐過的地面,清點著各自的損失。
我們能吃上熱騰騰的米飯和菜肴,還得歸功于家里準備了一套液化氣灶,平時很少使用,關鍵時刻卻派上了用場。
人們習慣了過舒適、便利的生活,一旦遇上了這種天災,應變能力顯然就削弱了許多。越是現代化的城市,對電力的依賴就越厲害。沒有了電,不能出行,被困于高樓;沒有了電,也就沒有了水,連基本的生存都面臨威脅;沒有了電,手機無法使用,不能與外界取得聯系,這個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你一個人,這種孤獨無助的感覺,讓你覺得,只有真正地走在地面上,才會心安。
初中的隨筆5
如果說孔雀因羽毛而美麗,那么,作為萬物的靈長的人因何而美麗?是宛如清水出芙蓉的相貌,還是華麗的包裝,或者金銀首飾全副武裝?抑或精神、內涵、修養、氣質等等,這些也與美麗有關?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一定是應了一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的,就像美麗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一樣。如果此名詞用在古典四大美人身上那一定恰如其分、再合適不過的事情了,那么用在歐陽秋子身上呢,那肯定會引來一片唏噓,為什么呢?因為生活中的歐陽秋子不僅與美麗不沾邊,倒是和丑陋緊密相連,確切地說是一個糟老頭而已。但作為東坡之師、作為一代名臣、作為流芳萬世的唐宋八家之一的他,何丑之有?撇開政績斐然不說,僅留下的文字而言,足以和日月同輝。再說如果他真是那么丑,金錢美女為何還要心甘情愿、投懷送抱?這又作如何解釋呢?那我只能說:生活中貌似美麗的東西其實并非是真正的美麗、而看起來丑陋的東西反而也并非丑陋本身。換句話說,美麗與丑陋不能單單以面貌或者外表來判定,而是因以精神、品質、文化、心靈為美而美。歐陽秋子就是這方面美的典型。再是女為悅己者容、情人眼里出西施,更讓美有了延伸性和廣延性。
我承認,生活中的確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麗,她們從外表、氣質到相貌可以說連天使也嫉妒,然而,并非一俊遮百丑,在免開尊口的條件下或許能蒙混過關,如果不經意一開口,一個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就立馬顯示,這樣的美麗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青春作祟?試想,李清照一個哀愁滿面并且連艋舟都載不動悲泣之人,與美麗何關、用俗世的眼光看去,分明是一個怨婦或者現代版的祥林嫂,然而,她并非因趙明誠亡故而失去固有的美麗,相反,美麗尾隨著她以后悠久歲月,一直到生命的終點。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既有女子溫婉的美麗,又有巾幗不讓須眉的俠骨之美。一篇豪氣沖天的五言絕句就是明證。據說生活里的李清照貌美如花,和他的夫婿情投意合,只可惜其夫撒手人寰,作為遺孀的她愁眉不展長顰,把心里的苦楚化作獨特的文字,讀上一句便覺與美麗無限,什么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拍遍欄桿問古今,有誰與之高下,可以這樣說,她的美麗蘊藏在字里行間,蘊藏在深厚的情感里,更確切地說鐫刻在心田里!所以,美麗對于她,沒有季節,沒有年齡限制!
回頭我們再看現代社會里,不要說五步之內必有芳草,一步一回頭美女如云,從外表到容貌個個賽西施,勝貂蟬,特別是她們的一顰一笑,更是傾國傾城,迷倒無數。然而,她們徒有其表,華而不實,如老毛說的竹筍與蘆葦之比喻,腹中空空,胸無點墨。但我不否認,她們確實身價不菲,運氣暢通,車子票子房子一樣不少,這難道不是美麗帶來的福利,而與之相比,那些相貌平平,腹中有詩、甚至學富五車的人卻始終與美麗錯肩,這難道是人們的審美價值在變化還是另外的原因讓原本美麗的東西黯淡無光?關于這一點,筆者始終不能忘卻,始終斤斤計較,甚至是耿耿于懷!
之前,筆者寫過一文:簡貞,我的心中有個你。文中說到,簡貞與美麗無關,但能讓我癡迷,讓我傾倒生命,其原因在字里行間我應該說的很清楚、亦很透明。我不否認,我也喜歡如花的女子,畢竟她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不僅讓人有靠近的意愿,然而,這種美麗只能停留在生命的感官,花謝凋零并了無痕跡。而像簡貞、歐陽這種美麗可以長開不敗,歷久彌新。這種美麗是內在的美麗,是真正的藝術之花的替身。
說到藝術,心里就情不自禁地想其一個人來,他就是被世人譽為瘋子的人,為一個女人把自己的耳朵奉上,他就是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生活中他絕對是丑陋之人,被生活拋棄之人,站在黑夜邊緣靠苦艾酒、土豆生存之人,總之,他生命的一生沒有和美麗聯系起來,即使他不停的努力、不停地追求,然而美麗始終沒有給他一絲機會,就連可憐與同情也不眷顧他,就這么一個丑陋的人,后來不僅贏得了人間的美麗,也贏得了天使的美麗。這美麗成全了他生命之花,如他筆下的星空一樣浩瀚、燦爛。為此,我為梵高歡呼雀躍,不僅他用藝術贏得了和自己一輩子不沾邊的美麗,而且為美麗增添了內涵和色彩。
寫到這里,筆者的美麗主題應該如花綻放一樣,很清楚地擺在大家眼前。是的,外在的美麗或者天生的美麗是一種美麗的話,那么這美麗與人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她是暫時的,而內在的美麗如柳如是、張愛玲、林微因這般美麗才花開不敗,永葆青春活力。這美麗非外在之美可以交換,是無價之寶。
作為男人,風流倜儻固然是好,但如果上天給了你一臉麻子、一臉丑陋,也不必自怨自艾,正所謂男兒無丑相。只要生命有感情、有思想、有文化作鋪墊如歐陽、如梵高,太陽照樣升起,月色照樣與你同輝,說不定生命的那天還遇上秋波暗送之人與你攜手同歸也未可知。總之,生活里無論男女,美麗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將生命與思想、文化、藝術聯系起來,這樣,即便你丑陋無比,也會通過內在的氣質、精神、靈魂反映到外表上來。
最后,筆者想說,人最美的美不過思想、美不過心靈、美不過心里的浩然正氣!美麗不是偽裝,而是實實在在靈魂里流露出來的真善美!
初中的隨筆6
說到擁擠,大家自然而然的想到這樣一種場面:街上人擠人,人挨人,腳跟碰著眼尖,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腦袋!讓人汗顏。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初中生活
焚上一爐香,膜拜我們即將逝去的青蔥歲月;插上幾根燭,追悼我們終將消散的美好年華;撒下一把草木灰,祭奠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初中生活。
-----題記 猶記得,一千多個日子前,我們剛剛踏入校門,帶著對知識的渴望,一頭扎進了我們的初中生活,從無拘無束逐漸變得規規矩矩,就這樣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途。在這里,我們從頑皮的孩童成長為少男少女,而校門口的老槐樹沒有為我們留下一點痕跡,只是徒有那只增不減的年輪。
仍盼望,回到那個不諳世事的日子里,有歡笑,有淚水,
但更多的是面對困難的那份堅韌和勇氣。還是喜歡當年的那個自己,大大咧咧,直來直去。那時候,每個人都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簡單、自然,不含一點兒雜質,一切都顯得鮮明而富有活力。
望今朝,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我們不似當初那么愛玩,也沒用太多的閑言碎語,看得到的,只有一張張焦急的面孔和緊鎖的眉頭,正面對著一道又一道復雜繁瑣的習題,初中生活的節奏也就在這時變得緊張,每個人都繃著一根細細的弦,仿佛一碰,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時間也隨著我們手中的筆,滑過一分又一秒。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之間,又是一個花開的季節,不久之后,這里將不再屬于我們,不再屬于我們這群人,從來沒想過,這一天的來臨,但一張又一張帶著撕痕的日歷,在提醒著我們-----我們終將會變成那英語書中繞口復雜的過去完成時。
還有一百多天,這里的新主人會隨之產生,我們帶走的,不過是那些年,屬于我們自己的記憶。但請不要忘記,這里,我們也曾擁抱過,也曾擁有過。
那些年最難的習題,不過短短幾行筆記。
無論多少年后,我仍舊會記得當初的教室,當初的座位,以及那黑板上滿滿的板書,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隨筆7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睂懥艘晃挥巫樱谏钋飼r節路過他鄉,所表達的思鄉之情。
那時,秋是悲涼的,是凄苦的。遙望窗外,沒有枯萎萎的藤卻有已經光零零的樹,沒有那只晚昏時飛在天空上的烏鴉,卻有幾只黃昏時站在樹干上的麻雀。
都說夕陽美,黃昏美,可我認為,秋天的黃昏最美。遙遙望去,幾棵松樹成了黑乎乎的“寶塔”,幾棵樹上站著幾只麻雀。他們轉來轉去,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而那聲音卻還是凄涼的,但至少比烏鴉叫的好聽些吧。那天空好像一幅涂滿色彩的油畫。
最上兩層的天空是深藍色的,是黑色的,是冷色調的;而最下兩層的天空,是粉紅色的,是橙色的,是暖色調的。上層感到了壓抑與黑暗。而下層卻感到了自由與光明。這是個反差多么大的黃昏!這是個反差多么大的季節啊。
遠方的游子們,看見了這番景象,也就感受到了遠在他鄉的艱難,也懷念起了家鄉的溫暖吧。也許,在秋天,他們只能嘆一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吧!可是,我希望他們能在異鄉,感受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關懷。
初中的隨筆8
今天是周末,母親打算做餅干,并邀請我當她的小助手。我們從烘焙書上挑選了――“香蔥蘇打餅干”,準備好材料,我們開始動工啦!
我的任務是切蔥,小蔥看起來翠綠翠綠的,聞起來香噴噴的,但我切著切著眼淚不停地住下流,還打了好幾個噴嚏,原來香蔥是會薰人的呀!
等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蔥切完,母親已經拌好了面粉,把蔥拌到白白的面團里,面團立刻變成了鑲滿翡翠的“玉石”,真好看。
發酵半小時后,母親把面團搟成了一張薄餅,然后用尺子量好每塊餅干的大小,用刀切開。接下來我的任務是用叉子在每塊餅皮上均勻地扎上小洞,母親說這是為了在烘烤時排出餅干“肚子”里的熱氣。
大功告成啦!餅皮被送進了熱烘烘的烤箱,在這個“小房間”里,原來薄薄的餅皮像充了氣一樣,慢慢地長大,當它們渾身焦黃,香蔥餅干終于可以出爐了。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急忙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味道好極了!
初中的隨筆9
初中,一個孩子從稚嫩轉變成熟的年紀……
那一年,我剛入初中我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對這個新的生活環境充滿了幻想。幻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喜歡事與愿違,我一個個美好的幻想讓現實的殘酷摧殘殆盡。
我初入初中一身稚嫩的氣息在別人眼中就是懦弱的標志我自然也成了被人欺負的對象。那一次,我忍無可忍一次拌嘴變成了打架。廁所,由于老師疏于管理所以這個地方自然成了壞學生的犯案重地。我們倆的戰爭自然也要在這里進行。
我對我的實力還是很自信的本以為能打贏的戰斗卻再一次和我美好的幻想背道而馳。面對他們那么多的人我本凝重的臉不知為何詭異的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極具輕蔑意味的`笑,那一次我輸了;丶液笠粋人坐在床頭默默的流淚,憑什么他們可以欺負我。我哭過之后嘴角又是那抹淡淡的極具輕蔑意味的笑,也就是那一次我就開始頹廢一步步向壞孩子發展……
我經過那件事后開始從老師眼里的好學生變成差學生,但也只是差并不壞。直到碰見那個和我很談的來的也就是我第一個教的兄弟。他是一個不之不扣的壞學生,我和他一組,我們從原本的冷淡變的無話不說再到后來變成好兄弟。我轉變成壞學生的最后一段路也讓他賠我一起度過,逃課,氣老師,不寫作業,從好學生終于走向了壞學生。
那一次,我和兄弟第一次分離。由于我們一起逃課,一起玩,漸漸的他成了我最好的兄弟。我們一起辦壞事,一起受老師批,一次又一次。他家長再也受不了了我和他再一次犯錯叫家長時他淡淡的說:我可能要轉學了。這句話宛如晴天霹靂我半晌說不出話來。寂靜的教師我們兩個誰也不說話只是在等家長來時做最后的分離。時間在這沉寂的教師里淡淡的流過……最不愿等到的時刻來了他跟著他的家長走了,空寂的教師里只留下他最后一次微笑,我空寂的腦袋里只留下他最后一聲淡笑……
兄弟的離別,心里的空虛又讓我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這空需的時光匆匆流去,轉眼初一就以過去,初二時光來臨。我以退去幾分稚嫩多了幾分霸氣,少了幾分懦弱多了幾分凌厲。兄弟也越來越多勢力也越來越大,不說混的很好但保護自己最親的人應該不成問題。
初二之后我雖依舊很壞卻也很少惹是生非比起初一確實是安分了許多。
由于學生們在一起也有兩年多了偶爾誰生日也會一起借此機會聚聚。聚會上我們兄弟一起喝酒,抽煙,調侃各種人。也只有在這些時候我才能露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和兄弟們一起瀟灑,也只有這時候才能忘記一些傷心的事……
初二,兄弟都是不折不扣的壞學生,初二生活也比初一艱苦不斷有兄弟輟學離去,直到和我最好的一個也是離我而去。又是一個星期的開始,卻是再也不見那兄弟,本來充實的心在度空寂起來……兄弟的離去讓我在寂寞空虛的狀態下度過了這一星期。這兄弟也并非無情無義之人在離開之時還不忘讓我照顧他追了半學期的女孩,又和兄弟逐一告別之后離開學校,為自己的未來開始打拼。
那一次,我第一次追女孩。我堅持了一個月她同意了。三個月過后我對她沒有以往那么依戀,逐漸的疏遠,最后這段本就沒有什么好結果的情走到了它的盡頭。我對這段情即使有真那么些許留戀但還要裝做無所謂的樣子,嗅了嗅手上淡淡的煙草味道,嘴上那抹以往極具輕蔑的笑變的有些自嘲的意味,我不在留戀,轉身,離去,只剩下那許下的海誓山盟的誓言逐漸淡去……
初二剩下的日子里依然和兄弟們吸煙,喝酒,打架,就好似這些傷心的事沒發生過一樣,過的依然那么灑脫,打架依然那么瀟灑,裝的依然沒心沒肺。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初二即將過去,初三即將來臨,我也從那剛入初中的孩子變成了即將成熟的青年,那臉上原本的稚嫩已被凌厲掩蓋,那散發的懦弱氣息也被霸道所替換。步入初三,人生路上我又走到了下一個叉路口,明知道哪條通向光明卻偏要選擇黑暗,不過我從不后悔,人生如棋,我亦是卒,走過的路我怎能后退?我不后悔,不后悔有這么多兄弟,不后悔墮落成壞學生,對于這些我從沒想過后退,從沒想過后悔,和他們在一起我過的很好,很瀟灑。
由于我初中生活沒有結束,所以此文沒有結尾……
初中的隨筆10
假如有人問我希不希望自己是一個不經歷挫折的人嗎?我的想法是不希望,大家看了會想為什么?那我就向大家說一下吧!
人生就像一片遙遠無邊的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風吹浪吼,我們好似一葉扁舟,如果不經歷挫折,就不能乘風破浪,在這片蔚藍的大海上航行,在海上磨練自己。
人又好似在一個繭里,如果不經歷挫折,就無法沖出繭來,即使沖出來了,也會經受不住雷電的考驗,而死去。只有經歷了挫折,才能沖出繭來,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翩翩起舞,自由的飛翔。
人生也好比一條挖在天籟之山上的一條人生大道有時特別的寬,有時是窄小的羊腸小道,如果我們不在挫折中得到豐富的經驗,就不會從那又細又窄的羊腸小道中走過來,就會從人生之涯上掉下來,被社會拋棄。
有一句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也就是我的想法。大家明白了嗎?
初中的隨筆11
城市里面,目見紛繁,耳聞喧囂,猶得清靜實不容易。孤寂之余,煩心之時,捧一卷出世之書,神在天外,體悟佛道之心,遂得凈心。
何妨以心辟一荒野,默立斷崖,望浮云流水,以自然之寬廣滌蕩胸襟。道法自然,心亦自然。何須問天,遑論得失。有逍遙兩字足矣。
或如盤坐菩提樹下,聽有佛說偈?v或當時懵懂,身如琉璃之后,一心也在無礙,無所欲求。遂見種種清凈世界。禪宗之疑也罷,凈土宗之念也好,全然與已無關。心中只得一靜相守。
心靜則天下靜。
初中的隨筆12
爸爸我有一肚子話要對你說,可總是沒機會。今天就在—想象作文里跟你說說吧。我說的事可是大事,你可要認真聽呀!
咱們村里的環境怎么和我心里想的大不相同?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我想象中道路是寬闊又干凈,可現實中卻是坑坑凹凹,塵土飛揚,每次刮大風的時候總會讓我迷眼睛。我想道路兩邊有一排排高大筆直的白楊樹,可現存的小樹所剩無幾;東倒西歪。我想垃圾變成了一池池沼氣既省電又省碳,可是垃圾到處都是,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鼻而入,爸爸你可知道是垃圾污染了空氣,人們才會得上各種疾病啊。我想村中間有個大花園,花園里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兒,花園中心還有一個噴泉,噴泉下的大水池里有著小金魚好看極了,可這都不是真的。
爸爸,你能告訴我嗎?我這美好的愿望能實現嗎?
初中的隨筆13
目不轉睛盯著電腦銀幕一個小時了,不得不說挑選商品是個精細的活。此則源于之前的一想法,現在做些準備工作罷了…
潮濕的涼風攜帶股股含意,淅瀝的小雨也送回一撥一撥行人。玩桌球的小伙散開,不喧鬧了,對面超市里白光照透了小孩的同真,載客歸來的也安分立于角落里,等待明天的使命。之前聽預報說今晚臺風“光臨”,想必這是暴風雨前地寧靜吧!不甘夜的寂寞,學學作家,躺在沙發上,按著鍵盤,以傾吐滿腹心思。 兩周的廣東生活,實為平靜,似湖水無波瀾。呆久了地學校日子,回到有著媽媽嘮叨地生活,不吃想念,久了排斥的飯菜,偶爾和媽媽斗斗嘴,堅持自己的見解,理直氣壯;帶著表妹,被熱氣驅逐,搭著順風車也來辦公室混些日子。表哥,依舊不減當年豪邁,一部車走天下。這便是我能來往這兩地無阻的緣由了。表嫂且的兒子,我是第二次見了。本遺憾上次匆匆沒好好感受新生命的無邪,白凈圓墩,頭頂那戳頭發,細地均勻別致。明澈的雙眸,盯著眼前這一陌生人。在這次相見怎覺得跟戀人重逢般期待與想念。在辦公室的日子,何其熱鬧。看電視,上網,還有兩三個孩子的調皮玩鬧。難怪表哥說這里堪稱一幼稚園。想必在這呆久了不自覺被拉回孩提時代了罷。 醒來,已經是次日凌晨了。仍然驚悚昨夜的臺風。偷了眾人睡眠,還留下一地殘棘。臺風來之前表妹還開玩笑說,今晚得好好管住這小孩,別給臺風刮走了。說的還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