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失敗,從容應對隨筆
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尤其是年紀還很小的孩子,他們由于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經歷、經驗缺乏,更容易遭受失敗和挫折。有時成人看來是很微小的失敗,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一次的小的打擊。在遭遇失敗和挫折時,孩子通常會不知所措,失望退縮,喪失興趣和信心。
其實,失敗和挫折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對待它們。如果以積極、正確的態度看待,它們可能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反之,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消極的影響,還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這種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敢、不愿再次嘗試。
每個孩子都渴望體驗成功,失敗常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對失敗產生恐懼心理,害怕再次嘗試,不愿繼續接受同類活動或游戲。
案例:在一次美工活動中,我教孩子們制作一副眼鏡。我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材料,還在前面放置了一些不同樣式的眼睛供孩子們參考。孩子們都興致高昂地操作著,折、畫、裝飾每一個步驟多多都完成得很好,只是在剪工上出了一點問題,本來光滑的眼鏡邊被她剪得不整齊。這時,剛好多多的媽媽來送藥,看到了多多做的眼鏡大聲地說道:“看看你做的什么呀!難看死了!再看看人家做的!你真是笨啊!肯定是老師教的時候你沒有好好學!”再看多多:本來是要在媽媽面前炫耀一番的,可是聽媽媽這么一說興致全無,坐在小椅子上低著頭,淚水在眼眶里打轉。看到多多的樣子,我連忙對多多說:“沒關系的,其實你的每一個步驟做得都很好,只是剪的不太好,來,老師幫你修改一下就好了!”于是我幫她修剪了眼鏡:“看!多多的眼鏡多漂亮啊!”多多的小臉這才露出了笑容。事情原本就該結束了,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從此多多再也不愿參加美工活動了,要她參加時就會大哭不止。
在幼兒園里經常會看到,孩子因為做不好或畫不好,一到活動時就焦躁不安、想方設法地找理由不參加活動。在游戲時遠遠避開美工區,只玩他們自己能勝任的游戲或玩具。
(二)出現消極的自我評價。
有經常性的失敗經歷,加上他人的否定態度和評價,如批評、漠視、嘲笑、挖苦等,都會使孩子輕視自己的能力,形成消極的自我評價,認為自己“笨”“不行”,不如其他孩子。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孩子對自己做出正確、有效的評價,即使在做他們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時,也會錯誤地預料自己會失敗。
(三)和同伴交往困難。
同伴是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參照物。從同伴那里,他們獲得別人對自己的一些看法,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形成對自己和別人的基本看法。失敗一方面使孩子失去自信,另一方面使孩子因懷疑同伴不喜歡他或害怕同伴輕視他而對同伴過分敏感。如果同伴因他失敗而笑話、輕視和疏遠他,就會造成同伴關系疏遠,出現和同伴交往困難。
二
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正確對待失敗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和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孩子適時的評價和指導,想辦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難關。
(一)多肯定、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一些失敗或挫折而出現一些錯誤時,教師和家長千萬不要反映過頭。成人的著急、暴躁、斥責只會使孩子更加難受,促使其產生不良心理反應。相反,教師和家長如能心平氣和地安慰、鼓勵和幫助孩子,并采用一些積極肯定的評價如:“雖然你沒有成功,但我還是要表揚你,因為你努力了、開動腦筋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一把勁,你一定會成功!”這樣既可以使孩子抑制和忘卻難過,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可以為孩子提供繼續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二)正確培養對待失敗的態度。
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表現出害怕、退卻、逃避等行為。這時教師和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怕,你努力就會做好的!”“失敗并不可怕,你要勇敢,開動腦筋,想想辦法。”“從這次失敗中找原因,爭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
(三)引導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
孩子遇到失敗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和家長不能動不動就把失敗歸咎與孩子。在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失敗的原因時,成人可以結合具體事件和具體情景引導孩子分析、尋找失敗的原因,讓孩子明白有時失敗是條件不足、方法不對、努力不夠等原因造成的。在引導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強調孩子的能力,保護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感到“我行,我要繼續努力”、“我能做好的,我要爭取成功”。
(四)提供解決方法、鼓勵獨立思考和操作。
受能力和經驗的限制,孩子有時失敗后實在找不到問題的答案,確實需要成人的幫助和指導。這時成人最好能提供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但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不等于替孩子解決困難,同樣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等于鼓勵獨立。相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給予恰當的`幫助,如教給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小朋友幫助,自己再想辦法等)或直接為孩子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讓孩子自己嘗試,努力完成。
(五)給予足夠的時間,鍛煉孩子的能力。
如果希望孩子學會新的技能或完成較難的任務,就必須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老師不要在他們學習的時候反復督促。學習是一個過程,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過程。孩子需要花時間練習和鞏固知識與能力。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必須考慮安排多種多樣的活動,并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爭取從不同的方面鍛煉和提高孩子的能力。
(六)樹立榜樣。
教師和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對事對物對人的態度、情感和行為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對象。因此,提醒教師和家長朋友們——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成人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面對失敗和挫折并沒有太難過(即使自己是難過的),用信心和勇氣鼓勵孩子,讓孩子注意到自己是以輕松、樂觀的態度對待失敗的,鼓勵孩子大膽、勇敢地面對失敗,這對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此,我們再次強調: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正確面對失敗非常重要。
【正視失敗,從容應對隨筆】相關文章:
1.失敗的隨筆
2.挑戰失敗隨筆
3.有關失敗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