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土壤污染,南信大學子在行動的隨筆
近年來,土壤污染事件頻發,上海“異地排污”、常外土地污染事件、武漢經適房用地土壤污染事件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土壤污染。什么是土壤污染,民眾對于土壤污染了解幾何,土壤污染如何防治,帶著這些問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探常暑期實踐小分隊來到常州,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暑期實踐活動。
一、發放調查問卷
7月9日,同學們先后來到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常州新北區萬達購物廣場和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向路人發放了約200份調查問卷,調查不同群體對于常外土壤污染事件的看法及對于土壤污染的了解情況。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被采訪者對于土壤污染有所耳聞,但了解程度普遍不深。問卷回收完畢后,我們隨即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被采訪者對此事件看法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心存質疑,有的人十分在意,有的人模糊不清……可見在土壤污染這一方面的宣傳普及并不十分到位。
二、與常州市環保局共同舉辦座談會
7月11日,同學們來到了常州市環保局,就土壤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污染檢測方法、環保法律等相關問題與環保局各部門負責人展開了談論。
常州市環保局自然處的倪處長告訴我們,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土壤污染在近年逐漸走進公眾的視線,一般的土地污染事件即農用地和建筑用地受到工業污染而導致的一系列群眾健康受損。相較于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擁有難發現、難檢測、難治理等特點,相關法律法規、管理辦法和執行標準的缺失和地方環保單位技術設備的不足讓土壤污染的防治變得不那么容易。令人振奮的是今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并計劃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前段時間的常州外國語學校土地污染事件引起了多方關注,據悉,國家環保部和江蘇省政府聯合成立的環保調查組正在常州調查,調查結束后將會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
三、參觀滆湖生態環境監測實驗中心
座談會結束之后,我們受邀來到滆湖生態中心參觀。常州市環保監測中心在園內新建了一個滆湖生態環境監測實驗中心。作為太湖流域的重點實驗室,該中心將對滆湖的大氣環境、水環境、生物物種多樣性等生態環境因素開展一系列監測、觀測工作,為滆湖,乃至整個太湖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我們在實驗中心李主任的帶領下,參觀了標本室、生物養殖室、人工氣候室,露天實驗室,并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檢測實驗中心各項工作的實驗原理,面對我們提出的種種問題,李主任都一一作出詳細的解答。
通過一周的實踐,我們獲益匪淺。一周前我們不知土壤污染為何物,一周后我們對于土壤污染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整個實踐過程中,一位被采訪者讓我們印象深刻,這位來自日本的老爺爺告訴我們上世紀七八十年,日本出現多起土壤污染事件,極大地危害了當地居民的健康,日本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執行和監測措施,對土壤污染的治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動。由此,我們相信,倪處長提到的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于我國土壤污染的防治事業一定意義重大。我們期待腳下的土地永遠潔凈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