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大學生的心聲隨筆
當下社會,很多人都言自己的生活壓力大,我想這生活壓力的來源便是人們在生存的前提下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即在生活中,我們為了生存下去而被迫要去做許多違背我們自身意愿的事情。
顧城寫過一首名為《生活》的詩,全詩的內容僅僅只有一個字——網。網的結構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由一條條堅硬的繩線和一個個節點組成。那一個個節點所對應的便是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也正如每一個節點都被很多條繩線所牽引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受著各種社會關系的束縛。從而,我們便也有了在不同的社會身份下所需要去擔當的不同的社會責任。比如,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教導好自己的學生,可作為一名父母,我們又有責任多花一些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孩子,這有時便造就了我們的分身乏術,感到身心俱疲。
學生生活在校園里,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社會脫節的,所需擔任的社會角色自然也會少一些,故而所承擔的社會生活壓力理應也會小很多?墒聦崊s并非如此,就一位與社會脫了節的學生,有時也會感到分身乏術,這種現象在現在的大學校園里表現得尤為嚴重。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每天的生活很簡單,往來于宿舍,食堂和自習室之間,安安心心地學習著文化知識,過著一種在旁人看來是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我家鄉那里也有很多人會羨慕我能夠考上大學,將來能有更好的前程?勺鳛橐粋人,作為一名大學生,我的思想不可能也不應該只停留在學習上,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要過一種由我自己所規劃的生活。我渴望成為一名作家,這種想法是源于魯迅,魯迅先生當年正是認識到了改革社會必先要從思想入手,所以才選擇了棄醫從文這條道路。當下社會的自我利益化越來越嚴重,甚至連作家都開始當起了導演,四處拍戲賺錢,我不明白一個為了錢而去寫作的作家還怎么能夠寫出一些有深刻思想的文章,還怎么帶領我們這些普通的人民群眾去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有可能是我對作家這種職業的人們要求過高,但我一直認為文壇就好像一個國家的心靈,如果文壇界的思想都被金錢,被利益所侵蝕著,那我們的人民該何去何從?我們的國家該何去何從?恐怕到了最后便成了一種“大廈將傾,未可扶”的態勢了!
前幾天我看到過一則報導,上面說的是有一位國外人士在問及我國當下各層人士的收入情況的時候,他甚是不解為什么在我國國內像趙本山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小品演員能夠買得起私人飛機,而像袁隆平這樣一位發明了雜交水稻,拯救了上億人民的大科學家,生活卻并非那么富裕,繼而他又追問我們中國人到底把錢花在了什么地方,我們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到底是什么。我看完以后,覺得特別羞愧,因為不光是被他問及的那位國內人士回答不出來,我,相信也包括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在內,恐都很難得出一個令我們自己信服的答案來,況國際友人乎!
我知道,商業化是這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所需經歷的一個必然的過程,我也知道,只憑及一兩篇文章也是無濟于事的,但我相信在當代的中國,絕大多數人還是有思想覺悟,還是有著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他們的價值觀并未被侵蝕!他們就好像一堆堆干柴一樣,不是不能夠燃燒起來,而只是缺乏一顆去引燃他們的火種。
我渴望成為這一顆火種,可當初在讀高二的時候,我選擇了理科,后來考上了一所理工科的大學,專業也選擇了工科。這本應是不會妨礙我去實現我的遠大夢想,可漸漸地我覺得壓力越來越大,周圍的這些事物對我的束縛越來越多。我并非想去逃避,而是我認為中國當下急需一場思想上的大變革,這場變革,我相信也是為很多人所期待的。當代社會各層人士在物質生活上的極大差距引發了這個扭曲不正的追逐金錢,追逐利益的人生觀的產生,享樂主義盛行,金錢在當代這個社會的地位越顯越重,一些人因為錢而活得沒有尊嚴,甚至有些人因為金錢而選擇放棄生命。
這是發生在我們那里的一件真事。有一個村莊里的一戶人家,父親前些年在外打工,有一天不慎從施工場地上摔了下來。家里人為了給他治病,借了很多的錢,這一年,他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這也是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所期望的事情,可最后他卻因為擔心自己的病會拖累自己的兒子讀大學而毅然選擇了自殺。我當時便哽咽了,面對這一出悲劇的`發生,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么,我只期盼著這個社會上不會再有類似這樣的悲劇發生,只期盼著這種在金錢面前,連生命都顯得蒼白無力的事情別在發生!
物質與文化的并重發展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要做到的。上面我所論述的一切我國現在所出現的問題,皆是由于在物質方面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國家的文化中出現了拜金主義占據了主流所引發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孕育精神文明的土壤,一旦文化方面出現了問題,那么所孕育出來的整個民族的精神也就勢必會腐壞,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就會隨之出現問題。而最可怕的是前一代人所遺留下來的那種扭曲了的思想也會注入到整個民族文化的血液中,人們的價值取向便會進一步偏離,最后會將我們的國民引向何處?這種惡性循環下所引發的一種文化漩渦會吞沒一切,去路大家應該可想而知。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所應擔負的歷史和社會責任很重,作為這個國家的一員,我們不能再去甘愿當那一堆堆的干柴,而是應該主動地去引燃自己,用這一場大火去燒盡那些已然腐朽不堪的文化糟粕,為我們的后代創造一片干凈的文化土壤。這樣才能讓我們后代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活出自我,讓每一個人都能在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引領下為這個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那時,我想就不會再有人會感到生活壓力,整個社會也會處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前進!
中國現在急需要一場像歐洲文藝復興那樣的思想革命,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親身感受到那種氛圍。
【一名普通大學生的心聲隨筆】相關文章:
1.我心聲處隨筆
2.心聲散文隨筆
6.心聲